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8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1.
为了评估微生物在感染了WSSV的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死亡过程中的作用,对染毒鳌虾注射抗生素,并对鳌虾血淋巴中的细菌进行了数量比较以及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染毒鳌虾的死亡率但对WSSV的增殖没有显著影响。染毒鳌虾的血淋巴中微生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微生物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弗劳地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等条件致病菌。研究结果表明鳌虾在感染了WSSV后血细胞的消失导致体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大幅增加,从而加速了鳌虾的死亡速度。  相似文献   
212.
[目的]为了了解湖北省克氏原螯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携带情况。[方法]2016年5月—2017年7月对湖北省几个养殖地区采集的741个克氏原螯虾样品进行了WSSV的PCR检测,并选取了49个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湖北省潜江市、监利县等主要养殖区的克氏原螯虾和洪湖市新堤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WSSV病毒的比率为65%以上;鄂州市、随州市以及洪湖市螺山镇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群体携带WSSV病毒的比率为40%左右。测序结果发现,有部分样品中WSSV的保守序列发生碱基A/T的突变。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碱基A/T突变的WSSV与17个已公布的WSSV地区亚种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远,而未发生A/T碱基突变的WSSV与澳大利亚株(MF161441)、孟加拉株(KJ719075)亲缘关系更近。[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WSSV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13.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腹部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棕榈油、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以不同的比值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挑选252尾初始体重为(5.26±0.10)g的幼虾进行120 d的养殖,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尾虾),试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棕榈油添加水平的增加,幼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呈现降低趋势。饲料3和饲料 4组幼虾SG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饲料4、5和6组成活率显著高于饲料1和饲料3组,饲料 4组、饲料5组和饲料 6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一脂肪酸的组别(饲料1、5、6组)肝胰腺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混合脂肪源的组别(饲料2、3、4组)(P<0.05)。各饲料组中,饲料4组肝胰腺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P<0.05),饲料 5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P<0.05)。各饲料组幼虾肌肉中∑SFA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中均检出18种脂肪酸,∑PUFA>∑SFA>∑MUFA,n-3/n-6系∑PUFA值范围为1.44~1.84。研究表明,仅以棕榈油、鱼油和豆油作为饲料脂肪源时,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以混合的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时,对克氏原螯虾幼体的SR、SGR和增重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14.
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孕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克氏原螯虾卵黄发生过程中卵巢和大颚器的孕酮含量变化。其中次级卵黄发生早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最高,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孕酮含量次之,次级卵黄发生中期的卵巢孕酮含量显著降低,产后期卵巢检测不出孕酮含量,表明随着卵巢的成熟和产卵,卵巢中的孕酮含量逐渐下降,推测孕酮与卵黄发生的启动有关,而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颚器中均未能测到孕酮。  相似文献   
215.
4种水产药物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了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和食盐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并进行了安全浓度评价.结果表明: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和食盐对克氏原螯虾幼虾24 h的LC50值分别为12.81,9.45,95.12 mg/L和13.66 g/L;48h的LC50值分别为7.93,5.09,62.46 mg/L和10.83 g/L;96 h的LC50值分别为5.68,4.01,47.57 mg/L和8.95 g/L.硫酸铜、高锰酸钾、生石灰和食盐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91,0.44,8.08 mg/L和2.04 g/L;克氏原螯虾幼虾对4种药物的敏感浓度为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生石灰,克氏原螯虾对此4种药物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16.
盐度对克氏双锯鱼仔鱼活力和仔稚鱼培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克氏双锯鱼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盐度梯度海水对克氏双锯鱼仔鱼盐度耐受力及仔稚鱼培育效果的影响。[结果]盐度为15 psu时,仔鱼的生存活力指数(SAI)最高,为(5.67±0.27);盐度为5 psu和40 psu时,SAI较低,分别为(0.20±0.17)和(1.25±0.25)。培育结果表明,盐度对克氏双锯鱼仔稚鱼存活率存在显著影响,盐度在10~35 psu,存活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趋势;盐度为15 psu和20 psu时,存活率最高,分别为(50.37±3.35)%和(48.52±4.46)%;盐度10 psu时,存活率最低,为(12.04±2.31)%。各盐度组仔稚鱼全长和体重的增长呈现随盐度上升而下降的趋势,盐度15 psu时生长最快,全长增长12.46 mm,体重增长84.34 mg;盐度35 psu时生长最慢,全长增长9.20 mm,体重增长33.44 mg。[结论]克氏双锯鱼在盐度15~20 psu存活率最高,盐度10~15psu生长最快,因此,壳氏双锯鱼仔稚鱼培育的最佳盐度是15~20 psu。  相似文献   
217.
对传统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PCR检测方法中的病毒模板DNA的提取方法加以改进,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WSSV的PCR方法。本方法将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匀浆液冻融3次进行差速离心后,在病毒沉淀中加入50μL蛋白酶K溶液,室温消化5 min,沸水中煮10 min后,10000 r/min高速离心5 min即可取上清液用于PCR扩增,结果显示:与传统的病毒模板DNA提取方法相比,本方法的PCR结果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准确率高,可应用于快速大规模检测克氏原鳌虾中的WSSV。  相似文献   
218.
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水温25 ℃条件下,盐度0~8时克氏原螯虾的受精卵均可孵出幼体.但以盐度0~4时孵化率较高,每个亲体平均孵出的幼体数量较多,高出此盐度范围时孵化率明显降低,且随着盐度升高,孵化时间延长.试验表明,0~4的盐度为克氏原螯虾孵化的适宜盐度,孵化率较高,孵化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19.
将体质量为(11.35±1.52)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露于不同亚致死浓度的Cu(Ⅱ)(0.055、0.28、1.38、6.88、34.38 mg/L)和Cd(Ⅱ)(0.0048、0.024、0.12、0.60、3.00 mg/L)溶液中96 h,测定其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Ⅱ)和Cd(Ⅱ)能诱导克氏原螯虾代谢酶的活性,肌肉和肝胰腺中代谢酶的活性均随Cu(Ⅱ)和Cd(Ⅱ)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d(Ⅱ)浓度为0.12 mg/L时,肝胰腺中ACP、AKP、GPT、GO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8.83%、86.17%、85.66%、70.98%(P〈0.05);Cu(Ⅱ)浓度为0.28 mg/L时,肝胰腺中ACP和AKP活性达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12.53%和94.98%(P〈0.05),Cu(Ⅱ)浓度为1.38mg/L时,肌肉中ACP和AKP活性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42.35%和171.97%(P〈0.05)。  相似文献   
220.
污染水域克氏鳌虾体内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生长于重金属重度污染环境下的克氏鳌虾体内及生长水域的水样、底泥等样品中Zn、Cu、Cd、Pb等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水样中Zn、Cd、Pb含量分别是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2.73、33和11.6倍,Cu含量高于I类而低于II类水标准;底泥中Zn、Cu、Cd、Pb含量分别是江西省水体底泥重金属平均背景值的20.5、12.8、221和11.9倍;克氏鳌虾体内Zn、Cu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的19.5和2.1倍,而Cd、Pb在所有样虾体内中均未检出。克氏鳌虾对重金属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