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4篇
  免费   1480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林业   1690篇
农学   1298篇
基础科学   767篇
  2288篇
综合类   7065篇
农作物   1003篇
水产渔业   1020篇
畜牧兽医   2089篇
园艺   544篇
植物保护   61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726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722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260篇
  2011年   1342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温度对微小花蝽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微小花蝽的发育速率加快,成虫寿命缩短,在25℃下的世代存活率最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虫的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3.6℃,有效积温为1=55.15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8.0℃,有效积温为270.1日.度。组建了25℃和30℃两种温度下的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相似文献   
992.
黄土半干旱区侧柏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Li 6 2 0 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 ,对黄土半干旱区山西省方山县试验地自然条件下 ,侧柏的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凹型 ,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 ,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 .根据Farquhar和Sharkey提出关于区分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的两个标准 ,分析表明侧柏在上午 (1 0 :0 0— 1 2 :0 0 )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由气孔因素的气孔导度决定的 ,而午间 (1 2 :0 0— 1 4 :0 0 )的光合午休和午后 (1 6 :0 0— 1 8:0 0 )光合速率的下降则主要归因于非气孔因素的叶肉细胞羧化能力的降低 .  相似文献   
993.
试验对2 319头仔猪的初生重与21日龄个体重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约克仔猪哺乳期死亡率最低,21日龄体重最高;随着初生重的增加,仔猪死亡率降低,21日龄个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扁桃休眠枝条冻害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寒性.[方法]以新疆4个主栽扁桃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休眠枝条,测定枝条组织电解质渗出率.[结果]各温度处理区间不同时间处理后电解质渗出率的平均值总体趋势是由低至高;在持续时间上进行比较,12 h达到了极显著水平;4个品种之间比较,双果和小软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在相同低温不同持续时间的处理下,随着低温时间持续,电解质渗出率整体表现为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然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低温及不同持续时间处理下,被测试的4个品种随着温度的降低,扁桃休眠枝条对低温所能忍受的持续时间则会缩短;4个品种抗寒力强弱的顺序为:双果、纸皮、寒丰、小软壳.  相似文献   
995.
为明确优质稻米品质性状及其与叶片光合作用的关系,培育筛选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以河南省沿黄稻区8个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等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籽粒灌浆期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供试优良水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较高,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低;稻米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9.73%和36.49%;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在品种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均低于5%。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上的左偏抛物线关系(r=0.827*),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值呈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905**),糙米粒厚与食味值呈显著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r=0.747*);外观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灌浆中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直链淀粉含量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越低稻米的食味越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糙米粒厚的增加食味增加,而糙米粒厚大于2.1 mm,食味值反而下降;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增加,食味值下降。因此,水稻叶片的高光合效率在优质食味米选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选择压力,合理调控水稻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对提高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典型干湿区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干湿区分布图,选取典型的干旱地区(额济纳地区)、半干旱/半湿润(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和湿润地区(鄱阳湖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82~2000年的NDVI数据和1981~2000年3个研究区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干湿分布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之间相互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中,干旱地区(额济纳地区)植被对降水的变化较为敏感;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对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均较为敏感;而湿润地区(鄱阳湖地区)植被对温度的变化敏感;植被对气候因子的影响中,干旱地区(额济纳地区)前一年冬季植被NDVI与当年夏季温度、降水的分别呈显著的负、正相关;而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关中盆地/黄土高原地区)当年植被NDVI与当年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机械化播种不同坐水量对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坐水播种试验采用2BQMS-2型坐水免耕气吸播种施肥机进行的,该机一次作业完成开沟、施水、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用鼠道暗式施水开沟器,暗灌水,水肥同施,上层覆盖干土,以减少水分散发。通过不同施水量对出苗率、长势及产量进行田间试验,测试数据经方差及多重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率在8%时,45m3.hm-2坐水量对出苗率、长势及产量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案,且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8.
从幼化的砧木采穗圃采集亚林6号插穗,进行硬枝扦插生根试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IBA、ABT1、NAA、GGR6、IAA剂配制的不同浓度溶液及作为对照的清水浸泡插条切口,而后扦插于无菌基质.遮阴拱膜保湿环境下抚育45 d及露天滴灌环境下抚育15 d后,对生根效果进行取样检测、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999.
采用离体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4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同来源楸树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高浓度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浓度为300mg/L;吲哚乙酸和2,4-D对花粉的作用效果与楸树的种源有关,总体上均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花粉萌发率均在吲哚乙酸为15mg/L时达到最大值,只有2个种源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花粉萌发率在2,4-D为200mg/L时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浓度后,吲哚乙酸和2,4-D均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各个浓度的萘乙酸均抑制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000.
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不同微生物制剂对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高水分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和纤维素酶不同添加剂量的青贮饲料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可有效降低青贮饲料腐败率、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及营养价值,其中以添加0.30%纤维素酶的效果最佳,腐败率低于1.4%、粗蛋白含量3.49%、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m(VBN),m(TN)]为6.60、丁酸含量为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11.4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7.02%、酸性木质素含量1.42%。可见,筛选和添加适宜适量的微生物制剂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