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In the absence of long-term records of soil erosion by land use change in the moraine landscape, NE-Germany, slope basis deposits offer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reconstructing the changing soil erosion rates at a catena scale in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A pit with a length of 61m and an average depth of 1.5 to 3m was opened along the catena, located 60km east of Berlin, NE Germany. The 137 Cs and 210 Pb ex d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soil profile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define a chronology for the accumulated soil materials at slope basis of the catena.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at study catena were subdivided into five time periods. The deposited depth of sediments in the slope basis has increased eight to ten - fold during the periods between 1954 and 1986 compared to the deposit depth over the past 600 years.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deposited depth at the slope basis of the catena increased from 0.49 cm/yr to 1.04 cm/yr and then decreased to 0.45 cm/yr. Increase in sedimentation rate in the time period from 1897 to 1986 corresponded to intensive agricultural tillage operations whereas a decrease in sedimentation after 1986 corresponded to a land use change from arable land to grassland of the study catena.  相似文献   
82.
高职院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而目前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理论知识占比过大,实践课程课时不足,学生能力和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高等问题。笔者在结合近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调整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核方式4个维度,介绍了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83.
朱宗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79-7380
在分析《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作物育种学》实践教学对提高农学本科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作用,建议以提高本科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通过①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③建立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教学实践基地,④加大经费投入、建设科研型的师资队伍等手段,加强《作物育种学》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4.
为了使质量督导制度更好服务于农业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提高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进一步推动农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完善,增强农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进行农业行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制度研究。通过简要介绍农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制度的内涵、建立和发展及其督促、推动、规范、促进作用,报告了农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制度的现状和农业行业异地督导模式、质量检查与评估、质量体系认证等方面的创新工作机制,同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农业行业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督导、强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督导管理的做法及其未来规范化、社会化、质量督导人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5.
姚志强  胡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23-22125,22128
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结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方案,并建立了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6.
胡静  伍铁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72-1773,1776
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从辩证发展论、实践认识论及社会发展论3个方面探讨了哲学原理对乡村旅游的指导,强调发展乡村旅游应基于哲学原理,从整体上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将这些理念贯穿到乡村旅游的具体操作中,使乡村旅游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87.
高职院校森林环境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高职森林环境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进行改革探索,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8.
宋慧  马利华  陈学红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108-109,111
专业综合训练是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和造就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具体的教学过程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改革探索,确实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等作用。  相似文献   
89.
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春林  黄正泉  熊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20-17222
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探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客观依据、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对策,以期为高等农业校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57-18359
农村土地银行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一项重要机制创新。为促进我国农村土地银行的发展完善,通过对宁夏平罗和湖南浏阳2个土地银行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银行发展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设计构建了我国农村土地银行发展的总体运行框架,提出了今后农村土地银行的具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