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3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3163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8篇
  328篇
综合类   178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通过油松容器苗的播种与容器苗造林实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油松容器播种苗出苗率高于大田苗,容器苗造林、定植成活率高于大田苗。  相似文献   
152.
为探讨郁闭度对植物物种结构的影响,用样方法对昆明西山弱度郁闭及中度郁闭的华山松成熟林植物物种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郁闭度差异,引起林分各层次优势种及其重要值、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发生变化。中度郁闭林建群种华山松的重要值为95.35,比弱度郁闭林91.75大 弱度郁闭林灌木层优势种为小铁仔、碎米花杜鹃,中度郁闭林则为小铁仔、滑丢竹和南烛,弱度郁闭林小铁仔重要值为30.20,中度郁闭林为29.08 弱度郁闭林草本层优势种为小铁仔、滑丢竹,中度郁闭林草本层优势种为小铁仔,弱度郁闭林小铁仔重要值为16.26,中度郁闭林为10.96。弱度郁闭林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均比中度郁闭林高,中度郁闭林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却比弱度郁闭林大。弱度郁闭林乔木层均匀度指数、Shannon-W iener指数均比中度郁闭林高,而灌木层、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Shannon-W iener指数却比中度郁闭林低。中度郁闭林乔木层的生态优势度比弱度郁闭林高 而弱度郁闭林灌木层、草本层的生态优势度却比中度郁闭林高。  相似文献   
153.
72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72 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院72 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53.40 cm(去皮26.3 m和2.5523 m3胸径在第1~9 年生长 缓慢第10~55 年进入快速生长期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第54~55 年之后生长明显降低第9~ 34 年为树高生长的快速期连年生长峰值出现在第19 年,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4~35 年之间。材 积的连年生长在第1~11 年增长十分缓慢,材积累积量仅为0.0215 m3仅占总材积生长量的0.84%,第11 年之后材 积的增长迅速增加,第48 年时达到最大值0.0802 m3/年直到第68~69 年材积生长达到数量成熟经拟合的生长模 型有很高的精度其中胸径树高以及材积分别以威布尔模型、理查德模型和威布尔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154.
氮素化学形态及添加剂量对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氮形态和氮剂量的有效性是影响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因子。为了提高氮素化学形态及添加剂量对温带森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在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以温带油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氮添加控制实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水平(对照,CK:0 kg/(hm2·a); 低氮,LN:50 kg/(hm2·a); 中氮,MN:100 kg/(hm2·a); 高氮,HN:150 kg/(hm2·a))和不同形态(混合态氮,AN:NH4NO3; 铵态氮,As:(NH4)2SO4; 硝态氮,Na:NaNO3)的氮添加对温带油松林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处理样地N2O排放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排放高峰出现在6—8月,其他季节土壤N2O排放通量相对较低,最小值出现在1月。不同氮添加处理均促进了土壤N2O的排放:在不同水平的氮添加下,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土壤N2O排放通量也升高,表现为HN>MN>LN>CK。不同形态的氮输入对N2O排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AN>As>Na,As添加与AN和Na添加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AN添加与Na添加之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孔隙含水量也可以影响土壤N2O的排放。年度土壤N2O排放系数范围是0.34%~0.94%,年均排放系数为0.364%,低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的默认值。   相似文献   
155.
利用landsat5影像和通过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方法获得的样地生物量数据,从宜良县云南松林遥感特征、地形特征、郁闭度等方面选取自变量,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生物量遥感估测建模。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估测模型调整决定系数R2为0.881,模型估测精度为82.3%;偏最小二乘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为0.753,模型估测精度为78.43%。随机森林回归在模型拟合效果和检验精度上均优于偏最小二乘模型。  相似文献   
156.
红松松针精油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以红松松针精油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红松松针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通过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力探讨红松松针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以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来研究红松松针精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精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4.24、4.46、3.26 mg/mL;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5.2±0.12) mm、(13.3±0.15) mm、(9.5±0.21)mm,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6、2.50、5.00 μL/mL。实验结果证明,红松松针精油作为天然抗氧化、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157.
利用1961~2005年黑龙江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半峰宽(PWH)计算法,研究近46年来黑龙江省兴安落叶松和红松的生态地理分布界限的变化。结果表明,以1990年为界,兴安落叶松的适宜分布区出现了明显的向北收缩趋势,原因是分布区的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红松的适宜分布区几乎向北扩展了1°,主要原因是热量条件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8.
为了加强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以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层次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养分指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水稳性团聚体及各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龄林地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为近熟林地>幼龄林地>中龄林地>成熟林地.不同龄林地不同土壤层次的水稳性团聚体呈...  相似文献   
159.
采用长期定位观测方法,建立标准人工径流小区,观测了3种处理人工油松林地及对照农地的径流量和产沙量。结果表明:(1)农地14 a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为自然油松林、采伐上层乔木林地、去枯落物地的908、97、58倍;(2)农地14 a平均含沙量分别为自然油松林地、去枯落物地和采伐上层乔木林地的81、35和46倍;(3)自然油松林和采伐上层乔木林地年产流量分别为农地的13.7%和12.2%;(4)综合分析对于不同类型、农地的径流与降雨量、含沙量与降雨强度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侵蚀量与各降雨因子的相关性与含沙量的相似。  相似文献   
160.
黄土丘陵区不同密度人工油松林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土丘陵区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其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及年际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1-4月仅占当年降水量的3.2%~17.0%,表现出春旱严重;(2)林地土壤含水量随降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表现出1-2个月的滞后期,旱季不同密度的人工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雨季及生长季末差异明显,0~3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小密度林地显著高于中密度和大密度林地(P<0.05)。(3)3种不同密度林地的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具有相似规律,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