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9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3448篇
农学   174篇
基础科学   10篇
  355篇
综合类   2425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松茸菌株对6种松树幼苗的感染及其菌根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滇产松茸9924菌株及日产松茸99606菌株,分别对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6种松树幼苗实施人工菌根接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后90d的云南松和湿地松分别有75%和78.1%的幼苗受感染并形成菌根;接种后180d,6种松树幼苗分部都可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分别达90.63%-100%,感染指数达50.00-84.68;菌根形态主要有棒状、二叉分枝状及多叉分枝状3种;随树种的不同,各类菌根形态所占比例也不同;不同树种根系上形成菌根的长度也有差异,以马尾松根系上的菌根最长,华山松的菌根最短;此外,各种组合之间在菌套厚度,哈蒂氏网结构上也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82.
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编制了“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检验达到了精度要求。该较为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的抚育间伐,生长量预测,造林设计等经营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马尾松林蜘蛛群落组成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84.
郭明辉 《林业科学》2004,40(6):201-204
森林培育措施是影响人工林木材材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木材力学性质是表明木材品质的主要因素 (成俊卿 ,1985 ) ,为实现林木定向培育 ,达到速生优质的目标 ,必须了解各种培育措施对木材各种性质的影响规律(Zobeletal.,1989;李坚等 ,1993)。人工林红松 (Pinus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用材树种 (丁宝永等 ,1994 ) ,木材力学性质是由木材的生长速率、晚材率、木材密度及管胞的形态特征决定的 ,因此本文是在林分的生长速率、木材晚材率、木材密度及管胞的形态特征的影响基础上 (郭明辉 ,2 0 0 1;2 0 0 3)探索不同培育措施下人工林红松木材…  相似文献   
85.
红皮云杉叶锈病发生在小兴安岭林区,该林区的地理位置是48°~48°43′N,12°23′~130°19′E,总面积 51.8万 ha(包括东风、新青林业局)。此病害过去仅危害过伐林下层的幼龄林木,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近年来已扩展到5~10年生的人工林木及林间苗圃的苗木上,严重地影响云杉人工林的生长量和苗木产量,给林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图版Ⅰ-1)。为此从1984~1986年开展了本项试验,现将有关病原菌接种试验和生活史部分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思茅松天然种群及其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思茅松 3个天然种群和思茅松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进行了研究。 9种同工酶系统 16个基因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 :思茅松天然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多态位点比率P =70 1% ,等位基因平均数A =2 2 7,平均预期杂合度He=0 2 91;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基因分化系数GST=0 0 5 2。思茅松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较天然种群丰富 ,以上各遗传参数值依次为P =73 5 % ,A =2 4 2 ,He =0 2 95 ,种子园营建是林木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白皮松种子发芽习性及其种源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李晓洁  徐化成 《林业科学》1989,25(2):97-105
我们从形态与生化组成、休眠习性以及发芽要求三方面研究了山西临汾和陵川、甘肃徽县、四川江油四个不同种源白皮松种子的变异情况,发现种子大小和千粒重以及脂肪酸与氨基酸组成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种源间种子休眠深浅显著不同。干冷生境种源(临汾、陵川)种子休眠较深,比湿暖生境种源(徽县、江油)种子更能抵抗水分逆境。而温度与种源没有显著交互作用,25/20和25/15均适宜各种源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88.
在高寒地区樟子松育苗中应用外生菌根真菌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高寒地区樟子松新播苗、移植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苗高、地径、侧根数、干重和菌根化程度均比对照有较大提高。随着苗木生长期的延长,这种积极作用越显著。根据各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的优良菌种为:臭红菇(Russula foetens)、牛肝菌(Boletus sp.)、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 rutilus)。  相似文献   
89.
人工樟子松母树林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人工樟子松母树林,要精选母树,进行疏伐,加强修枝、截顶、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促进母树生长和提高结实量.  相似文献   
90.
北京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长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