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6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3164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8篇
  327篇
综合类   178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及萌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加强油松有性杂交,为种子园育种研究奠定基础,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及萌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在无蔗糖培养基中仍具一定萌发能力,蔗糖的添加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但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生长;油松花粉管易形成分枝,蔗糖浓度与分枝花粉频率呈正相关;硼酸的添加在培养初期可有效加速花粉萌发,但过高浓度的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抑制作用;Ca2+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较小,不同浓度Ca2+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萌发率;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温度的持续升高将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花粉管生长及分枝花粉管频率,油松花粉萌发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00%蔗糖+0.075%硼酸+0.005% Ca2+,26℃下光照培养,72 h时萌发率可达(96.10±0.47)%。  相似文献   
902.
Insect reproduction may be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seasonal changes in larval or adult nutrition. The effect of season on the reproductive potential ofMonochamus galloprovincialis (Olivier) females reared inPinus sylvestris L. (Scots pine) logs was investigated by constructing fertility tables for each log that differed only in the season they were cut. Population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seasonal cohorts. The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and most of the associated population parameters of beetles that emerged from logs cut during spring were higher than for beetles emerged from summer and autumn logs. Sligh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summer and autumn cohorts. We suggest that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logs caused differences inM. galloprovincialis survival and reproductive potential.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March 16, 2008.  相似文献   
903.
介绍了樟子松育苗技术,包括种子准备、整地施肥、播种以及抚育管理等内容,从而为樟子松的苗木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04.
以香格里拉高山松为例,探讨因子分析在林地更新评价中的应用。分别使用单位面积株数和多指标因子分析的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林地更新评价结果,探寻2种方法得出不同评价结果的原因。和传统的以单位面积株数进行评价不同,使用多指标因子分析进行林地更新评价,能够同时兼顾单位面积株数与幼苗长势状况信息,可得出更符合生产实际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05.
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内因、外因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寻找适合思茅松扦插的基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穗条年龄和长度及扦插时间等,结果表明:思茅松基本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8~10 cm长的穗条是嫩枝扦插较为合适的长度;扦插繁殖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1年生嫩枝的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2年生母株上的嫩枝;嫩枝扦插以山地红壤较好。  相似文献   
906.
香格里拉高山松林分直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云南香格里拉县高山松天然林林分直径结构特征,用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函数、Logistic方程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对3种分布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用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描述高山松直径分布效果最好,可用来预测天然高山松林分的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907.
施肥对湿地松中龄林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湿地松中龄林的生长,以湘北9年生湿地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配方肥不同施肥量对湿地松生长、土壤的影响及成本效益。施肥后3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生长量及施肥效益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以700 g/株对湿地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施肥后2年的土壤养分比施肥前有所改善,不同土层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速效K含量均有所提高,速效N含量大幅提高,上层增加量高于下层,速效P不同程度减小,上层减少量低于下层;适量施肥可促进豆马勃菌的生长,施肥后7个月,豆马勃子实体个数在100~800 g/株范围内总体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1次追肥,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以N、P、K配方肥700 g/株最佳。  相似文献   
908.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0cm地温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0 cm地面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以小兴安岭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法布点,通过对生长季内林隙各样点0 cm地面温度的连续观测,利用基本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林隙0 cm地面温度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林隙地面温度不同,空间样点之间存在异质性,且异质性的强度、尺度和空间结构组成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各月0 cm平均地面温度斑块形状复杂,林隙0 cm地面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6、7、8、9月,月平均0 cm地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布位置不固定,同一月份地面温度从大到小为空旷地、林隙、郁闭林分。[结论]该研究可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09.
[目的]研究章古台沙地3种针叶树生长规律。[方法]通过对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油松(Prnus tabulaeformis)、赤松(Prnus densiflora)3种针叶树的解析木进行分析,比较3种针叶树的生长特点。[结果]8~16 a 3种针叶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较快,16 a以后生长逐渐变缓。24 a以后赤松的树高生长比樟子松、油松快,32 a以后胸径生长比樟子松、油松快。樟子松和油松8~24 a时材积连年生长量增长较快,赤松在33~40 a时材积生长明显加快,最高可达0.014 2m3/a。[结论]该研究可为掌握针叶树种在沙地上的生长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0.
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磷效率性状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剖析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应对大气氮沉降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机制,为在大气氮沉降背景下选育营养高效利用的马尾松速生优质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来自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全同胞子代的 5 个优良无性系 1 年生扦插幼苗为材料,分别在同质低磷 (介质表层与深层均缺磷) 和异质低磷 (介质表层磷丰富、深层缺磷) 两种土壤磷素环境下设置两种浓度梯度的模拟氮沉降试验,以研究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苗木生长、根系发育及氮、磷效率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差异和规律。 【结果】1) 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马尾松苗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出显著的无性系变异,且在同质低磷下存在明显的无性系 × 氮交互效应 (P < 0.05)。2) 马尾松无性系在不同类型低磷胁迫下应对氮沉降的适应机制有所差异。同质低磷、高氮环境下,33-4 和 19-5 等生长势较强的无性系,其根系长度、根表面积以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生长势较弱的无性系,干物质积累量与酸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增强,表明根系可通过增加在土壤中的分布面积和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来应对高氮、低磷的外界环境;异质低磷下,生长势较强的无性系,其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在高氮沉降下显著增加,但比根长反而显著下降,意味着根系在高氮下增加吸收面积的同时,降低自身内部消耗可能是马尾松高磷效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之一。3) 马尾松无性系的磷吸收效率受氮沉降影响较大,在不同氮、磷水平下,其磷吸收效率与氮吸收效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表明模拟氮沉降有利于马尾松无性系对土壤中磷素的活化吸收,但磷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4) 马尾松无性系的干物质积累量、根系长度、根表面积以及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幅较大,且无性系重复力均达到 0.75 (P < 0.05) 以上,这为高氮、低磷环境下马尾松耐受型植株的选择提供了可能。 【结论】以马尾松根系形态和根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异为突破口,选育氮沉降下具有高磷效率的马尾松无性系将有利于遗传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