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64篇
  免费   4197篇
  国内免费   5278篇
林业   8830篇
农学   5593篇
基础科学   3977篇
  9787篇
综合类   37947篇
农作物   3245篇
水产渔业   2419篇
畜牧兽医   7895篇
园艺   2016篇
植物保护   4030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1000篇
  2022年   1557篇
  2021年   1717篇
  2020年   1736篇
  2019年   2256篇
  2018年   1186篇
  2017年   2193篇
  2016年   2775篇
  2015年   2516篇
  2014年   3514篇
  2013年   3601篇
  2012年   5427篇
  2011年   5800篇
  2010年   4760篇
  2009年   4722篇
  2008年   4407篇
  2007年   5360篇
  2006年   4743篇
  2005年   3980篇
  2004年   3045篇
  2003年   2643篇
  2002年   2061篇
  2001年   1827篇
  2000年   1664篇
  1999年   1306篇
  1998年   1147篇
  1997年   1048篇
  1996年   1018篇
  1995年   1000篇
  1994年   960篇
  1993年   831篇
  1992年   773篇
  1991年   647篇
  1990年   587篇
  1989年   528篇
  1988年   410篇
  1987年   283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2篇
  195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Fa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3 times a week for 6 weeks from 22 peripartal cows and for up to 15 weeks after birth from 27 calves in 3 herd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s of Eimeria oocysts excreted and the age at which the calves first excreted oocysts. Only low numbers of oocysts were excreted by the cows and no oocysts were detected in 93% of the samples. However, half the cows excreted oocysts at least once. The age at which the calves first excreted oocysts ranged from 2.5 to at least 15 week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rds in their mean age at first excretion. Oocysts of Eimeria alabamensis, E. auburnensis, E. bovis and E. ellipsoidalis were found in numbers ranging from 7 to 8450 oocysts per gram faeces. About 50% of the calves excreted oocysts before 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group pens. The primary source of infection of the calves was probably their penmates or the previous occupants of the pens, and the cows probably played a subsidiary role.  相似文献   
122.
乙草胺防除辣椒田杂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 %乙草胺EC 12 0 0、15 0 0ml/hm2 在辣椒苗移栽前 1d对土壤用药 ,对辣椒安全 ,除草效果在 75 .0 %~ 82 .6 %之间 ;乙草胺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好于阔叶草  相似文献   
123.
可持续发展类型与测度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的类型划分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反应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是可持续发展测度的依据和目标。本文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分析法与经济分析法 ,特别是与替代弹性不变生产函数分析法 (C.E.S生产函数 )相结合 ,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中人文资本、自然资本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征 ,建立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类型体系  相似文献   
124.
控制sch单养雄蚕品种雌雄蚕孵出比例的催青处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萍  鲁成  朱勇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02,28(1):31-34
研究结果表明 :在RH 6 0 %状态下 ,控制性比的温度和下限时间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控制性比的高温处理适于干燥状态下进行 ;处理后雌蚕孵化整齐度明显低于雄蚕孵化整齐度 ,雌雄蚕孵化整齐度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尤以雌蚕更为明显。由此提出了在RH 6 0 %状态下sch单养雄蚕品种控制性比的起点温度及温度、时间范围。认为高温催青用下限温度配合 1日收蚁法效果好 ,高温处理以后的胚胎适于在RH 80 %~ 85 %的湿度中保护  相似文献   
125.
三分域模型在研究单胃动物内源氨基酸排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三分域链状系统模型及单胃动物内源氨基酸排泄特点的基础上 ,讨论了如何将三分域链状模型用于单胃动物内源氨基酸排泄模式的确定。研究分三步进行 :1.测定动物血液体积 ;2.静脉连续灌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并使之于体内达到平衡 ;3.检测消化道中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排泄率。文章指出 ,若能对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内源排泄率均进行测定 ,则可得出内源氨基酸排泄模式 ,因而在实际测定饲料或日粮真可消化氨基酸含量时 ,只需测定某种氨基酸的内源排泄量即可知其它氨基酸的内源排泄状况  相似文献   
126.
统计分析显示亚麻茎中段的出麻率与单株出麻率相关极显著,可以在育种的单株选择过程中,利用茎中段的出麻率来快速估算单株出麻率,以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7.
鸵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琼脂扩散试验、病毒分离以及人工接种试验确诊为鸵鸟传染性喉气管炎。并通过自制组织灭活菌,紧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28.
陈伟清 《森林工程》2005,21(6):53-54
本文以MapInfo7.5作为GIS的平台软件,将MapInfo用于基准地价评估成果图的信息管理,利用创建、修改或更新的相关表格,建立相应的专题地图,使成果图中的信息更加直观明了。实践证明,MapInfo为基准地价评估成果图的及时更新、科学管理、有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途经。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并比较国内外造纸工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国内木材市场已经进入供不应求的紧缺阶段,而从国外进口木材,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又受市场的制约。所以企业通过自身营造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原料林,是解决目前造纸工业瓶颈问题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因此,造纸工业必须走林纸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0.
利用Matlab工具箱,对时序数据进行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建模和预测。一是利用系统辨识方法来建立AR模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预测;二是利用单隐层BP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和预测。通过可视化,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