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21篇
畜牧兽医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Southeast Asian prawn farming industry. In giant tiger prawn (Penaeus monodon) aquaculture, diseases caused by viruses such as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and bacteria such as Vibrio have become a menace. Appropriate treatments of prawn culture pond's waters are advocate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pathoge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duct an antimicrobial water treatment using a low-voltage pulsed electric field sterilization. Here we prepared a mechanical low-voltage pulsed electric field system with copper wire coiling around a titanium ring. The viability of WSSV in seawater was examined by prawn infectivity experiments. We inoculated healthy prawns (approximately 10-15 g) with the WSSV master sample that passed 0-3 times through the system. WSSV infection in prawns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passes through the system. Healthy prawns survived for〉 10 days without feeding, where as prawns inoculated with the WSSV master sample showed symptoms of white spot and died in about 4 days. Two-thirds of the prawns inoculated with the WSSV master sample that was passed once through the system developed WSSV symptoms and we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positive. However, no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nd prawns were PCR negative when the WSSV master sample was passed three times through the system.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purpose that a low-voltage pulsed electric field system will serve as an efficient pond drainage sterilization system and will replace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using chemicals such as sodium hypochlorite.  相似文献   
792.
提出了河口区斑节对虾(Penaeus mortodon)三种淡化养殖模式,在全封闭、半封闭与逐添换淡水的三种水质管理方式下,养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虾苗放养前需经6d以上淡化驯养至养殖池水盐度,待幼虾体长至4cm时,按日-均降盐度1.2%~1.6%的速率,逐步添加淡水,缓慢递降池水盐度,幼虾体长至8~l0cm时,幼虾可在近淡水(S≥0.55)水中养殖,但虾塘水质类型始终保持为海水类型(ClⅢ^Na);养殖周期内,池水处于高溶解氧状态。试验结果显示,在71~90d养殖周期内,斑节对虾生长良好,起捕虾体长为11.0~13.0cm,产量达到2310.0~2557.5kg/hm^2。  相似文献   
793.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94.
为了实现竹节虾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竹节虾加工废弃物中的虾头副产物为原料,以水解度和DPPH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并依次通过超滤、凝胶层析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竹节虾虾头酶解产物中分离制备抗氧化肽,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肽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中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 000 U·g~(-1)、p H值7.0条件下,最佳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41 min,超声温度55℃,超声频率22 k Hz,料液比1∶9(w/v),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酶解产物DPPH清除率达69.50%。当水解时间为0.5~2.5 h时,超声辅助酶解的酶解产物水解度和DPPH清除率比非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分别高17.95%和18.83%,该工艺缩短了酶解时间,节约了能耗。酶解产物经超滤初步分离发现,相对分子质量在3k Da(SHP4)的组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用凝胶层析法进一步分离纯化SHP4组分后得到4个峰,其中SHP4-II的DPPH清除率最高;SHP4-II通过反相高效液相纯化后也得到4个主要肽峰,在多肽含量为1.5 mg·m L~(-1)时,SHP4-II-4的DPPH清除率最高,达到85.69%,并且具有较好的分离度,质谱分析发现,该抗氧化肽的结构为Gly-Asn-Gly-Leu-Pro(455.99 Da)。本研究结果为虾肽抗氧化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5.
力竭运动常出现于虾类养殖过程和野生环境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中国沿海重要养殖和增殖放流品种,但尚无关于斑节对虾力竭运动后生理恢复过程报道。该研究以斑节对虾幼虾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槽使用抄网追逐斑节对虾幼虾,模拟迫使其进行力竭运动实验,探究其力竭运动后抗氧化能力恢复过程。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0 h,幼虾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12 h,SOD、CAT、POD活性、MDA含量和T-AOC持续下降,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24 h,SOD、CAT和POD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MDA含量和T-AOC显著升高;72 h,SOD和CAT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GSH-Px、POD活性和MDA含量恢复至对照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幼虾的酶促抗氧化系统未被激活;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运动后的24 h内较低,不宜再次受刺激;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后24 h后显著上升,并保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796.
紫外光A波段(Ultraviolet A, UVA)是自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本研究选取450尾体重为(9.56±0.10) g的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以光周期为12L︰12D的全光谱LED灯[光强(1.00±0.02) W/m2]作为背景光源,在不同UVA [光强(1.00±0.02) W/m2]补光时间(0 h, T0 h; 2 h, T2 h; 4 h, T4 h; 8 h, T8 h; 12 h, T12 h)下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UVA补光时长下,对虾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T2 h和T4 h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T2 h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T4 h组外的其他组(P<0.05),T8 h和T12 h组的粗脂肪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T2 h和T4 h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凡纳滨对虾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7.85%~40.7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0.63%~16.3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8.81%~49.61%,其在T2 h和T4 h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2~4 h的UVA补光时间能够改善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97.
本文主要研究了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幼体的毒性作用。浓度梯度按等对数间距设置,半致死浓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显著(F〉F0.05),随着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对各期幼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无节幼体对两种毒性物质的耐受性强于蚤状幼体,但是小于糠虾幼体和仔虾的耐受性。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95,0.0430;0.724,0.0553;1.072,0.0705mg/L。  相似文献   
798.
栅栏技术在调味对虾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各种常见栅栏因子(水分活度、pH、防腐剂、杀菌方式)对制品感官品质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感官评价等方法确定出最优的保质栅栏组合:Aw0.92、柠檬酸添加量0.2%,复合保鲜剂为0.02%Nisin和1%乳酸钠,95oC杀菌40min。4℃下即食调味对虾制品可保存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99.
从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肝胰腺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UbS27基因(ubiquitin/ribosomal S27 fusion protein,PmUbS27)片段,利用SMART-RACE技术克隆出PmUbS27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PmUbS27基因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及卵巢不同发育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mUbS27基因cDNA全长为514 bp,开放阅读框46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含有泛素(1~72 aa)和核糖体蛋白(101~147 aa)2个结构域。以DNA为模板克隆得到的基因序列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mUbS27基因在斑节对虾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肝胰腺、血淋巴和精巢。PmUbS27在卵巢发育前期(Ⅱ期)和成熟期(Ⅴ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期(P0.05)。结果表明,PmUbS27参与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过程并可能在卵巢发育进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00.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海南三亚、深圳、湛江、北海4个斑节对虾群体共95个个体的延伸因子1-alpha 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转化,并将阳性克隆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终获得了大小约216bp的可供分析的核苷酸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与从Genbank上下载的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中国海域的基因多样性最低,西太平洋海域基因多样性水平最高;通过对遗传分化指数Fst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群体和西印度洋群体之间以及两者与北太平洋中国海域群体间遗传分化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001)。UPGMA系统树显示,10个斑节对虾群体形成两大分支,一支由西太平洋群体和北太平洋中国海域群体组成,另一支由西印度洋群体单独组成;北太平洋中国海域群体中北海群体单独聚成一支。从序列差异的分析中得出,北太平洋中国海域群体与西印度洋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远,与西太平洋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中国海域内部各群体之间,北海群体与海南、深圳、湛江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