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竹子中单宁含量的测定及其对大熊猫采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不同单宁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采用改良法测定分析白水江地区不同季节箭竹属几种竹子中单宁的含量,并观察野外大熊猫的采食量。重点研究竹子中单宁对大熊猫采食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大熊猫对竹子不同部位的采食量均随单宁含量递减而增加。  相似文献   
32.
采用双因子交叉分组(2×2)试验设计方案,考察精料的蛋白质水平与能量浓度对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精料的蛋白质水平对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均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正相关),精料的能量浓度对粗蛋白的消化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负相关);二因素对其他各项消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此外,对粗蛋白消化率而言,二因素互作效应显著(P<0·05);各试验期之间消化率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精料配方4(CP20·61%×GE18·08MJ·kg-1)为优选配方。本研究说明:精料的蛋白质水平及能量浓度对成体大熊猫日粮消化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体大熊猫倾向于高蛋白、低能量的精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熊猫粪和竹子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方法]分别以熊猫粪和竹子叶为原料,在30℃下进行批量式恒温沼气发酵试验,比较熊猫粪和竹子叶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结果]熊猫粪沼气发酵时间为40 d,原料产气率为50 ml/g,TS产气率为121 ml/gTS,VS产气率为123 ml/g VS;竹子叶发酵时间为92 d,原料产气率为83 ml/g,TS产气率为168 ml/g TS,VS产气率为197 ml/g VS。[结论]两种原料均可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竹子叶的产气潜力和降解效果明显好于熊猫粪,但熊猫粪的发酵时间仅为竹子叶发酵时间的2/5,表明经过大熊猫消化后的熊猫粪更易于发酵。  相似文献   
34.
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6只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进行分离鉴定研究,结果鉴定出12种细菌,并对其进行了生化试验和致病性性试验,致病性性试验发现四联消化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短乳杆菌、耐久肠球菌、两歧双歧杆菌对小白鼠无致病性,而面包杆菌、奇异菌及多黏芽孢杆菌可致小白鼠死亡。  相似文献   
35.
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以来,成都、卧龙等地的大熊猫相继发生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体温正常、白细胞总数偏低,病理变化以肠粘膜充血、出血、坏死脱落为主的疾病。其发病突然,病情重,死亡率高。取急性期粪、血及死亡尸体各种标本,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猴肾及地鼠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均未发现可疑病毒;同时进行厌氧、微需氧及需氧细菌培养,通过形态学、生理学、血清学、动物试验及毒力检测,13例标本中,有9例分离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52)25株,几乎呈纯培养生长。经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一系列敏感抗菌药,选用先锋必为主药治疗20头病例(轻、中度便血14例、重度便血6例)全部治愈。用犊牛、鸡等动物作动物模型,复制出类似症状,细菌回收,仍为原菌。通过上述系列研究,证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52)是成都地区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提出临床抢救综合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6.
大熊猫的截肢手术未见报道.笔者在四川农业大学兽医院为一只被野兽咬伤后发生左后肢伤口严重化脓感染、胫骨远端脱位、腓骨全骨折的大熊猫;用眠乃宁麻醉后施行了截肢手术.经过37d的精心治疗和日夜监护,手术创口及全身其他所有化脓伤口全部愈合.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理论,根据土地岭区域前后两期森林分布信息和大量的野生动植物以及社会经济信息,详细分析了土地岭区域建立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的植被分布格局、斑块结构、廊道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岭区域植被符合大熊猫栖息地建设条件。残余班块分布连续,占据区域森林植被的主体,有利于廊道栖息地恢复。引进斑块面积大,质量差,是廊道栖息地建设的主要改造类型。在众多的社区活动影响中,采笋的负面影响最大,最值得重点关注。基于一些主要因素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在土地岭建立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9.
四川茂县土地岭大熊猫走廊带昆虫考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走廊带昆虫基本情况,从而为栖息地恢复提供建议和监测本底,于2005年7月对走廊带昆虫进行了调查采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817号,隶属于16目66科,共288种。以鳞翅目和鞘翅目种类和数量最多,为优势类群,其次是半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5目昆虫占种总数的91.2%,个体数量的90.12%。结果表明,走廊带昆虫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