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1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28篇
  1246篇
综合类   1588篇
农作物   213篇
水产渔业   155篇
畜牧兽医   493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3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0 引言植物RNA病毒在进化中具有快速变异的能力,有利于病毒扩大寄主范围甚至进化为新病毒[1]。突变和重组是植物RNA病毒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的共同进化因素,是群体基因变异的最初来源[2]。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能引发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拉丁方设计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根幅银中杨大苗造林成活率及当年高、径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28和21个百分点;根幅35 cm和25 cm的较15 cm的当年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46%和65%,当年径生长量分别提高83%和37%;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采用二根一干或二根二干的银中杨大苗造林,根幅以35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4.
杨木预水解过程中化学组分的降解行为及P因子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水解具有环境友好性,符合生物炼制的理念。前期关于预水解的研究多集中于半纤维素的降解、分离和利用,而有关预水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以杨木为原料,在130~210℃条件下保温30~120 min进行预水解,结合P因子研究得率、葡聚糖、木聚糖、酸不溶木质素和酸溶木质素的降解率,揭示P因子对木质素降解行为的调控作用,探讨各化学组分在预水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预水解过程中木质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碎片化。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酸不溶木质素降解率均逐渐升高;当温度为190和210℃时,随时间延长,酸溶木质素降解率先升高后降低。试验证明,P因子对杨木木质素的降解具有调控作用。随着P因子增加,酸不溶木质素降解率呈指数上升,且分为快速降解(P因子<1500)和缓慢降解(P因子>1500)两个阶段;酸溶木质素降解率先上升后下降,在P因子为1926时达到最大值45.9%。此外,预水解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降解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为木质素的溶出打开了物理通道,同时木质素的重新吸附阻碍了其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75.
对齐齐哈尔市青年林场不同类型黑钙土条件下小黑杨的生长进行了研究。通过树干解析对小黑杨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树高、胸径的速生期在2~7 a;碳酸盐草甸黑钙土地位级为20,沙土型黑钙土为14,前者地力较好。达到标准年龄时不同类型蓄积相差181.56%,草甸型黑钙土比砂土型黑钙土高出86.22%~181.56%。  相似文献   
76.
作者总结了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大面积防治和药物筛选试验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套包括防治思路、防治策略、药物防治、蠹害木清理和危害木处理在内的大面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7.
核桃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及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实核桃辽宁1号和晚实核桃礼品1号为例,分别测定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叶片中不同生育期N、P、K的含量,结果表明,核桃叶片中N、P、K含量在幼龄叶中最高,整个生育期内核桃叶片中N、P、K含量总体上呈逐渐降低。早实核桃的N、P含量比同期的晚实核桃高,且差异极显著;而K含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78.
松树枯梢病潜伏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艳  叶建仁 《林业科学》2003,39(4):67-72
研究表明在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马尾松健康梢上整年都能分离到松枯梢病菌,其中在火炬松上的得菌率为15%—37.7%,且大多数月份高于20%;湿地松上的得菌率稍低于火炬松,为7.5%~29.1%;短叶松梢上的得菌率是13.8%—57.1%,月份之间的差异较大;马尾松得菌率最低,为9.7%—22.4%,多数分离得菌率低于20%。健康梢的不同部位得菌率有一定差异,枝和新梢较高,芽稍低,叶最低。在1年中,健康梢上得菌率有3个高峰期,即4—5月、7—8月和10—11月,是潜伏侵染的的主要时期。将健康芽和梢进行诱发培养,lOd后组织块上及周围产生松枯梢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得菌情况与常规分离相似。在当年孢子散发之前,对健康梢套袋隔离试验,发现套袋梢仍会发病,说明在发病的春梢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潜伏侵染的松枯梢病菌造成的。从而证明松枯梢病菌在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马尾松上普遍存在潜伏侵染。  相似文献   
79.
万家寨能源基地不同立地类型对新疆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万家寨水利枢纽能源基地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不同的土壤质地条件下新疆杨生长情况。分析研究了在荒漠化区、干旱、半干旱黄主立改区影响新疆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并提出一些合理配置造林树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Root mat method described by Kuchenbuch and Jungk was used to study the rhizosphere processe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wo years oldPinus koraiensis seedlings.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20-cm soil layer in Changbai Mountain were tre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NO3 −N, NH4 +−N and NH4NO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pH and available P near the roots were all lower than in the bulk soil in control treatment. NH4 +−N application greatly decreased the soil pH near the roo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reatment and promoted the absorption of phosphorus, which led to a more remarkable depletion region of available P. On the contrary, the rhizosphere soil pH was higher than in the bulk soil in treatments with NO3 −N and retarded the P absorption, which led to a nearly equal available P contents to the bulk soil. In treatment with NH4NO3, the rhizosphere soil pH was only a little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treatment and its effects on P absorption is mediate between the treatments with NH4 +−N and NO3 −N.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30170167). Biography: Chen Yong-liang (1969-), male, Ph. Doctor, lecture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ost-doctor in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P.R. China. E-mail: ylchin@sohu.com Responsible editor: Seng Fun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