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6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734篇
林业   1852篇
农学   1380篇
基础科学   164篇
  582篇
综合类   7487篇
农作物   753篇
水产渔业   1297篇
畜牧兽医   1293篇
园艺   1384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83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1130篇
  2006年   985篇
  2005年   826篇
  2004年   588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抗战时期,桂林的抗战文化运动蓬勃发展,被誉为“文化城”。荟萃桂林的现代作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文协桂林分会的推动下,众志成城,使得桂林的抗战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创作了一大批思想和艺术较高、影响较大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大地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宝库,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2.
谷氨酰胺、脯氨酸和激素对苜蓿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菊兰  张博 《草地学报》2008,16(4):364-369
为提高苜蓿(Medicago sativa L.)花药培养效率,以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为材料,对谷氨酰胺、脯氨酸和激素配比对花药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附加谷氨酰胺或脯氨酸对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都是有益的,其中谷氨酰胺700 mg/L或脯氨酸600 mg/L的效果较佳;增殖培养基中附加2 mg/L 2,4-D和0.5mg/L 6-BA配合使用较单独使用更有利于愈伤组织增殖和后期绿苗分化;分化培养基中附加0.5 mg/L NAA和2 mg/L KT的绿苗分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3.
为建立‘南核1号’核桃组培快繁体系,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采集时间、初代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各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全年中4-5月为最佳外植体采集时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DKW+6-BA 1.0 mg/L+NAA 0.1mg/L,诱导率为66.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6-BA 1.0 mg/L+IBA 0.01mg/L,增殖率为63.3%,增殖系数为3.83;生根采用二步诱导生根法,先在附加IBA 6.0mg/L的1/2DKW中暗培养,再转移到1/4DKW中光培养,生根率为46.6%。  相似文献   
204.
以海南小黄姜茎尖为材料,进行组培脱毒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剥离茎尖(0.3~0.5 mm)分生组织培养,能有效脱除生姜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筛选出适合丛生芽分化的培养基配方(MS+6-BA3.0 mg/L+NAA0.1 mg/L),实现了生姜增殖与生根诱导同步,增殖系数为8,将试管苗移栽到沙土+椰糠1:1的混合基质中炼苗,成活率最高为92%。  相似文献   
205.
用组织培养法保存、增殖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岛桑(MorusacidosaGriff)苗茎尖进行组培脱毒,昆虫介体接种病原,继代培养,获得无休眠期的标准桑黄化型萎缩病株和病原类菌原体驯化株。通过对MS培养基成分的调节,可以批量繁殖病株和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206.
【目的】研究3种东方百合离体培养技术,筛选出适宜其离体培养的统一培养基,为东方百合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3种东方百合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鳞片为外植体,筛选适宜的灭菌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筛选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一步筛选最适移栽基质。【结果】适宜3种东方百合外植体灭菌的较好方法是:75%酒精灭菌15 s结合升汞灭菌12 min;愈伤诱导和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MS+0.5 mg/L 6-BA+0.5 mg/L NAA是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增殖系数分别为3.32、3.32和3.00;MS+0.1 mg/L IBA是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生根率分别为96.33%、92.67%和93.67%;移栽的最佳基质为泥炭∶珍珠岩(体积比)=2∶1,提伯、索邦和西伯利亚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7.34%、98.00%和100.00%。【结论】建立的3种东方百合离体快繁体系适用于东方百合种球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7.
The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aldicarb (ALD), a carbamate pesticide, and fenbendazole (FBZ), an anthelmintic, was studied using cultured hepatocytes obtained from 4 goats and a bullock and incubated with ALD (50 mol/L) and FBZ (10 mol/L). The parent compounds and the metabolites were measured by HPLC. Both compounds are metabolized at the sulphur atom via two sequential oxidations, first to the sulphoxide (aldicarb sulphoxide and oxfendazole, respectively) and then to the sulphone. Oxfendazole and fenbendazole sulphone from FBZ, and aldicarb sulphoxide from ALD were found in both species. Aldicarb sulphone was not produced by the hepatocyte preparations from the bullock. The good correlation obtained comparing the in vitro results of FBZ metabolism with published in vivo dat obtained on FBZ kinetics in the same species confirmed the usefulness of in vitro models for predictive analysis of in vivo xenobiotic biotransformations.Abbreviations ALD aldicarb - ALDSON aldicarb sulphone - ALDSOX aldicarb sulphoxide - BSA bovine serum albumin - ID internal diameter - EGTA ethylene glycol bis(-aminoethyl ether) N,N,N,N-tetraacetic acid - FBZ fenbendazole - FBZSON fenbendazole sulphone - HBSS Hanks' balanced saline solution - HPLC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LDH lactate dehydrogenase - MFO mixed function oxidase - NCS newborn calf serum - OXF oxfendazole - WME Williams' Medium E  相似文献   
208.
试验旨在探讨稳定可靠的贮精腺上皮细胞分离及原代培养方法,为研究鸡贮精机理提供细胞模型。以鸡输卵管的子宫阴道交接部组织样为材料,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母鸡贮精腺上皮细胞,观察母鸡贮精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情况,比较不同细胞培养方法获得贮精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胶原酶或胰酶单独消化母鸡子宫阴道交接部组织,经100目过滤后获得的贮精腺上皮细胞24 h后可贴壁,但48~72 h后细胞死亡;用胶原酶Ⅺ(0.01 g/mL)与胰酶(0.25%)先后消化母鸡子宫阴道交接部组织后再经100目过滤获得的贮精腺上皮细胞贴壁性良好,24~48 h细胞出现明显增殖,72 h后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开始死亡;用组织块培养法7 d可获得鸡贮精腺上皮原代细胞,该细胞可传2~3代;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组化试验,发现细胞表达贮精腺差异表达基因编码的NXPH1蛋白,该蛋白在培养细胞内的表达符合其分泌蛋白特性,表明组织块培养法所获细胞可用于后续研究。综上,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的鸡贮精腺上皮细胞可为研究母鸡贮精腺机制提供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209.
210.
建立葡萄脱毒技术并繁育和推广葡萄良种脱毒苗木,对于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研究团队在广西最先开展了葡萄脱毒技术研究。目前已建立了10种葡萄主要病毒的RT-PCR检测方法,并建立了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的葡萄脱毒技术,且已成功对‘阳光玫瑰’葡萄、‘夏黑’葡萄和‘巨峰’葡萄三个优良品种的带毒单株进行了脱毒。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广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