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7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林业   1494篇
农学   621篇
基础科学   439篇
  4468篇
综合类   4365篇
农作物   344篇
水产渔业   350篇
畜牧兽医   628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469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639篇
  2016年   757篇
  2015年   633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928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09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半乳糖苷酶是催化α-半乳糖苷键水解的一种外切糖苷酶,可以催化水解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本文主要对其来源与分类、酶学特性、结构与催化特点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该酶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52.
毛形属在距今27 500万年前从毛形科中正式分化出来,各旋毛虫种间的遗传差异形成于距今的1 500万~2 000万年间。对亚洲和欧洲的共110个Trichinella spiralis地理隔离株的线粒体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欧洲地理株间仅存1个碱基差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亚洲地理株间则具有8个碱基差异,存在明显的种内差异。依据线粒体累积变异速率计算,T.spiralis由亚洲传播至欧洲的时期大约在60 00年~16 000年以前。不同种旋毛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异嗜性,而宿主感染旋毛虫的途径则主要来源于水平传播,即食用感染有虫体的肉类;机械性传播,即经粪便、土壤、废水、食腐性昆虫的机械性传播;垂直传播,目前在人类、豚鼠中有检出报道。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与水溶性有机碳(SWSOC)的变化特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阶段(GT)、草灌阶段(MT)、灌丛阶段(FX)、灌乔阶段(FA)、乔木阶段(AR)和顶极阶段(TV),通过调查取样和试验分析,对不同恢复阶段的0~10,1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SMBC、土壤微生物熵(SMQ)、SWSOC、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SWSOC/SOC)、土壤基础呼吸(SBR)的变化规律以及他们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BC和SBR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恢复的进行而增加;SMQ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和恢复进行而增加;在不同的恢复阶段,SWSOC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0~10 cm土层,SWSOC随着恢复的进行而增加,在10~20和20~40 cm土层,SWSOC随着恢复的进行先增后减;SWSOC/SO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恢复的进行而减小;SMBC,SMQ,SWSOC,SBR均与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高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累积。  相似文献   
54.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多年生苜蓿草地(L-L)及苜蓿耕翻轮作处理苜蓿-休闲(L-F)、苜蓿-小麦(L-W)、苜蓿-玉米(L-C)、苜蓿-马铃薯(L-P)、苜蓿-谷子(L-M)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有机碳(LFOC)及重组有机碳(HFO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0 cm土层,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TOC、ROC、HFOC含量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苜蓿连作表层(05 cm) 和苜蓿轮作(小麦)中层(3050 cm) ,LFOC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苜蓿轮作(马铃薯)表层(05 cm)和苜蓿轮作(玉米)底层(170200 cm)。与苜蓿连作模式相比,苜蓿轮作(小麦、玉米、马铃薯、谷子)会降低TOC、ROC、HFOC含量,增加LFOC含量,其中TOC含量分别降低17.44%,9.25%,18.40%和9.34%;ROC含量分别降低28.10%,8.52%,29.75%和23.17%;HFOC含量分别降低18.80%,10.06%,20.53%和12.50%;LFOC分别增加7.41%,5.56%,22.22%和57.41%。可见,苜蓿种植多年耕翻轮作粮食作物后降低了土壤总有机碳水平,且对有机碳各组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5.
Objective: To demonstrate correlation and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O2 (ETCO2) measurement by nasal catheter placement in sedated dogs with and without concurrent nasal oxygen administration as a substitute for partial pressure of arterial CO2 (PaCO2). Design: Prospective, cross‐over trial. Setting: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veterinary research laboratory. Animals: Six cross‐breed dogs with a mean (±SD) weight of 29.1±4.03 kg. Interventions: All dogs were sedated with 5 μg/kg medetomidine intravenously (IV) and an arterial catheter was placed in a dorsal pedal artery for removal of blood for gas analysis. A nasal catheter was placed in the ventral meatus and connected to a capnometer for ETCO2 measurements in all dogs. Dogs receiving supplemental nasal oxygen had a second nasal catheter placed in the contralateral naris. Measurements and main results: In the group without nasal oxygen supplementation, the ETCO2 measurement underestimated (negative bias) the PaCO2 by ?2.20 mmHg with limits of agreement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5.79, 1.39 mmHg. In the group receiving oxygen supplementation, ETCO2 measurement underestimated (negative bias) the PaCO2 by ?2.46 mmHg with limits of agreement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8.42, 3.50 mmHg.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 that ETCO2 monitoring via a nasal catheter provides a clinically acceptable substitute to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s a means of monitoring ventilation in healthy, sedated dogs. The limits of agreement were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with and without concurrent insufflation of oxygen.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不同地区取样点土壤成分条件下,木质素降解菌的生长特性,并为筛选出降解农作物秸秆中木质素的优势菌奠定基础.通过对扬州、南京、临沂、潍坊和连云港地区5个取样点的土壤成分测定,并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RB亮蓝与PDA-Bavendamm平板显色反应鉴定不同土壤中木质素降解菌生长量及其木质素降解酶特性,依据各取样点菌株的生长特性最终选择优势菌株.结果表明,扬州取样点土壤中木质素降解菌密度[(5.67±0.58) 105g-1]极显著高于另外4个取样点(P<0.01),所获得的木质素降解菌的产酶特性亦优于其他取样点.可知,5个取样点土壤中木质素降解菌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与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呈强正相关(r=0.84,P<0.01).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不同放牧管理模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有机碳、氮储量特征的变化,对青藏高原东缘禁牧(NG)、全生长季休牧(RG)、传统放牧(TG)和连续放牧(CG)4种放牧管理模式高寒草甸地上植被、地表凋落物、根系和土壤有机碳、氮储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NG、RG和TG较CG显著提高了土壤、根系、植被和凋落物有机碳、氮储量。2)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储量所占比例最大(88.859%~98.242%),其次为根系(1.563%~8.742%),再次为植被(0.172%~1.430%),最小为凋落物(0.022%~0.969%);氮储量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土壤(97.331%~99.633%),其次为根系(0.316%~2.071%),再次为植被(0.047%~0.442%),凋落物最小(0.003%~0.157%)。3)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储量明显降低。为期4年不同放牧模式仅对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氮储量有影响。4)土壤有机碳、氮储量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同时,放牧有使有机碳、氮向深层转移的趋势。5)NG、RG和TG显著提高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总有机碳、氮储量,而CG显著降低了总有机碳、氮储量,导致有机碳、氮的流失。禁牧和季节性休牧能有效增加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有机碳、氮储量,实现碳、氮增汇的目的,是该区和类似区域草地放牧管理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58.
草地畜牧业是江河源区主要的生产方式,也是人类生产活动影响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方式,在系统回顾和总结江河源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畜牧业对环境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游牧空间、畜群数量、畜群结构、草地的自我恢复能力,建立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对其生态环境演变作用的机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游牧和固定放牧2种模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演变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9.
本试验旨在研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外排泵抑制剂利血平及膜通透促进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鸭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8株多重耐药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及其与舒巴坦、利血平和EDTA联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能使5株鸭源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仅能使3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值下降4倍以上;而EDTA能使7、5、3、6、8株菌对以上5种药物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利血平使4株菌株对头孢噻呋钠的MIC下降4倍以上,使5株菌株对氟苯尼考的MIC下降4倍以上;舒巴坦+EDTA使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5类药物的MIC大幅度下降,分别使8、5、2、8、8株菌MIC下降4倍以上;利血平+EDTA使7株菌株对恩诺沙星MIC下降4倍以上,使所有分离株对其余4种药物的MIC显著下降;舒巴坦+利血平+EDTA和5类药物联用后,所用分离株的MIC下降4倍以上。由此可见,引起鸭源大肠杆菌对以上抗菌药物的耐药原因主要包括细胞膜通透性的下降、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和产生β-内酰胺酶的破坏作用,三者相协同提高了鸭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水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