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38篇
  免费   1164篇
  国内免费   3990篇
林业   726篇
农学   4770篇
基础科学   57篇
  1739篇
综合类   16399篇
农作物   2895篇
水产渔业   1222篇
畜牧兽医   13512篇
园艺   1531篇
植物保护   1141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439篇
  2022年   1779篇
  2021年   1813篇
  2020年   1460篇
  2019年   1686篇
  2018年   863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1512篇
  2015年   1534篇
  2014年   1718篇
  2013年   1761篇
  2012年   2608篇
  2011年   2619篇
  2010年   2526篇
  2009年   2645篇
  2008年   2596篇
  2007年   2133篇
  2006年   1774篇
  2005年   1641篇
  2004年   1372篇
  2003年   1263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构建了PBI121-xynB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将xynB基因的cDNA序列导入苜蓿。转基因植株生长发育良好,RT—PCR检测xynB基因已经导入到苜蓿中,DNS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的木聚糖酶活性为10.5 U/g鲜叶片。  相似文献   
142.
1983年以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资源的抗性鉴定表明,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基因联合及多基因抗源的抗性一直表现强而稳定;而单基因抗源抗性容易丧失;包含Pm8抗病基因的抗源及其衍生种在近几年丧失抗性。我国小麦白粉病抗源单一化是导致小麦白粉病流行及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当前采用多基因、多源化新抗源是克服抗源单一的主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微效、多基因抗源的发掘和利用,把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结合起来,以维持抗性的持久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3.
玉米Rf3基因近等基因系(NIL)的构建及RAPD验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杂交、回交和自交序成了玉米CMS-S型育性恢复基因Rf3的一对近等基因系(NIL)以用于相关分子撑的研究,先前的研究认为,建立NIL所需回交次数一般为6次以上,本研究用RAPD分析证明了Rf3基因近等基因系创建的回交次数为4次,即达到与目标连锁片段的有效渗入。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明确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 JK-SH007是否产嗜铁素,揭示其生防机制,本文通过CAS检测该菌株产嗜铁素的能力,并对其嗜铁素合成相关基因cepR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菌株JK-SH007产嗜铁素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JK-SH007具有明显的产嗜铁素能力,其嗜铁素合成相关基因cepR大小为720 bp,与B.pyrrocinia(EU034001)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两者序列相似性为97%,13个位点出现SNP;另外菌株JK-SH007 cepR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3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两者一致性为97%。该菌产嗜铁素最优培养时间是15 h、pH 8、转速200 r/min、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甘油和氯化铵;PB试验筛选出影响该菌株产嗜铁素的关键性因素分别是pH、加碳量、加氮量;CCD试验结果显示,pH和加氮量的交互作用较明显;最终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出菌株JK-SH007产嗜铁素最佳方案为碳源加入量15.00 g/L、氮源加入量10.50 g/L、温度30℃、pH 7.36,优化后菌株产嗜铁素能力由18.59提升到37.86,响应面优化产嗜铁素条件的效果是显著的,嗜铁素产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旨在通过分析鸡蛔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以了解南昌市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观察并记录分离自南昌市鸡蛔虫的形态学特征,随后提取每个样本总DNA,PCR扩增ITS基因并测序,序列经NCBI比对后,对蛔虫样本ITS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所有蛔虫样本虫体呈淡黄色,头部可见唇瓣3片,近头端可见神经环。雄虫尾部向腹部弯曲而雌虫尾部尖直。蛔虫样本ITS基因大小均为1 000 bp左右,与安徽、湖南、波兰鸡蛔虫分离株(登录号分别为:MN158368、OM876368、KY789470)以及与鸽蛔虫(登录号:JQ995321)高度同源,与鹅蛔虫(登录号:KC905082)同源性相对较高。实验分离的鸡蛔虫样本序列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鸡蛔虫序列及鸽蛔虫序列聚为一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鸡蛔虫亲缘关系最近,与鸽蛔虫亲缘关系也很近;鹅蛔虫与其互为姊妹群,有独立的进化分支,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结论】分离自南昌的鸡蛔虫与安徽、湖南、波兰鸡蛔虫分离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很近,初步判定它们具有相同的起源,同时也表明南昌地区鸡蛔虫可能由安徽、湖南等地区流入;而与鹅蛔虫同源性相对...  相似文献   
146.
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干腐病可以导致马铃薯在窖藏过程中发生腐烂,影响薯块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本研究采用黄色镰刀菌对不同抗性的马铃薯块茎进行侵染,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中薯块的抗氧化酶及细胞壁降解酶变化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黄色镰刀菌侵染块茎时,块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alondl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几丁质酶(chitinase)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活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基因StLTPa1表达量随着黄色镰刀菌的侵染时间呈波动性,在植物防御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IBDV保护性抗原VP2的质粒,以SphI消化,然后用T4噬菌体DNA聚合酶将末端补平,产物纯化后再以SalI消化一次,经再次纯化后与SmaI和SalI分步酶切的鸡痘病毒插入载体pFG1175-1相连,使唤基因顺向插入到载体P75启动子下游,得到含IBD VP2基因的重组插入载体pFG VP2。  相似文献   
148.
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对潮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后的反应。结果发现,常规水稻吸收潮霉素B后,叶片会出现以褐斑为特征的中毒症状。在50~100mgL浓度范围内,褐斑的数目和面积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中滴加DMSO可提高潮霉素对稻苗的毒性。浓度在75mgL及以上时,喷后第7天,处理的所有幼苗都出现症状。而浓度在50mgL时,个别幼苗经处理后未出现中毒症状。在上述浓度范围内,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幼苗均未出现中毒症状。苗期鉴定与抽穗前后成株期鉴定的结果相一致。讨论了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在转基因水稻育种和筛选潮霉素敏感转基因水稻突变体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49.
熊盼盼  张华  何毛贤 《水产学报》2022,46(12):2265-227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 IGF2BPs)是一种重要的RNA代谢调控因子,涉及多个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鉴定了一个马氏珠母贝IGF2BP1基因,命名为PfIGF2BP1-1,该基因cDNA全长为7348 bp,ORF长 1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fIGF2BP1-1有2个RRM结构域和4个KH结构域,与其他物种来源的IGF2BPs同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fIGF2BP1-1 在马氏珠母贝的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表达最高,其次为足和外套膜组织。利用pET-32a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含有PfIGF2BP1-1成熟多肽区的重组质粒并成功表达蛋白。在IPTG浓度为0.5 mmol/L,37 ℃培养8 h的条件下诱导表达PfIGF2BP1-1蛋白最佳。PfIGF2BP1-1蛋白刺激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原代细胞,引起壳基质蛋白基因Accbp、MSI7、Nacrein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 0.05),表明PfIGF2BP1-1蛋白可诱导壳矿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马氏珠母贝的生物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0.

利用(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培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Sn1203分离株(IHNV-Sn1203), 根据GenBankIHNV G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的序列设计引物(GenBank序列编号AB288207),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IHNV-Sn1203G蛋白全长ORF, 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7b(+), 构建了pET27-G重组质粒, 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IHNV-Sn1203G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1 527 bp, 与韩国株具有最高的核酸同源性(96.86%)和氨基酸同源性(97.05%)。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分子量约为56.55 kD, 等电点为6.15;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G蛋白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 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 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 G蛋白N端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亲水性大于输水性; 位于483~508位氨基酸存在一跨膜区; 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 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IHNV-Sn1203株与日本株和韩国株聚为一簇, 都属于JRt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