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2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林业   431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84篇
  1042篇
综合类   1865篇
农作物   298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449篇
园艺   315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鄂尔多斯北部沙区存在着极为显著的风沙地貌,在此格局基础之上,特别是在植被与土壤的相互响应过程中,二者的相互关系逐渐密切,这种反馈作用使得该区域的植被与土壤要素形成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耦合性。研究这种关系可以为该地区保护植被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对大型拖拉机设计中的人性化美学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求用优秀的人性化美学设计出能够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产品,提升我国大型拖拉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3.
应用有限元分析了汽车减振器橡胶支撑件的弹性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SIM PACK软件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橡胶支撑件的刚度、阻尼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车身共振区,橡胶件对地板加速度功率谱影响较小,但在4-13Hz中频区,即人体比较敏感的范围内,橡胶件可以使地板加速度功率谱峰值减小6.5%-25.4%,因此悬架橡胶件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有明显的改善。此外,还得出对于刚度较大的橡胶件应选取较小阻尼,对于较软的橡胶件,可以忽略阻尼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是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重点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该研究在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专家座谈等多种方式梳理和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在治理主体、投入要素、技术体系与产业链条方面的瓶颈,解析了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内涵,阐述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浙江平湖在践行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面的先进做法及应用效果。总结了典型案例在网格化健全污染综合防治“整建制”、特色化延伸综合防治“全链条”、以及全方位保障污染综合防治“全要素”三个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以期为探索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整体解决方案,示范带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5.
分析2018~2020年不同处理土壤养分、玉米产量、土壤氮磷平衡的差异,筛选出集增产、土壤养分维系及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提高,以T4处理(氮、磷减量10%,秸秆还田)最高。秸秆还田增产效果随还田时间增加逐渐明显;T1处理(不施肥、秸秆不还田)经济产量逐年降低,其他处理产量均显著提高。各施肥处理土壤氮素均有盈余,其中,T4处理盈余量随时间增加有下降趋势,T5处理(氮、磷减量30%,秸秆还田)盈余量最低。各施肥处理磷盈余量为165.41~270.16 kg/hm2。相较T2处理(单施化肥),秸秆还田伴随氮、磷化肥减施利于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秸秆还田伴随化肥减施能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玉米产量,减轻环境污染风险,综合结果显示,T4处理较优。  相似文献   
46.
马菲  周健民  杜昌文 《土壤学报》2022,59(3):642-653
土壤分析是土壤学研究及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传统化学土壤分析方法逐渐不能适应现代土壤学海量信息数据快速获取的需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作为一种全新的、反映土壤组成元素原子信息的光谱技术,其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前处理,可实现原位、快速、多元素连续在线检测,每条光谱记录土壤样本独一无二的特征,可以视为土壤“指纹”,成为现代土壤分析的有效技术之一。首先介绍和分析了激光诱导击穿原子光谱的原理、光谱获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光谱数据处理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等;然后阐述和梳理了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土壤分析方面的应用成果和进展,包括土壤鉴定、土壤养分评估、土壤重金属测定、微观/介观尺度土壤原位表征等;最后讨论和总结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土壤分析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不同山梨醇螯合钙喷施浓度对花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花育22号为试材,在施基肥基础上设置5个钙素喷施浓度处理(以Ca2+计,单位g/L):0 (CK)、1.4 (T1)、1.6 (T2)、1.8 (T3)与2.0 (T4),测定了各处理对花生光合作用、收获期产量、品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喷施山梨醇螯合钙提高了叶片SPAD值,促进了花生光合作用,尤其在结荚期;(2)喷施山梨醇螯合钙能提高花生产量及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其中T2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11.48%、5.74%、7.82%;(3)喷施山梨醇螯合钙能够显著增加籽仁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提高花生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降低营养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以T3处理改善效果较为突出,其次是T2处理;(4)喷施山梨醇螯合钙对花生各器官钾、钙、镁含量的影响不同,但总体上促进了花生对养分的吸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喷施山梨醇螯合钙显著影响了花生生长发育。综合来看,喷施Ca2+浓度为1.6~1.8 g/L的山梨醇螯合钙对花生增产提质效果更...  相似文献   
48.
利用田间试验初步研究了污泥农用对小麦、玉米大田作物及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污泥中痕量元素在土壤与植物可食部分之间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后,尤其是36t·hm^-2施用量时,土壤中Zn、Cu、Cd、Pb、As和№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但是施用污泥4.5至36t·hm^-2后,除小麦籽粒中Zn、Cu含量和玉米籽粒中Zn、Cr含量显著增加外,其他痕量元素在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作物籽粒中Zn含量与土壤中污泥施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土壤中增施1t·hm^-2之污泥,小麦和玉米籽粒中Zn的含量分别增加0.570和0.118mg·kg^-1。小麦和玉米籽粒除M和Pb的富集系数相近外,对其他痕量元素而言,小麦籽粒的富集系数显著高于玉米籽粒。从痕量元素的累积速率和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考虑,北京污泥中Hg是优先考虑控制的元素,但是污泥中№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大田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老官台全新世黄土剖面12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结合本剖面已测定的粒度、磁化率、光释光(OSL)年龄,研究和揭示了它们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气候意义。微量元素在风化成壤过程中,其活动性由强至弱顺序为BaSrCdPbLiZnCuCrMnCoRbNi。其中Rb、Li、Cr、Co、Zn、Cu、Mn、Ni八种元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相对富集,含量较高;Sr、Ba、Cd三种元素在土壤中相对淋失,含量较低;但Zn、Cu、Mn、Ni、Pb五种元素对黄土层和土壤层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因此,Rb、Li、Cr、Co的高含量反映了较温湿的成壤环境,低含量反映了较冷干的粉尘加积环境;而Sr、Ba、Cd低含量反映了较温湿的成壤环境,高含量反映了较冷干的粉尘加积环境。Pb、Zn、Cu、Mn、Ni、Cd元素含量在表土层中的富集主要与现代耕作活动或工业污染有关,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强。LGT剖面主要微量元素的变化清楚地记录了关中盆地自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经历的显著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50.
Long-term irrigation with municipal wastewater may lead, even in spite of intense farming, to an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nutrient elements, and trace metals in soils. Excessive increases of heavy metals may pose a potential risk to the food chain and provoke restrictions for the further cultivation of sensitive crops. Copper (Cu), zinc (Zn), and lead (Pb) forms in soils under long-term irrigation (for 100–120 years) with treated wastewater of Wroclaw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elective seven-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of Zeien-Bruemmer) for partitioning the metals into operationally defined fractions, likely to be released in solution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largest fraction of Cu, Pb, and particularly Zn in nonirrigated (control) soils was strongly bound in a residual form,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exchangeable and the most labile fractions were negligibl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metals in irrigated soils was elevated, and significant redistribution of metals among phases was observed. Percentages of residual fraction of Cu and Pb were no more than 25% (Zn < 40%), whil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ntribution of fractions occluded on iron (Fe) oxides and organically bound Cu. Exchangeable and readily mobile forms of Zn are predominant zinc fractions in soils irrigated with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