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431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84篇
  1040篇
综合类   1864篇
农作物   296篇
水产渔业   152篇
畜牧兽医   448篇
园艺   315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水曲柳天然林生物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样地水曲柳天然林的各器官生物量的测定和化学元素分析,研究了生物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龄为43a的水曲柳天然林乔木层地上部生物量为135.749 t/ha,其中干材为79.891 t/ha,干皮为13.191 t/ha,大枝(未着生叶)为23.961t/ha,小枝(着生叶)为12.830t/ha,叶为5.877 t/ha;乔木层地上部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4.539 t/ha·a,其中叶为1.519t/ha·a,仅次于干材;近期(5a)平均净初级生产力为8.390 t/ha·a,其中叶为4.012 t/ha·a,是器官之中最高者;地上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因器官、元素而异,但尤以叶的含量最高。根据分析结果,从植物营养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发展针叶树为主的“栽阔养针”的观点,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2.
1992年春夏,大兴安岭北部出现了长期无雨天气本文重点研究林木在无雨期后首次和第二次降水过程中对降雨金属养分元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系统对Ca、K、Na、Mg、Zn的吸收量大,使得降雨后输出系统的养分处于积累状态,另外,该地区空气尘埃含量少,不同时间降水金属养分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林内雨的金属养分元素浓度却有着明显变化。从再分配降水金属养分元素浓度变化情况来看,兴安岭落叶松林除了对Ca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和能迅速脱溶较多的K和Na外,林分能大量提供Zn,但对其它微量元素影响不大,可以说林木是降水金属养分元素的分布、循环、集累、亏损、输入、输出的支柱。  相似文献   
143.
临沂茶区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恕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70-2071
对临沂茶区土壤养分现状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合理培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4.
[目的]为了测定野生竹红菌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灰化法制备了从云南山区采集的野生竹红菌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其中Mn、Cd、Cr、Zn、Cu等9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竹红菌对各金属元素的集累(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对Fe、Se和Hg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要强,对Cd、Cr、Pb等几种主要的重金属的集累(富集)能力相对较弱,测定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是Fe>Se>Hg>Mn>Zn>Pb>Cu>Cr>Cd。原子吸收的回收率为98.7%~116.4%,RSD值为0.07%~1.67%,都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结论]竹红菌中的硒元素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红菌中微量元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5.
空间前方交会中外方位元素误差对测量立木高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推导了外方位元素包含误差的情况下,利用空间前方交会法对测量树高的影响,并对影响树高测量精度的外方位元素误差进行了实践检证。结果表明,外方位元素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利用空间前方交会理论测量树高,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6.
真海鞘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海鞘Halocynthia roretzi可食部的基本成分以及氨基酸、矿物元素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海鞘可食部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总糖含量(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39.60%、6.53%、25.79%、9.19%;氨基酸含量为29.50%,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1.40%,特别是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37%,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平均得分为90.0±15.7;真海鞘可食部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Na、Mg、Ca、P、Fe、Zn、Cu、Co、V、Mn,特别是Zn的含量(730.7 mg/kg)远高于其它海洋动物;真海鞘可食部富含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7.
2004年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进行了等离子体种子4种不同剂量、6个处理区的试验。经过在拔节期、成熟期干物质的化验分析和测产,结果表明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和1.5A×2的剂量能促进玉米吸收养分,(N P2O5 K2O)总量比CK1提高10%以上;比CK1提高化肥利用率即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为7.4%~8.2%、11.3%~19.7%和15.7%~23.5%。明确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1.0A×2的剂量,比CK1增产8.2%,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8.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存在状态,探讨了影响微量元素化学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分析了这些元素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机制及平衡状况,为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提高其生物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9.
袁新田  焦加国  李辉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81-10382
于2005年稻收后采集上海市上海农场农田耕层(0~20 cm)土壤,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农场的土壤养分含量整体上处于较高肥力水平。其中,有机质含量20.40 g/kg,全氮含量1.06 g/kg,速效氮含量77.01 mg/kg,全磷含量0.92 g/kg,速效磷含量36.93 mg/kg,缓效钾含量863.63 mg/kg,速效钾含量216.18 mg/kg,但田块之间养分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土壤pH值约为9,已达到了强碱性,且土壤盐分含量也较高,说明农场土壤盐碱化问题较为突出。最后,根据该农场的情况,提出了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50.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养分渗漏规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4~ 1 996年开展了 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主要养分 N、P、K在整个生育期间随渗漏水淋失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的水稻田生态系统中 ,淋失的 N素养分主要以 NO- 3- N为主 ,NH+ 4 - N淋失仅占很少部分 ,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 ,NO- 3- N的淋失逐渐增大 ,而NH+ 4 - N的淋失则逐渐减小。淋失的 P、K养分量很小 ,且随深度的变化其变化量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