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4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1758篇
林业   1606篇
农学   780篇
基础科学   628篇
  5787篇
综合类   6886篇
农作物   220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500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1049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725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357篇
  2011年   1308篇
  2010年   1022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860篇
  2007年   928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Soil degradation threatens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and accelerates global warming. Poorer countries, whose agricultural sector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ir natural resource bases, are hit particularly hard by declining soil productivity. Calls for soil‐quality monitoring are therefore, justified and this could inform decision‐makers on the preparation of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However, the provision of monitoring methodologies is not an easy task. Soil degradation affects several soil characteristics that at larger scales cannot be evaluated with models or remote‐sensing techniques.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use of field‐based soil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 to differentiate degrees of soil degradation. Specifically, we test the Visual Soil Field Assessment Tool (VS‐Fast)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soil degradation using a cross‐section of 71 sites in Senegal, the soil quality of which were classed by local experts. We found low correlation between VS‐Fast classes and expert assessments. By using an ordered logit model to quantify class boundaries, we show that experts categorized areas as ‘degraded’ for a wider range and higher VS‐Fast scores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S‐Fast class. Yet, from general linear model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procedures we found that areas classed by experts as ‘degraded’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wer VS‐Fast scores compared to those that were judged as ‘normal’ and ‘good’, while differences of the VS‐Fast scores between the latter two were negligible.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visual assessment, the cheaper component of the VS‐Fast score, performs better in differentiating degradation status than its measured counterpart.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need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other VSA methodologies that only use field observations and tactile methods.  相似文献   
992.
徐文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70-13471,13489
北洛河流域自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实践证明植被恢复不是简单的种树种草,必须要根据生态学原则合理种植,既要有技术支撑,还必须考虑到退耕后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粮食与能源的问题,并要保证农民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最后指出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必须靠国家政策的支撑。  相似文献   
993.
刘伟  张艳秋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206-206
该文对江苏省2009年土地资源的经济利用进行测定及合理性分析,就土地资源开发的经济价值,客观分析了土地类型对GDP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对林地进行管理,对于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比2005年分别增加4 000万hm2和13亿m3的林业双增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林地定额管理是林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林地定额管理主要依靠各省人工逐笔核算和月末上报的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且还可能出现超额使用林地定额情况。针对以上弊端,深入分析和研究林地定额的细分规则,提出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架构的林地定额管理系统。不仅解决了时滞性,实现对林地定额的实时管理与监控,而且还能灵活地解决林地定额管理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耕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征收直接造成农村耕地减少,不仅损害农民利益,还危及整个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究其原因有执法者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能力低下,法律制度不健全,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制的弱化等。对此,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观,建立健全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加强执法者政治思想业务培训并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996.
治理开发乌兰布和沙地建立新型的沙产业经济开发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乌兰布和沙地的资源潜力,探讨治理开发沙区,建立新型的沙产业开发区的可行性、产业布局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永定河下游沙地风沙活动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永定河河滩流动沙地为对象,通过对永定河河滩流动沙地及周边稀疏草地的风沙流活动、粗糙度、沙丘运移等的定位与半定位试验观测,对永定河河滩流动沙地的风沙流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该地区风沙流活动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滩地下垫面风沙流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下垫面覆盖物不同时地表粗糙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998.
依据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生态农业在金沙江典型区域元谋干热河谷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分析、探讨了在干热河谷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该区域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999.
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对科学研判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效应、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整治可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降低,并显著提高其生计恢复力和生计韧性,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综合整治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作用呈现“低收入—低依赖”>“高收入—低依赖”>“低收入—高依赖”>“高收入—高依赖”的分异特征,还受到地貌类型差异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效果大于丘陵地区。因此,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以人为本、夯实民生”的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全面优化农地功能与效能,构建低环境风险、良性运转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格局,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地制宜挖潜区域产业特色,才能有效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农户生计的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为丰富科尔沁沙地针叶树种的多样性 ,“0 0 9”项目引种外来针叶树种在科尔沁沙地进行育苗造林。经多年的育苗试验和物侯观测 ,已初步了解各树种在科尔沁沙地的生长情况 ,经试验分析和造林对比已初步筛选出适宜该地生长的 4个树种9个种源 ,丰富了科尔沁沙地的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