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篇
  81篇
综合类   391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试验测定了pH、温度和EDTA对纯化的绵羊的瘤胃微生物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用一已知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肽段(由15个氨基酸组成)作为底物,进一步测定了蛋白酶的酶切位点。结果表明,(1)纯化蛋白酶的最适pH在6.0~6.5之间,最适温度为40℃左右。(2)不同浓度的EDTA(浓度分别为1,10,25,50,75和100mM)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因而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3)纯化蛋白酶是一种内肽酶,其酶切位点在组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或)缬氨酸—赖氨酸(?)相连的肽键。(4)胰蛋白酶和纯化的蛋白酶虽同属丝氨酸蛋白酶类,但前者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后者对底物的专一性不强,这是瘤胃内饲料蛋白质强烈降解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42.
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草鱼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试验结束后,取草鱼的前、中、后段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了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水平的增加,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前肠、后肠淀粉酶活力无负面影响,但草鱼中肠淀粉酶活力45%和6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3.
通过重叠延伸PCR将宇佐米曲霉中1 347 bp的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与黑曲霉耱化酶基因5′同源臂和3′同源臂进行拼接,构建pepA基因表达框.将此表达框插入载体pSZH中,构建黑曲霉同源重组表达载体pSZH-pepA.将裁体pSZH-pepA通过冻融法转化农杆菌AGL1,进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菌丝体.以PDA作为共培养培养基,乙酰丁香酮(简称AS)浓度200μmol·mL-1的条件下,28℃恒温静置培养48 h,经潮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3株重组菌株.以出发菌株作为对照,对3株重组菌株静置培养7d后的发酵液上清进行酶活测定,结果发现酸性蛋白酶酶活最高达45.56 U· mL-1,而出发菌株的酸性蛋白酶酶活仅为3.72 U· mL-1,表明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在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中得到表达.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pepA基因导入黑曲霉菌丝体的转化体系,为实现酸性蛋白酶在黑由霉菌丝体中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4.
海洋氧化短杆菌15E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氧化短杆菌15E菌株(Brevibacterium oxydans)产碱性蛋白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1条件下培养40 h,菌体生长最适且总酶活力达到最大;菌株在添加5 g.L-1牛肉膏、1 g.L-1葡萄糖的酪蛋白培养基中生长和产酶均达到最佳;人工海水中的K+、Ca2+和Mg2+浓度较为适合15E菌株生长和产酶,其中K+对菌株产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以蝴蝶兰鲜切花为试材,对切花花被不同生理阶段3种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以期为蝴蝶兰切花寿命的延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萼片和花瓣中的过氧化物酶(P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升高。花瓣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升高,从半开期到衰老期酶活性显著降低;萼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但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瓣中的中性蛋白酶(NP)从花苞期到半开期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半开期到盛开期呈下降趋势,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花萼中的中性蛋白酶从花苞期到盛开期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从盛开期到衰老期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中性蛋白酶的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6.
超声波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幼鱼(平均体重为1.95 g±0.60 g)为试验对象,用3种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其进行辐射刺激,共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经过60 d的超声波辐射养殖,结果表明:各组间体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2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试验组鱼,其体重最高,比对照组鱼体重增长约7.58%;但每天受频率为23 kHz、声源声强为600 mW/cm2的连续超声波辐射刺激5 min的鱼体,其体重反而比对照组体重减少约5.80%。各试验组尼罗罗非鱼体重与胃蛋白酶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当环境声强为1.58~1.60 mW/cm2时,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47.
以凡纳对虾PEN-3对虾素分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细菌结合功能、蛋白酶活性抑制功能与抑菌作用等研究。结果显示:重组Lv-PEN-3分子可以较强地结合细菌,可以有效抑制分泌型蛋白酶的活性,但是其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较弱,三者之间的关联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不同发酵水分及菌酶协同发酵对豆粕品质的影响。[方法]①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不同水分处理组,料水比分别为1∶0.4、1∶0.5、1∶0.6、1∶0.7、1∶0.8,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使用复合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粪肠球菌=1∶1∶1)发酵豆粕,通过测定分析发酵豆粕表观特征、营养指标及活菌含量,确定最适料水比。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不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400、800 IU/g,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进一步测定发酵豆粕表观特征、营养指标、活菌含量及蛋白质亚基分布,确定最佳中性蛋白酶添加量。[结果]①不同料水比条件下,各处理组发酵豆粕粗蛋白水平无显著(P=0.074)差异,料水比为1∶0.6时粗蛋白含量最高,较发酵前提高了9.39%;随着初始发酵水分的提高,发酵豆粕pH值极显著(P<0.01)降低,乳酸含量及3种菌的存活量极显著(P<0.01)升高,1∶0.6组发酵后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1∶0.4组和1∶0.5组;复合菌的存活量在料水比为1∶0.8时最高,总量达到1.43×109 CFU/g。结合上述试验结果并考虑工业化生产条件,选择料水比为1∶0.6作为最适发酵水分开展后续试验。②在料水比为1∶0.6条件下,不同蛋白酶添加水平对各组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小分子蛋白水平线性提升,在蛋白酶添加量为800 IU/g的处理组中,<30 kDa范围内的蛋白质水平高达65.56%,较未添加组小分子蛋白质含量提高2.61倍;发酵豆粕中3种菌的存活量随着蛋白酶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0 IU/g处理组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的存活量极显著(P<0.01)高于200、400、800 IU/g处理组,酵母菌的存活量极显著(P<0.01)高于400、800 IU/g处理组。[结论]选择料水比为1∶0.6并在底物中添加100 IU/g的中性蛋白酶协同发酵可有效改善豆粕的品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浇灌和喷灌2个处理。浇灌处理分别在团棵期(5月26日)、旺长期(6月18日)各人工根灌1次,灌水量1 kg/(株.次);喷灌处理在团棵期(5月26日)进行人工根灌1次,灌水量1 L/株。[结果]与浇灌方式相比,喷灌处理极显著提高中上部位烟叶主要致香物质,中橘三(C3F)等级烟叶主要致香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挥发性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新植二烯、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分别增加24.4%、32.6%、20.7%、33.8%、26.3%,上橘二(B2F)等级烟叶主要致香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挥发性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新植二烯、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分别增加16.3%、6.0%、6.1%、10.8%、8.1%;极显著降低中上部位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烟气协调性、醇和性及持火力。[结论]烤烟生产中,微喷灌技术是一种改善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季节性干旱频繁烟区,烟草微喷灌溉可有效解决烟叶成熟期气候干旱导致烟叶品质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喷施微生物制剂后上部烟叶蛋白质降解及中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自制的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前期喷施微生物制剂3种处理:40U/g中性蛋白酶(处理①)、40U/g的∞淀粉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处理②)和30U/g特制的发酵液(处理③)对上部烟叶可溶性蛋白和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在上部烟叶烘烤前12h喷施一定剂量的特制烟草发酵液、中性蛋白酶以及中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混合物,均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以处理②和③的效果较好;各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性香气成分含量,但各处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就中性香气成分总量而言,处理①和③的效果较好,但处理③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