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4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972篇
林业   596篇
农学   979篇
基础科学   218篇
  3489篇
综合类   4019篇
农作物   734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056篇
园艺   355篇
植物保护   30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A cDNA encoding aminopeptidase N was cloned by degenerated PCR combined with RACEtechnique in this paper. The full-length of APN-Harm is 3 043 bp. Open reading frame is 2 856 bp inlength, encoding 951 amino acid residues. Its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and isoelectric point are 108.3kDa and 5.29, respectively. This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shares some common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aminopeptidase N from several moth species, including the consensus zinc-binding motif HEXXHX18 E and the GAMEN motif common to gluzincin aminopeptidases. The first 20 amino acid residues at N-termini ishydrophobic transmembrane helix. The sequence of APN-Harm was deposited in GenBank and the accessionnumber is AY181026.  相似文献   
992.
固体有机废物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论述了固体有机废物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过程,主要在氨化、硝化、反硝化、固定和氮以淋洗液和废气的形式排放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影响此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堆肥过程中氮素的合理调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农杆菌介导转化为目的的水稻组培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效可靠的组培再生体系是水稻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基础。该试验通过对培养基类型、光照条件和水稻基因型的研究,发现富含脯氨酸的N6D培养基能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光照条件也可显著改善其生长。Calrose76和合系41号被证实为易于组培高效再生的粳稻品种,该高效组培体系的为云南栽培良种合系41号的进一步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Ri质粒的结构、转化机制、转化方法、发根的生长与鉴定及运用这一技术获得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95.
水稻中国91氮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15N示踪技术,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中国91和日本晴的氮素营养特性。结果表明,中国91的增产潜力大于日本晴,但结实率比日本晴低。中国91之所以有以上特点,与下列特性有关:(1)氮肥利用率较高,氮素分配在穗中的比例较高,分配在营养器官中的比例较低。(2)抽穗到成熟营养器官的氮素转移率较高,结实期的净同化率低。  相似文献   
996.
聚醚类离子载体N95对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来自于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山羊的瘤胃液,在体外厌氧条件下以干草粉(占75%)和混合精料粉(占25%)为底物进行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离子载体N95,培养液中N95质量浓度分别为0.25、0.50、1.00、2.50和5.00mg·L-1。试验表明:N95对培养液中TVFA(totlevolatilefatyacid)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乙酸与丙酸的比例(从2.705降到1.594)以及培养液中氨氮(NH3-N)的质量浓度(从69.09下降到61.03mg·L-1,N95使培养液中MCP(Microbialcrudeprotein)质量浓度从55.69上升到65.68mg·L-1(P<0.05),而使TDTA(totledehydrogenase)质量浓度从336.5降至150.4μg·L-1(P<0.05)。结果显示了离子载体N95改善了瘤胃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997.
小麦各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为控制灌水的条件下,采用将15N标记到不同土壤层次的土柱试验,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扬花、成熟4个生育时期,小麦对不同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吸收量及利用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拔节期对10~20、40~50和70~80 cm深度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15.7%、3.4%和1.2%,孕穗期对3个标记深度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30.6%、10.7%和3.9%,扬花期分别为33.1%、13.1%和5.1%,成熟期分别为32.5%、12.4%和4.7%;小麦对10~20 cm深度标记15N的吸收利用在孕穗期基本接近最高值,40~50、70~80 cm中下层标记硝态氮吸收峰值出现较10~20 cm标记处理推迟,至扬花期达最高值;不同层次土壤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与相应土层的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取沙、壤、粘3种质地的潮土,采用盆栽试验,应用Bremmner法测定黑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含量。结果表明,3种质地的土壤氮素主要以酸解氮为主,占土壤全氮的70%以上,在酸解氮中,氨基酸氮和酸解未知态氮为主要成分,其次为氨态氮,最低为氨基糖态氮。黑麦生长过程中,在无氮肥投入条件下,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处在动态变化中,而且变化趋势相似,3种质地的氨基酸氮和酸 未知态氮相对变化率较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大,说明质地不能改变酸解氮及各组分氮的变化趋势,但可以改变其变化程度;同样水平的全氮量,而质地不同的土壤供应速效氮的能力是沙土>壤土>粘土,但在无氮肥投入情况下,土壤氮素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肥力红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氮素特征与供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不同肥力红壤样品,利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分离出不同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进行氮素分布、铵吸附和解吸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氮、重组氮和碱解氮主要分布在<5μm各粒级复合体中,它们的富集率在<2μm和2~5μm粒级复合体中大于1;而在5~10μm和10~50μm复合体中小于1。全氮、重组氮和碱解氮的富集率随复合体粒级增大而减少。高肥力红壤各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铵吸附量、铵解吸量和铵解吸率均大于低肥力红壤。随着复合体粒级增大,铵吸附量和铵解吸量减小,铵解吸率增大。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探讨晒红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动态,对于物质和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于物质积累从移栽后30天开始迅速增加。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以叶中最多,茎次之,根最少。在叶中分布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减少,在茎和根中的分布量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多。对氮、磷、钾的积累从移栽后30天开始迅速增加,积累高峰在移栽后4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