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1篇
  16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01.
从俄罗斯等国引进优良沙棘品种后,应对其在我国“三北”地区的田间抗逆性进行测定,才能评判其适宜种植的区域和立地条件类型。用于衡量抗逆性的指标很多,本项目主要选择抗旱性、抗寒性和抗病性等指标,并采用直观评判方法,通过对样株逐株观察、登记受害等级、不同等级的株数,计算出抗逆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2.
蒙古绵羊颈动脉体(CB)组织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蒙古绵羊颈动脉体是肉眼难以察觉到的扁平小体,颈动脉体的外面被覆有结缔组织被膜,断面观其实质由几个小叶组成.每个小叶由3~5个小球构成,每个小球也主要由Ⅰ型细胞和少量的Ⅱ型细胞组成,Ⅰ型细胞位于小球周边部.细胞圆形,染色深;Ⅱ型细胞分布于Ⅰ型细胞的周围、小球的边缘,细胞呈扁的细长形,细胞核为椭圆形.小球内除了Ⅰ型和Ⅱ型细胞外还存在有入球血管、间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对2000—202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沙漠化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制定防沙治沙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9个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标构建沙漠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ENVI和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对2000—202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沙漠化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风险等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①2000—2020年博州沙漠化风险呈现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极高风险和高度风险区集中在博州东部精河县及东北部阿拉山口市;中度风险及低风险区域位于博州中部博乐市及温泉县,中度风险所占比例最大,高达40%以上。②2000—2020年沙漠化风险主要是以极高风险向高度风险转移,高度风险向中度风险转移,中度风险向低风险转移,整体呈现出逆向逐级转化的趋势。至2020年,极高风险面积共减少3 160.3 km2,低风险面积共增加2 424.76 km2。③2000—2020年,沙漠化极高风险和高度风险重心均向东迁移,极高风险重心迁移变化最为明显,逐渐向精河县东部迁移,中度风险和低风险重心变化范围不明显,分布于博乐市和温泉县。[结论] 2000—2020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各区域沙漠化风险程度不同,在沙漠化的治理与防治过程中,应当因地适宜,合理有效地开展治沙防沙以及生态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104.
蒙药雄银散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目的是探讨蒙药雄银散的抗炎作用,通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对蛋清与甲醛所致小鼠足趾致肿实验、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实验、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实验和方法做评价雄银散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雄银散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显著抑制小鼠蛋清与甲醛所致足趾肿胀;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棉球所致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蒙药雄银散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为了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11)基因与蒙古羊多脊椎性状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克隆了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并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到512 bp的蒙古羊GDF11基因启动子区序列,整个序列碱基构成为A占10.55%,G占16.80%,T占31.84%,C占40.82%,整个序列G+C含量百分比为57.62%。通过在线软件对蒙古羊GDF11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未找到符合条件的CpG岛,也未发现TATA box或CAAT box结构,但存在一处潜在的转录起始位点和HSF2、HSF2、GATA-1、AML-1a和MZF1 5个潜在转录因子,并且具有5种基序结构:EGF_1、CTCK_1、ANAPHYLATOXIN_1、VWFC_1和DEFENSIN。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对蒙古羊脊椎数的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连续3次从以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试验中选出的50余个杂种单株叶片黄酮质量及其组分质量的分析,发现3点主要结论:(1)不同优良杂种单株总黄酮质量差异非常明显。变化范围在140.7—2661.7mg/100g之间,且相同母本或同一单株子代优株之间的叶片总黄酮质量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2)杂种单株叶片黄酮的组分主要以槲皮素为主;(3)优良杂种单株果实及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均要明显低于叶片的总黄酮质量,而大多数优良杂种单株种子的总黄酮质量则要高于果实,优良沙棘杂种叶片黄酮的提取应是沙棘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8.
刘晓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21+4023-4021,4023
[目的]研究绵羊胚胎胃肌间神经丛的发生。[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蒙古绵羊5~550 mm胚胎胃肌间神经丛的发生进行研究。[结果]32 mm胚胎,可观察到胃肌间神经丛组成细胞与周围的间充质细胞相似;164 mm胚的胃肌间神经丛神经元细胞体与32 mm胚比较,增大了近1倍,分化更明显;发育到550 mm胚时,神经元显现出特有的形态。[结论]胚胎发育至550 mm时,神经元的形态已近成熟。  相似文献   
109.
樟子松人工林单木叶量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不同年龄、不同密度和立地条件下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用树干解析、枝解析等方法于2005年测定了6块样地及30株标准木的树冠因子.分别应用修正Weibull式和Richards式拟合了樟子松单木叶量垂直分布,分析了林分密度、林龄等林分条件对叶量垂直分布的影响、樟子松单木叶量与树干生长的关系以及单木叶量与叶面积指数(LAI)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单木叶量的垂直分布符合修正Weibull式或Richards式;单木叶量最大值出现在相对着枝深度0.36~0.85范围内.树冠内叶量最大处的相对位置与树木大小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单木累积叶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单木叶量与其最近1 a的胸径生长量呈幂函数关系,与最近1 a的材积生长量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玉华  郑大玮 《草业学报》2009,18(4):217-223
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空间相悖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最大障碍。本区草原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能有效减少草原畜牧区草食家畜分布密度,使草原区草地封育和家畜舍饲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农耕区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羊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20倍;牛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6.5倍。同时易地育肥农牧耦合使农耕区人工牧草种植比例达到20%~36%,促进农田系统恢复为草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