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6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目的]为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3年9月~1989年9月浙江省仙居县虫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调查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随气象因子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建立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时空回归预测模型,并用所建立模型对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进行预报检验。[结果]共建立了1个线性、8个非线性马尾松毛虫发生量时空回归预测模型。1989年3代马尾松毛虫实际危害村数及有虫面积分别为141、143、138村和4533.1、4181.3、5166.0hm^2,9个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村数均为193村,线性模型预报的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为3978.5、4159.5、3427.5hm^2,非线性模型预报的各测报点3代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分别与实际最大相差71.6868、99.8359、119.9478hm^2。[结论]所建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66.7%。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对江苏江宁铜山林区和句容茅山林区的马尾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 进行了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对氰戊菊酯的耐药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6龄幼虫耐药力为3龄幼虫的37倍。受药次数多的铜山林区虫群与未受药的茅山林区虫群比较,对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耐药力均有所提高,抗性指数分别达到2.9和2.1。  相似文献   
73.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为活跃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她特色鲜明的小说受到了广泛关注。《紫色》是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全美。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妇女与自然的双重压迫都是由二元制的统治逻辑造成的。  相似文献   
74.
75.
松油烯-4-醇对粘虫酯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粘虫为试虫,测定了松油烯-4-醇对其酯酶活力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对粘虫血淋巴酯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兴奋期、痉挛期、麻痹期和复苏期,酯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03、1.07、1.43和1.16倍;试虫同工酶的变化与酯酶活力变化基本吻合,即酶活力增强时,同工酶的主酶带增强或新增一些酶带;酶活力变弱时,同工酶的主酶带减弱或一些弱带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76.
几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命表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6种杀虫剂和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干扰作用的控制指不仅表达防治措施的主效应,同时也表达杀虫剂对天敌的作用而对害虫种群的副效应,从而综合评价防治措施对害虫种群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特异作用杀虫剂(灭幼脲和抑食肼)和微生物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有较好的干扰作用,其作用效果依次为:灭幼脲胶悬剂(0.1586)、抑食肼胶悬剂(0.2748)、灭幼脲粉剂(0.2  相似文献   
77.
桑螟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桑螟绒茧蜂(Apanteles heterusiae Wilkinson)是桑螟幼虫的重要寄生蜂之一.本文报道了该蜂的自然寄生率、羽化、交配、产卵、繁殖、发育等生物学特性.根据2000~2002年的调查研究,该蜂自然寄生率平均为16.8%.在自然条件下,成蜂的寿命为1~3 d,平均2.2 d;羽化后喂饲15%的蜜糖水,寿命则为7~18 d,平均14.2 d.此寄生蜂单寄生于桑螟1~2龄幼虫,在杭州实验室条件下饲养繁殖,1年可发生6代.其发育历期受温度的影响,在24.0 ℃和25.3 ℃时,从卵发育至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15.3 d和13.5 d.  相似文献   
78.
0.3%印楝素乳油防治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0.3%印楝素乳油以90 mL/667m2对水45 kg喷雾,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3%和80.95%;施药后7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2.69%和95.65%,均达到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且不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79.
爱丽丝·沃克在<寻找母亲花园>中揭示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约束,历史性地扼杀了黑人妇女的创造性这一事实,追寻了黑人女性主义传统,用动人的笔调把黑人妇女受到压制的创造力追溯到像缝制被子和培育鲜花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运用这种无语的艺术形式所蕴含的隐喻来寻找黑人文学母系.沃特对传统的挖掘这一工作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黑人文学以及整个美国文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0.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causes 25.7–78.9% losses in maize production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The genetic basis of host plant resistanc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resistance breeding. Twenty‐four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S. inferens resistant × susceptible inbre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genetic regulation of resistance to S. inferens in maize, to determine the importance of genetic effects through generation mean analysis (GMA) and to understand correlation between resistance and yield.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inbred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leaf and stem injury ratings (LSIR), a measure of host plant resistance. Mean LSIR range among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arents was 2.15–2.55 and 7.83–8.22, respectively. The broad‐sense heritability ranged from 0.40 to 0.71, and the mean number of effective factors ranged from 1.9 to 2.6. The resistance against S. inferens was largely governed by additive × additive (i), followed by dominance (d) and additive (a) gene effect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0.27 to ?0.96) was observed between LSIR and yield. The findings suggest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for development of new inbreds with resistance followed by their involvement in hybrid development to exploit additive and non‐additive gene effects/vari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