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林业   301篇
农学   230篇
基础科学   317篇
  265篇
综合类   621篇
农作物   272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研究采收期对‘黄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揭示‘黄冠’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品质因子的变化规律,为生产中确定‘黄冠’梨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以‘黄冠’梨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时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硬度,并利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糖酸组成和含量,分析‘黄冠’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品质因子与采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果实发育106天开始,随采收期的延后,果实硬度呈显著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于果实发育137天时达到高峰;Vc含量变化较小,仅在120天时显著较高;在近成熟期采收的果实中糖以果糖为主,占70.09%~84.00%,以果实发育137天时最高;果实中酸以苹果酸为主,苹果酸占酸总量的93.05%~97.28%,苹果酸D占苹果酸的82.92%~91.84%。随采收期的延后,果实发育天数延长,果酸含量下降,采收越晚糖酸比越高。‘黄冠’梨果实发育130~137天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蔗糖和Vc含量都较高,糖酸比和果肉硬度适宜,以获得‘黄冠’梨最佳品质为目标的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8—15日。  相似文献   
942.
籽粒水量与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个糯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籽粒水量与采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玉米籽粒水量与蒸煮品质动态变化具有显著的一致性,籽粒最高水量日期的前2天是糯玉米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943.
Teak(Tectona grandis Linn.f.) ranks among the top five tropical hardwood species and is being promoted for use in plantations in its non-native range due to its high economic value.However,there is a general lack of data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of teak plantations.We aimed at understanding storage and flux of nutrients related to young plantations of teak.Cycling of nitrogen(N) and phosphorus(P) in a chronosequence of plantations(1,5,11,18,24 and 30 years) was studied in the Moist Deciduous Forest Region of North India with the objective of investigating the nutrient cycling pattern at younger age since the current trend of harvesting age of the species in several tropical countries is being drastically reduced for quick return from this high value crop.Standing state,nutrient uptake,nutrient return and nutrient retranslocation in these plantations were estimated by tree harv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The range of total standing nutrient across all these plantations was 20.3 to 586.6 kg·ha-1 for N and 5.3 to 208.8 kg·ha-1 for P.Net uptake of N ranged from 19.4 to 88.9 kg·ha-1·a-1 and P from 3.8 to 18.1 kg·ha-1·a-1.Retranslocation of N and P among all the stands ranged from 8.7 to 48.0 kg·ha-1·a-1 and 0.01 to 3.5 kg·ha-1·a-1,respectively.Range of total nutrient return was 25.8 to 91.3 kg·ha-1·a-1 for N and 2.7 to 10.1 kg·ha-1·a-1 for P.N and P use efficiency was between 107.4 and 192.5 g dry organic matter(OM) g-1 N,and 551.9 and 841.1 g OM g-1 P,respectively.The turnover time ranged from 2.04-13.17 years for N and between 2.40-22.66 years for P.Quantity of N and P in the soil nutrient pool ranged from 2566.8 to 4426.8 kg·ha-1 and 372 to 520 kg·ha-1,Storage and flux of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lant parts of different aged plantations were assessed and depicted in compartment models.Percentage storage in soil,litter and vegetation ranged from 82% to 99%,0.6% to 2.4% and 0.5% to 15% for N,respectively,and from 63% to 98%,0.5% to 2% and 1% to 35% for P,respectively.This information could be useful in managing external nutrient manipulation to crops of different ages for optimum biomass production or carbon sequestration.  相似文献   
944.
冯春罡  盛后财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237-2238,2405
为了确定大规模种植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的最佳收获期,利用栽植的橡胶草进行试验,通过测定不同年份、不同生长时期橡胶草的生物量、橡胶含量,计算得到单株橡胶草的橡胶产量,对比分析后,认为橡胶草的最佳收获期为生长第2年的结实期,这可为今后橡胶草大面积种植、橡胶草提取橡胶的工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5.
茄子重茬极易导致传染性病害发生,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采用嫁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其栽培要点是通过品种选择、浸种催芽、播种、嫁接等环节完成茄子嫁接育苗,再经过整地施肥、定植以及温湿度、光照、肥水、植株调整等愈合期和愈合后的重要环节的管理,最后通过实时采收等技术节点的科学合理应用,最终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6.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种作物和耕作措施均一致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MT865履带式拖拉机对其进行不同次数的压实处理,绘制碾压剖面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水分特征曲线,分析模拟压实对农田黑土总孔隙度、持水能力及不同径级孔隙分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降低,饱和持水能力相应减弱;但不同土层土壤的非饱和持水能力,并没有随着压实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规律;与未压实处理相比,不同次数的压实,可通过增加较小径级孔隙的体积比例保持其非饱和持水能力,并以少次压实(3次)的效果较为明显。农田黑土耕作区的土壤孔隙,主要由中孔隙和微孔隙(孔径<30μm)组成,体积百分比均超过30%;其次为大孔隙(孔径>100μm),体积百分比为2.42%~7.89%;二者受模拟机械压实的影响较大。次大孔隙(孔径介于30~100μm)所占比例不足1%,受模拟机械压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47.
采收成熟度对次郎甜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次郎甜柿不同成熟度采收试验结果:在果面橙黄和橙红期采收的产量分别比在緑黄、淡橙黄期采收的增加68.8%、24.8%和92.5%、42.3%;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4.1%、2.0%和5.7%、3.6%,果肉硬度分别降低1.7 kg/cm2、0.8 kg/cm2和2.4 kg/cm2、1.5 kg/cm2。橙黄、橙红期采收的果实品质好,无涩味,果肉脆嫩,品质评价中上和上等;緑黄、淡橙黄、橙黄期采收的果实货架期品质无显著变化,橙红期采收的果实货架期硬果率仅55%,其余的软熟,品质降低。因此认为,外销次郎甜柿应于橙黄期采收,本地上市的可迟至橙红期采收。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延迟收获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夏玉米适时延收提供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地区设4个试验点(杨凌、咸阳、渭南、宝鸡),分别在各试验点夏玉米习惯收获时间的基础上延迟收获,测定不同延迟收获时间下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在关中地区4个试验点,收获时间推迟10~24d,夏玉米千粒质量增幅为7.9%~40.9%,籽粒产量增幅为17.5%~33.3%。夏玉米叶片、茎秆、穗轴等器官中的氮、磷养分向籽粒转移,提高了籽粒品质;而茎秆中钾含量明显提高,叶片、籽粒、穗轴等器官钾含量降低。在同时满足夏玉米生育期积温和冬小麦越冬前积温的条件下,关中东部地区夏玉米收获日期应在习惯收获的基础上推迟10~15d,即收获期以10-10-10-15为宜;中部地区推迟10d左右,收获期以10-10左右为宜;西部地区则应确保在10-10之前完成夏玉米收获。【结论】延迟收获对夏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49.
机采棉育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采棉品种选育是我国棉花实际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机采棉育种系统工程增加了棉花育种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950.
在介绍新民市农业机械化及玉收获米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必要性及作用,探讨全市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中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