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7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306篇
  1173篇
综合类   1106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541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3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鹤是湿地生态的重要指示物种。黄河三角洲生境多样性资源为鹤类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但由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易变性的生态特点,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鹤类栖息生境常发生剧烈变化。本文从较长的时空尺度阐述了鹤对生境变化的适应性选择,介绍在生境退化、生态恶化区域实施的生境恢复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查明阿尔泰山两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附生地衣物种组成成分,以及探讨影响该地区树附生地衣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以附生地衣覆盖度为指标,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样点进行分组,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附生地衣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树附生地衣共有49种隶属于15科30属。2)根据DCA分析将该地区树附生地衣划分为3个样点组,样点组1共有地衣22种,总盖度为2.639%,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603;样点组2共有地衣27种,地衣总盖度为3.717%,物种多样性最大为1.972;样点组3:共有地衣12种,地衣总覆盖度为1.036%,物种多样性最小量为0.871。3)CCA排序结果表明:低海拔区,人为干扰强度高,地衣多样性较低;中海拔区,森林郁闭度高,湿度适中,干扰较少,地衣多样性较高;高海拔区,森林郁闭度较低,树种较少,光强度较强,干扰较少,主要以壳状地衣为主,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3.
喀斯特断陷盆地是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8大喀斯特类型中治理成效最低、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石漠化严重、干旱频发、植被恢复难等突出问题。文中针对水分是影响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成效最关键的限制因素,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水分梯度差异与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提出利用日趋成熟的水分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基于耦合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性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遥感影像分辨率和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大小的评价单元进行水分脆弱性评估;在建立物种库—功能性状—生境特征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功能性状差异进行喀斯特断陷盆地植物群落机制构建的研究方案。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解决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区水分梯度特征与分布格局、自然植物群落组配规律及其生境特征、水分梯度与生境要素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功能性状组成的影响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可为不同脆弱生态区植被恢复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4.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部分为研究区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河道演变规律与景观格局分布规律,并着重研究了该地区河道演变与景观格局分布的联系。结果表明:近20年间黄河总取水量呈上升趋势;2002~2010年裸地沼泽面积明显减少,植被面积增多。2010~2019年,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形式从沿海区域开始向内陆演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最外环为海洋、向内依次为是浅海滩涂、滩涂、水产湿地、盐田、旱地、沼泽湿地、植被、建设用地;受季节影响较大的图可以利用ENVI提取其对应的植被覆盖图来消除影响。在NDVI植被归一化指数的基础之上建立植被覆盖图,通过NDVI指数分析植被的长势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5.
选择克里雅河流域于田绿洲为典型样区,以绿洲土、盐渍土、棕漠土及风沙土为对象,分析了4种土壤酶活性和9种理化因子的特征,结合通径分析讨论了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绿洲土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风沙土最低;绿洲土土壤水分含量最大,盐渍土、棕漠土和风沙土次之;风沙土容重最高,盐渍土、棕漠土和绿洲土次之;各土壤类型盐渍化程度均较高,pH值差异不显著,均表现为弱碱性;地下水埋深在各土壤类型间的变化范围较大。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水分、容重、有机质、全氮、地下水埋深与4种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有效磷对碱性磷酸酶有极显著影响。有机质是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最主要因子,同时容重对过氧化氢酶活性亦有较大的直接正效应,影响蔗糖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质,全氮是影响脲酶活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6.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一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相似文献   
137.
段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88-12690,12706
[目的]研究模拟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以期为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实施土地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黄土高原罗屿沟流域2002年、2006年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在RS/GIS技术支持下,结合软件ERDAS8.6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监督分类获取罗屿沟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Arcview3.2空间分析模块求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应用Markov模型对罗屿沟流域未来土地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结果]近10年来,罗屿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总的变化率达到2.016%,变化总面积2 847.29 hm2。其中,林地和坡耕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林地总面积增加了7.24%,年平均增长高达0.8%,而坡耕地面积增加了4.78%,年平均增长0.53%,河床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中河床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了46.23%和38.22%;未来土地利用类型仍然是以林地和坡耕地为主,二者总面积达到89.48%时,土地利用结构会处于稳定状态。[结论]该研究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对实施土地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姚立宏  徐根生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97-13899
选用2000年11月~2009年4月玛纳斯河上游流域所涉及的MOD10A2数据作为遥感数据源和同一时期的玛纳斯河径流数据,研究了雪盖与径流相关性。结果表明,3月的积雪覆盖率与当年4月径流相关系数为-0.817 5,并通过了显著水平0.005的检验;冬春季里最大月份的积雪覆盖率与次年6月径流的相关系数为-0.649 6,并通过了显著水平0.05的检验;12月份的平均积雪覆盖率与次年5月份径流的相关系数约为0.577 5,并通过了显著水平0.1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9.
蒋明成  谢川  张莉  夏建国  欧定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37-14041,14048
遵循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指标选取一般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拟定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筛选指标,最终建立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ArcGIS地统计插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整理前后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土地整理前后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提高,土地整理前项目区92.62%生态安全等级为Ⅱ级,7.38%为Ⅲ级,土地整理后生态安全等级全处于Ⅱ级;研究区生态安全等级提高幅度不大,土地整理前最低分值非常接近Ⅱ级与Ⅲ级的阀值,土地整理后分值靠近Ⅱ级的下限;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土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应用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某滨海城市南排污河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底泥进行植物修复,并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黑麦草根际土壤的重金属Ni含量和细菌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麦草对Ni的修复效果较好,种植黑麦草后根际土壤Ni浓度降低了11.8%。根际土壤中Ni有效态含量与根际土壤pH值的变化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88。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重金属Ni含量变化能够影响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随黑麦草的生长而不断演变,且与根际土壤中Ni浓度变化有密切联系。对DGGE电泳后回收的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并建立了进化树,结果表明,测序片段与非培养方法得到的菌种的同源性较高,且其均在土壤或河道底泥的相关研究中被发现。不同时期细菌群体组成和Shan non指数随着修复时间而变化,并与细菌总数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