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37篇
  免费   3488篇
  国内免费   4676篇
林业   4401篇
农学   3446篇
基础科学   2933篇
  23559篇
综合类   22812篇
农作物   1954篇
水产渔业   583篇
畜牧兽医   3769篇
园艺   962篇
植物保护   3682篇
  2024年   508篇
  2023年   1428篇
  2022年   1944篇
  2021年   2035篇
  2020年   2097篇
  2019年   2329篇
  2018年   1844篇
  2017年   2827篇
  2016年   3368篇
  2015年   2429篇
  2014年   2899篇
  2013年   3824篇
  2012年   4989篇
  2011年   4011篇
  2010年   3142篇
  2009年   3362篇
  2008年   3047篇
  2007年   3358篇
  2006年   2852篇
  2005年   2467篇
  2004年   1861篇
  2003年   1542篇
  2002年   1299篇
  2001年   1233篇
  2000年   1077篇
  1999年   830篇
  1998年   702篇
  1997年   725篇
  1996年   630篇
  1995年   641篇
  1994年   608篇
  1993年   473篇
  1992年   392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01.
空间插值方法以及模型参数的选择是制约插值精度的重要因素。为此,使用普通克里克、普通对数克里克和距离倒数加权方法对三峡库区王家沟小流域内的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进行插值,研究了权重指数、邻域样本数目和变异函数模型对插值结果的影响,并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这几种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距离倒数加权对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制图具有最高的精度,对数克里克对于全磷的模拟则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902.
为探究黑土区坡耕地不同生物炭应用模式(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年限)的综合效益,以东北黑土区坡度为3°耕地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于2015—2018年,设置不加生物炭的常规处理(C0)和生物炭施加量分别为25 t/hm2(C25)、50 t/hm2(C50)、75 t/hm2(C75)、100 t/hm2(C100)共5个处理,分析不同施炭量以及施炭年限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在生态效益方面,生物炭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土能力,在施炭量为50 t/hm2时,连续施用2年,土壤蓄水保土效果最佳;连续施用3年,土壤结构最为理想;施炭量为100 t/hm2时,连续施用4年,土壤肥力最佳。在经济效益方面,生物炭能够有效提高作物节水增产性能及其经济产值,施用1年、施炭量为75 t/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连续施用2年、施炭量为25 t/hm2时,生物炭边际生产力最大,施炭量每增加1 t,产量增加1...  相似文献   
903.
【目的】探究不同水肥管理对土壤铬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水稻吸收富集特征。【方法】试验地为8a长期定位水肥管理水稻田,灌溉处理设常规灌溉(F)、控制灌溉(C)2种灌溉模式,施肥处理设为施用常规化肥(F)、有机肥(OF)2种施肥模式,分析了不同水肥管理下稻田土壤pH值、土壤铬量及形态分布、水稻根系和稻谷铬量的差异。【结果】(1)与常规灌溉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控制灌溉处理和有机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2)与FF处理相比,COF处理增加了土壤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铬量和比例,各形态铬量分别增加了54.31%、43.06%和39.33%;减少了残渣态铬量和比例,残渣态铬量减少了2.84%;提高了重金属铬从根到稻谷的转运系数;增加了水稻植株根部和稻谷铬量,分别较FF处理增加了46.31%和59.43%。(3)在相同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值和可交换态、可还原态铬量显著负相关;而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处理间土壤pH值和可交换态、可还原态铬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对比常规肥,施用有机肥给节水灌溉稻田带入了外源重金属铬,并显著增强了土壤铬生物有效性,促进了水稻植株吸收富...  相似文献   
904.
利用配有相对独立的供、排水系统的测坑研究间歇灌排、间歇灌连续排、灌排平衡3种水管理方式下稻田对养殖肥水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3种水管理方式下稻田对养殖肥水中养分均有显著的去除率,其中,对不同形态的氮而言,NH4^+-N的去除率优于NO3^--N;对不同物质而言,对氮、磷的去除率优于CODMn;②对不同的水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05.
胡代平  余诚  杨剩富 《湖南农机》2011,38(9):198-199
贵州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的因素别有人口压力过大,自然灾害严重,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森林覆盖率低,当地干部群众认识不足,文章从岩溶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水土流失是制约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06.
为了提高测量土壤水分Van Genuchten方程求解的精度,提出平行竞争PSO算法。首先在PSO算法基础上,当粒子群最大半径值小于某个阈值时,竞争才被触发,同时最差粒子被重置,粒子被重置的比例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而非线性减少;接着粒子群分成若干子群,子群的群平均适应度与原始粒子群平均适应度相差不能小于设定的阈值,引入不同的共享因子对子群与子群、粒子与子群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动态调节;最后粒子适应度函数由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构成,给出了算法流程。实验仿真显示本文算法对测试函数求解具有收敛速度较快、解精度较高的特点,测量粉壤土脱湿数据的相对误差最大为5%,吸湿数据的相对误差最大为4%,相比其他算法都较小。  相似文献   
907.
基于不同灌溉类型区土壤剖面理化性质的取样分析,对喷灌区、纯井灌区、河灌区及非灌溉区2m深度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长期喷灌条件下的土壤剖面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喷灌区与其他灌溉类型区相比,全剖面,尤其是心土层和底土层的含水率有较大幅度降低;犁底层及其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干密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08.
付昱 《农机化研究》2022,44(5):83-87
为了实现马铃薯收获和地膜回收同时进行,基于嵌入式技术,设计了马铃薯收获机.在马铃薯挖掘和地膜回收过程,测试地膜厚度、工作速度、挖掘深度和铺放时间4个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四因素五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回收率影响主要因素为地膜厚度及工作速度;对伤薯率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挖掘深度、工作速度.同时,建立伤薯率和地膜回收率模型...  相似文献   
909.
利用SAR和pH分析脱硫石膏改良碱(化) 土壤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碱土和强碱化2种土壤施加不同数量脱硫石膏进行改良的大田试验研究,探讨了土壤N a+吸附比SAR以及土壤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年的大田试验后,2种土壤的在(0~15 cm的SAR以及pH值较对照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且不同处理的试验效果差异较大。1年的大田试验对15 cm以下土层的pH值影响甚微。这说明经过1年的大田试验后,根区活动层范围内的土壤钠碱化度明显降低,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改善。由于供试土壤的渗透性较差,经过N a+-C a2+交换后,0~15 cm土乘代换出的盐分不能全部被淋洗排出土体,在土体下层附集,这无疑说明了碱土改良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在改良的初始阶段,强度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要优于碱土区的改良效果,这是由土壤原有的碱化程度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910.
基于温室田间土壤大多容重分层和不均匀的特点,进行了原状分层、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3种土壤对湿润体影响的对比研究。试验地土壤为粉土(中国制分类),原状分层和分层筛分均质土壤0~20 cm容重为1.44 g/cm3,20~40 cm为1.63 g/cm3,40~60 cm为1.55 g/cm3,筛分均质土壤采用0~60 cm平均容重1.54 g/cm3。滴头流量设2.7 L/h和1.4 L/h二种,滴头间距有30,50,70,100 cm四种,采用剖面法观测土壤含水率和湿润体发展。试验结果表明:①湿润体在现场原状分层土壤、分层均质和均质土壤中有很大的区别,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土壤中均为碗状原状,而分层土壤的湿润体形状在灌水量较小时为碗状,随灌水时间的延长,其形状逐渐变为椭柱体;②土壤容重分层情况对湿润锋的运移影响很大,分层土壤由于20~40 cm容重较大纵向湿润锋发展缓慢,灌水历时8 h时最大纵向湿润锋分别为27 cm和25 cm,且原状分层土壤灌水量较大时出现0 cm深度处横向湿润锋小于-7~-13 cm深度处湿润锋现象;而筛分均质土壤中纵向湿润锋明显大于分层土壤,灌水历时8 h时最大纵向湿润锋为32 cm;③原状分层土壤湿润体内平均含水率高于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土壤,但各组均高于田持,土壤含水率均匀度均在82%以上。基于这种结果,建议设计湿润比应根据温室土壤特点和设计灌水量进行现场测试确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