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1篇
  44篇
综合类   30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再植枸杞根际真菌群落对长期连作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枸杞自身种植特点和道地产区土地资源限制,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宁夏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问题。前期研究表明,连作能够显著影响再植枸杞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但就连作对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目前仍不清楚。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连作对再植枸杞根际真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连作显著促进再植枸杞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丰度。但连作对真菌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细菌,导致细菌/真菌比例失衡,使再植枸杞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偏向于真菌型。对测序结果的分析发现,所测定样地中枸杞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真菌门分别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及球囊菌门,其中连作地再植枸杞根际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较对照样地显著降低,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显著增加(P0.05)。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也证实连作显著抑制再植枸杞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P0.05)。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结果表明,土壤pH、电导率、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枸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P0.05),而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则是解释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P0.05)。这些结果说明长期施用化肥可能是改变连作地再植枸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枸杞-真菌互作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研究结果为理解枸杞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宁夏枸杞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为探究枸杞及其他木本经济林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优质高效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及自动监控系统模拟控制CO2浓度,测定宁夏枸杞在升高CO2浓度环境下植株营养生长指标与果实糖分含量、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1) CO2浓度升高,促进宁夏枸杞植株生长发育,苗高增长量较对照分别高11.67%和18.65%,地径分别高55.09%和62.58%,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均呈增加趋势。2) 2种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夏枸杞果实横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56%和7.71%,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5.05%和34.53%,果实更加饱满。3) 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夏果(处理90天左右)果实中果糖含量较对照略高,秋果(处理120天后)含量比对照分别低1.39%和3.98%。试验处理期间,果实中葡萄糖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且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下降最为明显。夏果果实蔗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秋果在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下较对照略高。4)果实中枸杞多糖含量低于对照,黄酮含量在秋果期比对照分别低16.62%和18.35%,且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对果实活性物质含量影响较大。5) CO2浓度升高增加了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夏果蔗糖磷酸合成酶较对照明显增加,但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与合成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夏果均高于对照,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下差异极显著。【结论】长期高CO2浓度处理促进宁夏枸杞植株营养生长,果实单果质量与纵横径增大,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中糖分含量和枸杞多糖、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相关酶活性发生变化,影响果实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以枸杞品种蒙杞1号和宁杞1号为材料,通过制浆、盐析、透析、浓缩、电泳、分析等方法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分离、鉴定,探讨其在不同pH和(NH4)2SO4浓度梯度下蛋白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蒙杞1号在相同pH下,(NH4)2SO4浓度为40%时蛋白质含量最多,共有7种亚基, (NH4)2SO4浓度为80%时基本没有蛋白质;在相同(NH4)2SO4浓度下,pH 6时亚基数为7,即蒙杞1号在pH 6.0、 (NH4)2SO4浓度40%时提取效果最佳。宁杞1号在相同pH下, (NH4)2SO4浓度为60%时蛋白质含量最多,共有5个亚基;在相同(NH4)2SO4浓度下,pH 7.0时亚基数为5,即宁杞1号在pH 7.0、 (NH4)2SO4浓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5.
石羊河下游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邻格子取样方法,采用扩散系数(C)、丛生指标(I)、负二项参数(K)、聚块性系数(Ca)、平均拥挤指标(m*)、聚集度指标(G)、Moristia指数(Iδ)、Green指数(IG)等8个指标,对石羊河下游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聚集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沙地和盐碱地黑果枸杞个体数量较多,聚集程度相对较高,砾石和固定半固定沙地黑果枸杞的个体数量较少,聚集程度相对较低;②盐碱地和沙地黑果枸杞种群呈现聚集分布,固定半固定沙地和砾石样地相对于沙地和盐碱地的聚集程度有所减弱,有一定的随机趋势;③不同发育阶段的黑果枸杞种群格局类型总体呈现聚集分布的特点,随着龄级的增大,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表现出由聚集向均匀分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6.
黑果枸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染色体常规制片法,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黑果枸杞染色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是2n=24=20m 2sm 2m(sat),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86.88 μm,长臂总长49.44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6.9%,总体积为127.58 μm3.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宁夏枸杞的不同外植体,不同取材时间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离体培养芽化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就外植体而言,以茎尖为外植体的芽诱导率最高,平均达到65.2%,茎段次之,诱导率平均为44.2%,叶片不能诱导形成芽.(2)就取材时间而言,以5月份的取材对芽的诱导效果最好.(3)就生长调节剂而言,BA和KT在0.1~2.0 mg/L的浓度范围内,对芽的产生起促进作用,且以BA为1.0 mg/L时效果为最好,当BA或KT和IBA配合使用时,可提高芽的诱导率,以IBA 0.5 mg/L BA 1.0 mg/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8.
为分析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枸杞上的残留情况, 评估其残留量对人体的膳食摄入风险, 建立了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枸杞上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分析枸杞中农药的最终残留量, 估算农药慢性摄入风险。结果表明, 在0.01~1.0 mg/L的范围内, 2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0.01、0.1、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 平均回收率为80.7%~106.6%, 相对标准偏差为1.4%~4.6%。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 冷冻条件下储藏11个月, 噻虫嗪和噻虫胺在枸杞中均稳定。中国居民摄入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慢性暴露风险分别为16.6%和3.8%, 远低于100%, 慢性膳食暴露风险低。  相似文献   
49.
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美  张宁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4):19-20,2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碱滴定法测定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和总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酸含量呈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果实成熟时其含量为0.59%.枸杞果实中主要的有机酸为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随着枸杞果实的成熟,苹果酸、草酸、柠檬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柠檬酸在果实成熟时占主要优势,果实成熟时苹果酸的含量为0.60mg/gFW,柠檬酸为4.23mg/gFW,草酸为0.28mg/gFW.  相似文献   
50.
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枸杞生长、叶绿素、果实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等的影响,为南疆地区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宁杞1号枸杞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不施肥(对照)、低肥、中肥、高肥和常规习惯施肥5个施肥水平,分别记为CK、F1、F2、F3和F4,各处理施肥量按照施肥量的30%、40%和30%分别在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和秋果期三个时期施肥,分析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状况、植株净生长量、干鲜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表层养分累积增加,pH值呈下降趋势,总盐含量影响呈增加的趋势;施肥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结果枝数、抽新枝数和最长新枝的数量;施肥量对产量影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3>F2>F4>F1>CK;SPDA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PDA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施肥量增加粒度、纵径和百粒重等呈增加趋势。【结论】在滴灌条件下,67.5 kg/667 m2(N∶P2O5∶K2O=1∶0.75∶0.5)的施肥量可促进枸杞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是适宜于枸杞生长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