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篇 |
农学 | 62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404篇 | |
综合类 | 157篇 |
农作物 | 45篇 |
水产渔业 | 5篇 |
畜牧兽医 | 33篇 |
园艺 | 26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腐殖酸碳及其占总有机碳比率、HAC、FAC和HAC/FAC不断提高,Kos持续下降,其变化速率表现为递减;长期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造成Kos持续上升,其余指标以递减速率下降。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有机质质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可利用渐近函数模拟。在试验的不同阶段,土壤腐殖酸碳总量的亏损或盈余向HAC分配比例的变化态势各异,长期不施肥处理随时间的延长渐减,单施常量NPK化肥处理基本上分配至HAC;有机肥(物)料配施化肥则呈现出后期>前期>中期的趋势。 相似文献
72.
为给旱地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2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磷肥产量增加85.8kg/ha,增幅6.8%;单施氮肥增产352.8kg/ha,增幅28.0%;氮磷配施增产2262.2kg/ha,增幅179.7%。有机肥处理增产显著,单施有机肥增产1954.2kg/ha;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氮肥增产9.8%,施磷肥增产17.1%,施氮磷肥增产15.5%。长期化肥单施肥料利用率较低,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6.0%,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为7.0%。氮磷配合施用,小麦吸氮、磷、钾量显著增加,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21.2和6.9个百分点。氮、磷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吸氮量比氮磷处理增加18.2kg/ha,吸磷量增加4.1kg/ha,吸钾量增加8.3kg/ha。 相似文献
73.
在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测定不同水平磷肥处理玉米产量、灌浆期玉米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施磷肥可以明显影响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变化,无论在低量有机肥还是高量有机肥投入条件下,增施磷肥均可以降低玉米穗位叶OJIP曲线的K、J和I值,减少叶片放氧复合体系统损伤程度。合理的氮磷比例可以有效提高PSⅡ电子传递性能,对于PSⅡ供体侧性能无明显影响。随着磷肥的施入,PSⅠ反应中心P700的最大氧化还原能力和光系统Ⅰ和Ⅱ的协调性受到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74.
对黑土(简育湿润均腐土)长期定位施肥15年后土壤磷素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积累的Al-P、Ca2-P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只施NK能促进植物对Ca8-P的吸收;闭蓄态磷(Oc-P)含量均较低。施磷肥能增加黑土Fe-P含量,却未能增加Ca10-P含量。黑土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Fe-P〉Ca10-P〉Al-P〉Cas-P〉Ca2-P〉Oc-P。施磷能增加土壤中有机磷(O-P)的含量,但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试验黑土中施入N112.5kg hm^-2a^-1和P20kg hm^-2a^-1能保持土壤中无机磷(I-P)平衡。 相似文献
75.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太湖地区黄泥土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碳氮同化及不同土层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氮量(N)在161.0kg hm^-2处理和高于该施氮量处理的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施氮量在161.0kg hm^-2处理和高于该施氮量处理的碳氮同化水平之间几乎没有差异,但都高于施氮量在57.5kg hm^-2处理的。不同土层氮分布结果表明,长期施氮量在161.0kg hm^-2和高于该施氮量各处理中,长期施入有机肥配施NPK肥处理残留最深,其次是长期施入化肥N的处理,长期秸秆还田配施N肥处理较浅。 相似文献
76.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对照(CK)、施用化学氮磷肥(NP)、化学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OM)]农田黑土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全磷含量,其中,NP处理比对照(CK)全磷含量增加28.9%~37.8%,NP+OM处理比NP处理增加44.0%~63.9%。施肥增加了黑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NP处理比CK处理有效磷含量增加146%~183%,NP+OM处理有效磷含量是NP处理的3.4~5.3倍。各处理水稳性团聚体全磷和有效磷均表现为较均匀地分布在0.053mm的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而0.053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内全磷和有效磷均显著降低。施磷可显著增加土壤磷的有效率,且以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表现更为明显。NP处理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磷的有效率是CK处理的1.94~2.32倍,NP+OM处理是NP处理的2.13~2.83倍。 相似文献
77.
Jaromír Kubát Dana Cerhanová Jitka Nováková Jan Lipavský 《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2013,59(5):495-505
Abstract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its composition have been evaluated in the topsoil in the selected plots of 13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in different soi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The altitude of the sites ranged from 225 – 670 m above sea level. Four variants of the organic and mineral fertilization were selected in each experiment: Nil, which did not receive any organic or mineral fertilizer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mineral fertilized variant NPK, organic fertilized (manured) variant FYM and both organic and mineral fertilized variant FYM + NPK. Total organic carbon (C) content in the topsoil differed as a result of the soi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it ranged from 0.96 – 1.80% C in the Nil variants) and due to the organic and mineral fertilization. The inert and decomposable part of the soil organic C content was calculated and the hot water soluble carbon content was determ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SOM fractions have shown a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except for the decomposable C calculated as a difference to Nil variant. 相似文献
78.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可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 ,不同肥料组合间差异较大 ,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佳 (但同时必须重视K素的投入 ) ,土壤速效钾仅全部施用有机肥处理有所增加 ,单施N、P化肥处理下降最多 ,至 15年后下降2 5 .8%。长期未施肥处理 (对照 )碱解氮变化最大 ,较试验前下降 2 6 .5 % ,其他养分指标变化较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产量前期不及单施化肥处理 ,中后期则反之。砂姜黑土基本生产力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渐降 ,土壤对秋粮大豆或玉米的供肥能力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