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6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4篇
  51篇
综合类   192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31.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甲烷的研究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研究其减排CH4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经典农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及经济学方法研究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减排CH4的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稻田CH4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稻田CH4排放通量的高峰值出现在晚稻分蘖盛期,免耕养鸭稻田、免耕不养鸭稻田和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通量分别为24.1、32.2和40.5 mg·m-2·h-1。在晚稻分蘖始-分蘖盛期,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对稻田CH4排放的控制效果明显,分别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的CH4排放量减少2.333、4.723 g·m-2。晚稻整个生育期间,免耕养鸭稻田CH4排放量比免耕不养鸭稻田、翻耕不养鸭稻田分别减少3.373和5.590 g·m-2。采用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技术农户的财务净效益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农户分别增加2 166、4 207 yuan/ha。减去CH4排放的环境成本,采用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为5 000 yuan/ha,比采用免耕不养鸭技术和翻耕不养鸭技术的农户分别增加2 206和4 274 yuan/ha。【结论】稻-鸭生态种养技术既能增加农户的财务收入,又能减少稻田CH4排放量,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332.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霉全部为A1交配型。A2 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总体发生频率较低,分别为3.4%和4.4%。自从2002年以后,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离体测定显示马铃薯和番茄上均存在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13.2% 、9.4%和 77.4%。分离自番茄的甲霜灵抗性菌株比例高于分离自马铃薯的菌株。Ⅰa 、Ⅱa 和 Ⅰb 三种mtDNA 单倍型被检测到,马铃薯致病疫霉有Ⅰa 和 Ⅱa 两种单倍型,全部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 单倍型在群体中的比例为96%,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番茄致病疫霉则为Ⅰa 和Ⅰb 两种单倍型,“新”、“旧”群体共存。【结论】马铃薯和番茄致病疫霉群体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致病疫霉“新”、“旧”群体在云南已发生演替,马铃薯致病疫霉“新”群体已成功替代了“旧”群体;迁移和有限的有性生殖可能在云南致病疫霉群体的演替中担当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3.
为了提高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抵抗能力,将带有BmNPV晚期表达因子基因(lef-1)dsRNA表达盒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盒的转基因载体pigA3-LEF-Neo通过精子介导法导入家蚕卵,经G418和GFP双重筛选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获得了转基因家蚕。对G6代转基因家蚕2龄幼虫接种BmNPV,结果显示转基因家蚕的死亡率比正常家蚕(对照组)下降了10~30个百分点,表明转基因家蚕对BmNPV的抗性有所提高;对接种BmNPV的5龄转基因家蚕A、B系统的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2个系统体内的lef-1 mRNA转录水平比对照组平均降低了72倍和26.5倍,最高下降了104倍,进一步表明表达lef-1 dsRNA的转基因家蚕抑制了BmNPV lef-1基因的表达。转基因家蚕的饲养成绩显示其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等主要经济性状与正常家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34.
随着互助土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发展不断壮大,为更进一步增加设施农业的显现效益,引进彩色甜椒在高标准温室中进行秋延后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每667m2产量2300㎏,纯收入31000元。效益比较显著,为该县设施农业发展增添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35.
针对晚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难出胚或出胚率低等问题,以晚抽薹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旨在提高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率,更好地将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应用于晚抽薹大白菜育种。以22个晚抽薹大白菜品种或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0.08 g/mL甘露醇、0.25 g/mLPEG和体积分数为0.2%的正丁醇预处理对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对不同基因型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表现不同。22个大白菜品种中,利用常规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仅10C2、10C4、10C5、10C21和10C22诱导出胚状体,最高出胚率为每蕾3.16胚,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明显;0.08 g/mL甘露醇预处理提高10C7、10C8、10C10和10C18的出胚率,但却降低10C2、10C4、10C5、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体积分数为0.2%的正丁醇预处理5 h显著提高10C7、10C12、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0.25 g/mL PEG预处理5 h提高10C18、10C19、10C21和10C22的出胚率。  相似文献   
336.
以23份茎瘤芥品种资源为试材,在晚播条件下对茎瘤芥15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等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的大小次序为营养生长期、瘤茎膨大期、茎/叶、菜形指数、瘤茎横径、瘤茎纵径、菜皮百分率、叶宽、瘤茎产量、瘤茎空心率、开展度、株鲜重、出苗至瘤茎膨大始期、叶长、株高;瘤茎空心率、茎/叶、菜皮百分率、瘤茎产量等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均较高,在选育群体中进行选择和利用,其选择潜力大,选择有效,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337.
在晚霜冻害严重发生年份,以潍麦8号和泰山23为供试品种,多点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基施硅钾肥能显著减轻晚霜冻害发生程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皆增加,具有显著的减灾效果,在创建高产稳产田中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338.
清光绪24年(1898),康、梁与维新派发起了戊戍变法。将书院改为学堂、教授西学,是变法的内容之一。变法虽然失败,新式学堂仍得以兴办。1905年,朝廷终于废科举、兴新学,许多新式农业学堂也应运而生,既开了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的先河,又为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的蚕桑  相似文献   
339.
为了进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选择2009-2011年台州、宁波7个点145组数据,分析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不同产量水平下的穗、粒、重结构,并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有效穗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获得了各产量性状对于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为 =-8012.58+27.29x1+36.59x2-25.53x3+165.61x4-239.75x5±766.42。通径分析发现在水稻诸主要经济性状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高达到了2.3526。综合分析提出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适当控制有效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并提出了“适当控制有效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可作为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0.
谢小兵  蒋鹏  黄敏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12,26(2):116-121
为了探讨晚稻秧苗遭受洪涝灾害后的补救措施,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引进了18个不同熟期晚粳品种在长沙进行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从播期来看,以6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5.60 t/hm2),且与6月10日和7月10日播种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从品种来看,吉粳83号、沈农265和辽星1号的产量表现较好,特别是吉粳83号,其6月25日播种的产量达7.50 t/hm2,其高产主要表现在顶3叶更长更宽和抽穗前后积累的干物质更多;各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00 ~117 d,比品种原产地减少了25 ~54 d.由此可见,在双季晚稻遭受洪涝灾害后,从中国东北三省引进适宜的早熟晚粳品种可作为湖南双季稻区晚稻生产的灾后补种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