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63篇
  561篇
综合类   127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9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5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71.
呼伦湖水质和生物资源量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呼伦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故于2009年对呼伦湖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呼伦湖水质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和氟化物等指标分别超出GB/T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7.2倍、9.6倍和4.6倍。生物资源量总体有所下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2.598 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971 mg/L。  相似文献   
972.
太湖梅梁湾大型生态控藻围栏内鲢鳙的生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营养化湖泊围栏养殖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控制蓝藻水华在生物操纵示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2004和2005年,研究了太湖梅梁湾生态修复区内大型生物控藻围栏中鲢鳙的季节生长特征,分析了影响其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鲢鳙生长受养殖密度的影响很大,鲢在养殖密度低的2004年和养殖密度高的2005年的日均增重分别为6.07 g和4.30 g,鳙则分别为11.29 g和5.09 g。鳙的生长速度比鲢快,但受密度影响的程度比鲢大。从季节变化来看,鲢属于单峰型生长,生长速度和水温显著正相关;而鳙一年中呈现出2个生长高峰期,分别在5~6月和9~10月,夏季爆发的蓝藻水华对鳙的生长速度有所抑制。为使当年投放的鱼苗在年底能达到出售的商品规格,太湖梅梁湾水域围栏养殖鲢鳙的初始鱼苗投放密度应低于12 g/m3。  相似文献   
973.
根据线粒体D-loop序列研究了南四湖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群体(n=30)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技术对线粒体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大小约1000 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和测序后,得到了963 bp的核苷酸片段。用CLUSTALX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在3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3个变异位点,包括12个转换位点、21个颠换位点。运用MEGA5.0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UPGMA与NJ系统树。用DNASP软件计算出的单倍型个数(H)为15,单倍型多样性(h)为0.899,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7.79。结果表明,南四湖大鳞副泥鳅的mtDNA D-loop个体序列变异程度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974.
千岛湖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自1963年以来,先后进行过5次森林资源调查,其中有林地面积增长97.4%;森林覆盖率由23.8%增加到89.4%;森林蓄积量由154993m^3增加到2026866m^3,增加12倍以上。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今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5.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洱海稳态阶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态转化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变化,也常常用于描述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状态发生本质、渐进和持续的转变过程。对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而言,研究其变化过程及驱动因子将有助于理解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为水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为了确定典型高原湖泊洱海所处的稳态阶段及其转换取向,在野外调查研究及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用模糊评价法分析洱海所处的稳态转换阶段。评价结果表明,洱海1985-2001年处于清水稳态,2002年系统发生跃迁,2003年退化到藻草共存、草藻共存的过渡态。从2009-2010年洱海各阶段的隶属度来看,系统仍有可能转化为藻型浊水稳态,警示对洱海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不可松懈。在缺乏水生物数据的条件下,模糊评价法可用于稳态转换评价。  相似文献   
976.
兴凯湖与小兴凯湖地处我国东北边陲,仅一岗之隔,但二者的生态环境差别很大,在小兴凯湖移植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进行人工增殖没有取得很好效果的情况下,随泄洪水流入到兴凯湖中的大银鱼则很好地发展了自己的种群。为探讨兴凯湖与小兴凯湖鱼类组成的差异及其与大银鱼种群发展的关系,于2010年1月-12月...  相似文献   
977.
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对宁夏沙湖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以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多维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结果表明,沙湖浮游植物共有8门94属117种,种类构成比例为绿藻49.6%、硅藻21.6%、蓝藻16.0%和其它12.8%。春季优势种的种类较多,蓝、硅、绿藻均有,夏、秋季蓝藻占绝对优势,冬季以绿藻为主。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和分布依季节而异,高峰期出现在7月,低谷期出现于1月。Margalef指数2.872~4.652,Shannon指数2.058~3.057,均匀度指数0.521~0.759,综合评价沙湖水体为中富营养水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春、夏、冬季聚为3类,秋季聚为2类,除春季外,MDS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支持和证实了聚类分析的结果,很好地揭示了沙湖各季节、各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与差异性。b  相似文献   
978.
采用形态学分析(壳长、壳宽和壳高)和分子标记技术(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Ⅰ)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黄色和黑色2个群体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形态参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个群体的形态特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614 bp COⅠ基因序列,2个群体的COⅠ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高度一致,均表现出A+T的含量(64.8%)明显高于G+C的含量(35.2%).28个黑色个体发现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94和0.04274;30个黄色个体发现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07和0.02825.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2-0.091之间,其NJ和MP系统发生树表明,COⅠ基因单倍型聚为2个明显分支.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Fst=0.21736 (P<0.01),21.74%的变异来自群体间,78.26%的变异来自群体内,2个群体之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研究表明,应将洪泽湖河蚬黑色和黄色群体分别作为独立单元进行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979.
根据近年洞庭湖水质监测数据,考虑TN,TP,COD等参数具体分析了目前洞庭湖的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不管是平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体的水质状况都较差,营养水平较高;枯水期水体的水质状况呈现恶化趋势.通过深入探讨洞庭湖区水质恶化的原因,运用小波神经网络评价洞庭湖各监测点附近区域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目前洞庭湖的大部分区域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由于洞庭湖周边有很多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因此洞庭湖的富营养化问题已不容忽视.最后针对洞庭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