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50篇
  47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针对汽车追尾碰撞事故频发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可预警汽车制动尾灯控制系统,并对其系统构成及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该系统经过试验,其预警提醒功能十分明显,对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追尾碰撞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2.
为探讨不同光照模式对生菜苗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荧光灯为对照(CK),采用发光二极管(LED)调控光谱能量分布,设计LED红蓝配比(7:3、5:5、3:7)、光周期(12L/12D、16L/8D、20L/4D)及光照强度(100、150、200μmol·m-2·s-1)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共9个试验处理组。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为材料,测定苗期生长和品质相关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权数,通过模糊数学原理对生菜苗期生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生菜苗期株高、茎粗、下胚轴长、整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硝酸盐的权重依次为0.101 8、0.046 6、0.078 0、0.273 6、0.148 7、0.054 8、0.054 8和0.241 8。综合评价结果为红蓝配比为5:5、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1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栽培效果最好,其次是红蓝配比为7:3、光周期为20L/4D、光强为200μmol·m-2·s-1的光照模式。层次分析法对生菜不同光照模式的栽培效果的综合评价有较好的适应性,有助于获得南方设施工厂化生菜育苗最佳的光照模式。  相似文献   
173.
为探究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稻螟赤眼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6种不同波长LED光源,400 nm(紫光)、450 nm(蓝光)、530 nm(绿光)、580 nm(黄光)、630 nm(红光)和6000 k(白光),在稻螟赤眼蜂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中进行光照处理,观察统计其母代的单雌寄生数、子代的单雌寄生数、寿命、发育历期及雌蜂占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波长LED光照处理下稻螟赤眼蜂的寄生数、寿命、发育历期及雌蜂占比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黄光处理下,母代及子代的寄生数量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是黄光在延长稻螟赤眼蜂寿命上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红光处理下稻螟赤眼蜂子代的发育历期为235 h,红光明显延长了稻螟赤眼蜂子代的发育历期,对稻螟赤眼蜂的高效繁育起到了抑制作用。蓝光则可以增加种群中的雄蜂数量,使种群雌雄性比向雄性一方偏移,不利于稻螟赤眼蜂种群的繁育及应用。综上所述,不同波长的LED光源对稻螟赤眼蜂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在繁育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黄光、蓝光等有抑制效果的光源,对稻螟赤眼蜂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稻螟赤眼蜂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提升其在生物防治中大规模饲养的扩繁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4.
为探究生菜对全生长期连续光照的响应及品种差异性,在密闭式植物工厂内,以LED红蓝光为光源研究了水培条件下常规光照(12h/12h,NL)与连续光照(24h/0h,CL)对5种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光照(NL)处理相比,连续光照(CL)处理显著提高了除“大卫”外其它4种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其中“绿罗”生菜增加幅度最高。生长初期连续光照(CL)处理下5种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光照(NL)处理,但在生长后期,5种生菜两个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与常规光照处理相比,连续光照处理显著提高了5种生菜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及其中2种紫叶生菜的花青素含量。除“绿罗”外,其它4个品种连续光照处理下的抗坏血酸总量均略有或显著升高,其中主要提高了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对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总之,全生长期连续光照能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促进可溶性糖和抗氧化物质合成;5个品种生菜对连续光照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其中“绿罗”的适应性最强;全生长期连续光照运用于植物工厂生菜生产对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5.
采用LED光源在室内可控环境下设置3种光照强度(180、240、300μmol·m-2·s-1)和2种红蓝光配比(1R:1B、2R:1B),以研究不同光强和红蓝光配比组合对樱桃萝卜真叶数、叶绿素含量、肉质根形态以及干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为180μmol·m-2·s-1时,2R:1B处理的新叶叶绿素含量略高于1R:1B处理,但地上部鲜重却略低于1R:1B处理,其它生长指标不同光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光强为240μmol·m-2·s-1时,相比1R:1B 处理,2R:1B处理显著提高了樱桃萝卜的新叶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鲜重、根直径、根体积、肉质根干鲜重以及干鲜根冠比(P<0.05)。光强300μmol·m-2·s-1时,2R:1B处理的新叶叶绿素含量略低于1R:1B处理,但地上部干鲜重显著高于1R:1B处理(P<0.05),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相同红蓝光配比下,樱桃萝卜新叶叶绿素含量、根直径、根体积、肉质根干鲜重及根冠比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地上部干鲜重随光强增加的变化因光质而异。总之,一定强度的LED红蓝光质是植物工厂樱桃萝卜高产的光环境基础,并且光强高于一定水平时适宜的红蓝光配比对其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6.
LED光质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寻适合油茶苗培育的最佳LED光质配比。[方法]以2年生长林4号油茶扦插苗为试材,LED白光为对照,研究LED红光、蓝光及其复合光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1(红光)处理下,油茶苗高生长量最大,但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和胞间CO2浓度最小;L7(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光补偿点最高,但高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小;L6(10%红光+90%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地径生长量、干物质含量、壮苗指数、光合色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实际光能转换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最大;L4(50%红光+50%蓝光)处理下,油茶苗地径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均最小,且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最大。[结论]与对照及其它处理相比,L6(10%红光+90%蓝光)处理更利于长林4号油茶苗生长和光合能力的提高,是培育油茶壮苗较为理想的光质。  相似文献   
177.
通过文献调研与实际调查,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LED光源对蝴蝶兰光合特性、组织培养、幼苗生长、花芽分化、花期调控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LED光源在蝴蝶兰生产应用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8.
豆大蓟马室内对不同颜色及光波的趋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近年来严重制约海南豇豆生产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正八角体和正六角体装置分别研究了豆大蓟马成虫对8种颜色色卡及其虚拟波长(白polychromatic light、紫380nm、蓝440nm、浅蓝461nm、绿510nm、黄绿540nm、黄580nm、红647nm)和5种波长发光二极管(LED)(紫405nm、蓝461nm、绿519nm、黄570nm和红650nm)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波长为440nm和461nm及其对应的蓝色和浅蓝色色卡对豆大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他虚拟波长对应的颜色色卡,其次是波长为540nm的黄绿色和复色光对应的白色。在光趋性试验中,波长为461nm的蓝光LED灯对豆大蓟马成虫的吸引率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波长的LED灯。综合分析不同颜色色卡和LED光波对豆大蓟马的引诱作用,两者均表明豆大蓟马对波长为440~461nm的蓝色(光)最敏感,由此可见,蓝色粘虫板或蓝光诱虫灯可作为监测和防治豆大蓟马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9.
为确定LED光照对秀珍菇菌丝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中的促进作用,开发LED在食用菌营养转化代谢方面的潜在优势,以富硒秀珍菇液体种为供试菌株,通过LED间歇照射和遮光2种不同培养方式,研究秀珍菇菌丝对降解代谢硒强化麦麸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LED间歇照射培养,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和秀珍菇培养组(CK-L),其麦角固醇含量分别比对应的遮光组(Se、CK)提高14.2%和8.8%;秀珍菇富硒培养组(Se-L)的硒转化效率比遮光组(Se)提高34.3%,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率达42.6%;LED光照间歇照射培养降低了培养产物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而使柚皮苷和川皮陈素等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研究表明LED间歇照射培养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生长,并能提高对硒强化麦麸的降解代谢与硒营养转化作用,是影响培养产物营养品质指标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80.
以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普通荧光光源为对照,研究LED光源对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色红光(R)处理下株高、叶长、干重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促进生根;(2)2RB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且与其他光源处理下差异显著,红蓝白复合光(RBW)照射下,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单色蓝光(B)处理下,叶绿素a/b比值最高;(3)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组培苗可溶性糖合成;LED白光光源(W)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LED不同光质对组培苗生长影响明显,综合比较各项指标,LED红蓝复合光(2RB)可作为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