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6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7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个未知的卷叶基因的识别和定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利用籼稻窄叶青8号和粳稻京系17的杂交F1以及衍生的DH系,对水稻籼粳交的卷叶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平展对卷曲为显性,卷叶植株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应用DH系已构建的分子图谱将这两对卷叶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的C949—G370和第5染色体的RG13—RG57之间,其中第1染色体的卷叶位点,与经典遗传图谱已定的rl-1位于同一区段,本研究沿用该名。第5染色体上的卷叶基因是一个未定位的新基因,暂定名为rl-7,且这两对基因存在基因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2.
用红星(starking delicious)、金冠(Golden delicious)、秦冠(Qin delicious)三个品种的短果枝顶芽(花芽)、中长枝顶芽及中长枝侧芽(叶芽)等三种芽的鳞片分层剥取后,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洗涤离心法分析研究,发现这三个品种芽的鳞片均带有AIternaria spp。三个品种中红星的带菌率及所带孢子量最高,三种芽中短果枝顶芽的带菌率及带孢子量最高,同时鳞片上所带的孢子于次年春均能荫发,可作为初次侵染源。三个品种中,红星田间果实发病率最高,这与芽内带A.spp及其孢子量成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了A.spp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芽中越冬,所以芽是霉心病的一个重要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53.
梨黑星菌的产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①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单生于菌丝顶端或分枝顶端膨大的细胞上,产孢细胞作拟单轴式延伸。孢子脱落后孢子梗上留下明显的孢痕。②不同光照对黑星菌产孢的效用各异。以先黑暗后黑光产孢最多,自然散射光次之。③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在16℃产生较多。尤以先20℃培养再移至16℃下更好。④梨黑星菌产孢在PDA和麦芽汁琼脂上较好。  相似文献   
54.
L(211)12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一条既能防治杉木叶部病害又能促进杉木生长的综合措施是:修除病枝、松土15cm深,平衡施入氮、磷、钾肥(0.5∶2.5∶0.05kg/株),百菌清2mL/株注干,10mg/L赤霉素、5mg/L吲哚乙酸、1mg/L激动素混合液灌根。处理当年,一年生针叶可获88.87%的相对防病效果,单株材积净增长24.7%;第二年,新针病害的防病效果仍达71.13%,单株材积累计净增42.84%防病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5.
花椒根腐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椒根腐病的病原菌(Fusariumsolani)的菌丝生长以25-30℃、分生孢子萌发以20-30℃为最适宜,孢子在水滴中才能很好萌发,最适pH为5.6-7.0;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主要从伤口浸入,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及其病根残体上越冬,一般4-5月开始侵染发病,6-8月最严重,10月下旬基本停止蔓延,其发病规律呈初发期、盛发期、停止期的单峰曲线。  相似文献   
56.
SPOT5遥感影像城郊耕地景观提取与廊道立地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城郊耕地立地受多种因素影响复杂多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耕地及其廊道地类,并分析耕地与廊道地类间关系,对于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划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对2004年和2007年SPOT5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开展耕地与其他景观类型提取,包括交通运输用地、河流水面、水工建筑用地、农田水利用地、农田防护林地,并对道路提取宽度进行评价。采用景观生态学廊道的分析方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4 a间5种廊道地类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变化。借助目视解译评价分类总精度和Kappa系数都超过了90%,道路提取宽度在4~70 m之间;农田防护林地数量变化最为明显,呈零散分布状态,农业水利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均匀,而交通运输用地中二级道路较大变化,主要分布在受城市化和工业化影响较大的研究区北部。研究表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地类相关特征,提取过程即体现地类立地信息,多尺度分割能够实现在不同层次提取不同地类;廊道空间分布与耕地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农田防护林地和农业水利用地分布密集的地区耕地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交通运输用地密度较高的地区也是耕地流失集中地区。  相似文献   
57.
水稻香味与光滑叶和CMS基因的遗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项研究采用KOH溶液浸提法鉴别水稻叶片的香味。试验表明:川香28A的叶片香味和雄性不育基因分别受2对隐性基因控制。原产美国的光滑稻品种Lemont,ShortMars和BlueBel的光滑叶性状均受一对隐性基因支配。香味基因与光滑叶基因,以及香味基因与CMS基因均表现为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9.
用四川省化工研究所新研制的粉硫胶悬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的田间试验在四川雅安进行。在小麦抽穗期,白粉病处于盛发阶段时,用45%的粉硫胶悬剂300倍液喷雾,10天后防效高达100%,21天后防效仍为94.5%,一次用药即可完全控制危害,用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只能到80%,一次喷药并不能完全控制,小麦生长后期白粉病的发展。对于白粉病发展迟缓的田块,在扬花期施用粉硫胶悬剂700倍液喷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的危害。试验结果表明,45%粉硫胶悬剂300倍液对于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优于16%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而用500倍的45%粉硫胶悬剂则与其相当。粉硫胶悬剂兼具内吸和保护作用,防病时间持久。  相似文献   
60.
苹果品种间对褐斑病存在抗病性差异,且某些品种的抗病性在苗期和成株期表现不一致。寄主的抗病性与叶面角质层厚度和叶内全氮量成正相关,而与游离酚、可溶性糖、磷和钾的含量无关。感病后,寄主的水分代谢和能量代谢发生改变,游离酚产生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