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41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29篇
  328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究喀斯特高原山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冲性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以马尾松人工林地(PMP)、桂花人工林地(OFP)、天然乔灌混交林地(ASL)、天然草地(NGL)、撂荒地(AL)、农地(CL)为研究对象,采用原状土水槽冲刷试验法,根据研究区地形及气候特点,设置3个坡度(5°,15°,25°),3个冲刷流量(3.2,4.8,6.4 L/min),冲刷时间均为15 min,结合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水稳性团聚体、机械组成等),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抗冲性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原状土冲刷试验过程中,各地类初始径流含沙量较高,但随着冲刷时间的延长,径流含沙量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趋势,且随着坡度和冲刷流量的增大,径流含沙量趋于稳定的时间有所提前;(2)土壤抗冲系数随坡度和冲刷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坡度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比冲刷流量更明显。在同等条件下,各地类土壤抗冲系数依次为NGL>PMP>ASL>AL>OFP>CL,土壤抗冲系数分别为13.44~87.84,[JP]8.14~93.15,2.93~45.36,1.21~10.01,1.25~5.48,0.17~1.27(L·min)/g;(3)土壤抗冲性与土壤容重、砂粒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总孔隙度、黏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关系均可用幂函数表示(R2>0.78)。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历年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中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探索棉花品种类型和特征的演化趋势。[方法]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对品种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指数构建。采用GGE双标图分析1981~2012年期间长江流域53个国审棉花品种主要目标性状的相关性。根据区域试验历年采用的对照品种,将区域试验数据分为5个时期,分析各时期内审定品种类型的比例和总体评价指数的变化动态。[结果]棉花育种目标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必要采用评价指数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品种类型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Ⅱ型品种开始于泗棉3号时期,其后呈下降趋势;Ⅲ型品种在各个时期均有一定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Ⅳ型品种为1993年前审定品种的主要类型,在泗棉3号时期以后占比例较小,且呈下降趋势。评价指数的动态变化表明,2003年前品种都在目前合格线以下;2004~2008年期间审定品种总体评分较高;2009年后审定品种的总体评分仅略高于合格线。[结论]长江流域的棉花育种和品种审定中应更注重对马克隆值的改良和评价,以引导棉花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3.
为阐明滇中岩溶高原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原生林植物水分利用机理及其对岩溶干旱生境的适应策略,运用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滇青冈,云南木樨揽Olea yue nnanensis,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等3种不同年龄阶段常见优势木琴植物小枝木质部水分及土壤水、表层岩溶带水氧同位素值的相关性,确定植物水分来源,并通过IsoSource模型计算不同潜在水源对滇青冈原生林的贡献。结果表明:滇青冈及其伴生的乔木水分利用层位及利用比例呈现时空差异,并形成明显的水分竞争关系。旱季,滇青冈、成熟云南木樨揽、幼龄清香木主要利用55~115 cm深层土壤水,成熟的滇青冈和清香木对表层岩溶带水利用比例增加。雨季,成熟的滇青冈、云南木樨揽、清香木和幼龄清香木因大气降水对浅表层土壤的补给主要利用20-55cm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100%,33.3%,66.0%,37.4%,幼龄植株对表层岩溶带水的利用比例大于成熟植株。图2参23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喀斯特森林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以茂兰喀斯特森林几种特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含量>100 mg/kg的元素有Fe和Mn,10~100 mg/kg的元素有Zn和Pb,<10 mg/kg的元素有Cd和Ni.按鲍恩和埃塞林顿的划分标准,Pb 、Cd 、Fe、Mn 、Zn含量均已达到甚至超过植物中毒水平,植物存在着受重金属毒害的潜在风险,但除Pb外,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世界陆生维管植物元素平均含量范围内.Cd、Pb、Mn和Zn为正偏态分布,Fe和Ni为负偏态分布.不同种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和变异系数均表现为Mn>Cd>Pb>Zn>Fe>Ni,反映了植物所处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5.
喀斯特山区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微地貌等环境因子对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应用植被数量生态学中的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方法(DCCA)在一典型坡面上研究了表层(0~15 cm)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取样时段内坡面土壤质量含水率均值介于21.36%~32.58%之间,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中等变异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明显的“四峰型”波动,土壤平均含水率以自然植被最高,撂荒地和坡耕地次之,人工林最低。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土层深度、有机碳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岩率对坡地土壤水分变异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土壤体积质量和坡度的影响次之,坡位和海拔的影响最小。鉴于喀斯特坡面地形及微地貌的复杂性,后续研究还需要加大采样间隔和密度,并综合考虑坡向、坡面曲率、汇水分布面积等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异的影响,并结合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状况,探讨适应喀斯特坡地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农业工程措施和生态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96.
北京鸭和樱桃谷鸭填饲条件下脂肪沉积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相同方式填饲的北京鸭和樱桃谷鸭的脂肪沉积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填饲北京鸭的腹脂重极显著大于填饲樱桃谷鸭(P<0.01),皮脂厚和皮脂重略大于樱桃谷鸭,差异不显著。填饲北京鸭的皮脂率、腹脂率均大于樱桃谷鸭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填饲条件下,北京鸭的胸肉粗脂肪、总脂肪酸百分含量均高于樱桃谷鸭,差异不显著;北京鸭的脂肪酸C22∶0的百分含量高于樱桃谷鸭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不饱和脂肪酸C14∶1、C24∶1 C22∶6的百分含量北京鸭显著高于樱桃谷鸭(P<0.05);其余各类脂肪酸含量两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7.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课题着眼于重建两江生态屏障,从维护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点讨论了石漠化治理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
花江峡谷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膑  钱晓刚  彭熙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139-141,157
花江峡谷是一个严重石漠化的喀斯特峡谷,水分是花江峡谷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故在花江峡谷区如何选择适当的植被类型是充分利用降水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研究花江峡谷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适合该区生态修复的植被类型,为峡谷区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多年生的柚木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影响较大;花椒树(特别是长势好的花椒树木)对土壤水分的保持具有明显作用。(2)在时间分布上,各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均随降雨量的多少而升降,但进入12月份在降雨量最低的情况下,花椒的土壤含水量甚至出现升高的现象,反映了花椒特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研究结果证明大面积种植花椒树有利于提高研究区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
Turloughs are karst wetland ecosystems that are virtually unique to Ireland. Flooding annually in autumn through springs and fissures in the underlying limestone and draining in the springtime, often through the same fissures or swallow-holes, they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emporal ecotones’. Over 300 have been documented. They are priority habitats in the EU Habitats Directive and support a variety of wet grassland and fen type vegetation. Though the vegetation has been recorded and mapped for over 80 turloughs, records for invertebrates are more sporadic. Characteristic species include some aquatic species-often benefiting from the absence of fish-, and many wetland terrestrial species, including carabid beetles that are rare on a European scale. Due to their shallow nature and the full vegetation cover of the basin, turloughs can host internationally significant numbers of visiting winter wildfowl, particularly whooper swans. The variety of plant and 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between turloughs is primarily due to different hydro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range of grazing practices on turloughs. Since these often vary within a turlough basin, this helps maintain within-turlough biodiversity. The main threat to turloughs in the past was drainage, but pollution by nutrients is also now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However, a more recent and important threat may be the cessation of farming within turloughs. As potentially threatened wetlands of European importance, turloughs require a full inventory of their biodiversit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The collation here of all literature concerning turloughs will provide a basis fo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future research on turloughs that is essential for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omplex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反映土壤管理的科学性.对比研究了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苏门答腊金合欢林、大叶相思林、印楝林、荒地和旱耕地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和ROC含量范围分别为4.22~5.92 g·kg-1和1.34~2.33 g·kg-1.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