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29篇
  331篇
综合类   467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婷 《农技服务》2009,26(9):167-167,169
喀斯特民族地区山高谷深、人文社会环境封闭,国家外在制度对其影响难度较大。喀斯特民族地区协调有关当事人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主要靠自发形成的农地习俗元制度。在对贵州省典型喀斯特民族地区——关岭县木工村的农地习俗元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农地习俗元制度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内容。  相似文献   
32.
产业布局优化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怒江峡谷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研究区的区域条件及资源优势,提出了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三大生态农业建设区的农业产业规划模式与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结构优化的原则;并选择适合在本区域发展且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种植业核桃、漆树、草果、秦艽、油桐、花椒等品种,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各个品种的最优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33.
近15年新疆伊犁河谷草地退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俊杰  刘海军  崔东  陈晨 《草业科学》2018,35(3):508-520
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区,利用MODIS NDVI数据及像元二分模型,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以草地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标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及Getis-Ord Gi*冷/热点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1-2015年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受持续过度放牧及气候条件影响,2001-2015年伊犁河谷草地整体持续退化,15年内退化草地比例达46.18%,但退化以轻度为主;2)空间上退化草地的分布范围逐步向高海拔区域扩展,海拔1 500-3 000 m的中山和中高山区退化草地扩张最明显;3)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减缓了草地退化速度,草地退化与改善的空间差异逐渐明显,以退化为主的单一变化趋势有所改变;4)利用NDVI反演植被覆盖度对草地退化进行评价的方法存在对高植被覆盖区域草地退化敏感性相对较弱的缺陷。  相似文献   
34.
喀斯特坡地裸露心土层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降雨探索表土剥离后喀斯特坡地侵蚀产沙特征及机制,为该地区开展地下水土流失研究及指导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试验采用钢槽装填土石模拟喀斯特地区表土剥离后坡地的"二元结构",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揭示了雨强(30、50、80mm h~(-1))、坡度(10°、15°、20°、25°)和地下孔(裂)隙度(1%、2%、3%、4%、5%)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各因子对剥离表土后的坡地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土剥离后地下漏失的隐蔽性增强,小雨强的坡地土壤侵蚀容易被忽视,30、50 mm h~(-1)雨强条件下,仅当坡地坡度≥15°时地表出现径流,坡地侵蚀产沙以地下流失为主,地下产流量、产沙量随雨强先增大后减小。(2)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治理不应只重视地表水土流失,更应关注垂直方向上的土壤侵蚀——地下漏失,低坡度(坡度≤15°)条件下,地表近乎无产流产沙,坡地侵蚀产沙集中在地下孔(裂)隙,而坡度为20°、25°的坡地,其地下产沙比重仍分别高达0.85~0.97、0.59~0.84。剥离表土后的坡地水土保持应从地表、地下两个方向进行,避免由地下漏失引起的岩溶塌陷。增大地下孔(裂)隙度能显著提高地下产流量和产流系数,并促进地下孔裂隙产沙量和产沙比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35.
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将独龙江流域进行单独区划,衔接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修编成果,得到了独龙江流域的森林资源现状。分析认为,独龙江流域具有林地比例高,人均林地面积多;森林覆盖率高,林地利用充分;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大,森林质量高;生态区位重要,公益林比例和林地保护等级高;天然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例高;原始林多,植被保护好等特点。提出分级保护、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禁止木材运出等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6.
以嫩江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参照嫩江流域中下游北部的甘南县同盟站和南部泰来江桥站的水文资料,并通过嫩江流域水文分析和流沙量的分析得出嫩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嫩江流域中上游地区兴建水库和营造水土保持林,在中下游地区加强堤防和林业生物工程建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江岸防风林和水土保持林等建议。  相似文献   
37.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反映土壤管理的科学性.对比研究了干热河谷新银合欢林、苏门答腊金合欢林、大叶相思林、印楝林、荒地和旱耕地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和ROC含量范围分别为4.22~5.92 g·kg-1和1.34~2.33 g·kg-1.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8.
X-ray diffraction was used to study variations in the crystallinity of wood and the average thickness and length of the crystallites of cellulose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the year ring in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The crystallinity increased from ring 4 to ring 10 from the pith and was constant after ring 10. The crystallinity of mature wood was about 30% ± 5%. The average thickness and average length of the crystallites were 3.2 ± 0.1nm and 28 ± 2nm, respectively; and no systematic variation of these values with the number of the year ring was observed. The mean microfibril angle decreased near the pith but was constant in the mature wood.  相似文献   
39.
在广西忻城县喀斯特石山区对三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 (任豆间种竹子模式、金银花模式、竹子模式 )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① 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净生物量 ,显示出金银花(1 19t·hm-2 ·a-1) >竹子 (1 0 4t·hm-2 ·a-1) >任豆间种竹子 (1 0 1t·hm-2 ·a-1) ;②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 (N ,P ,K)含量 ,显示出任豆间种竹子 (75 0 9kg·hm-2 ) >竹子 (33 4 0kg·hm-2 ) >金银花(2 2 95kg·hm-2 ) ;③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含量的分配 ,均显示出N >K >P的规律。  相似文献   
40.
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样地调查,对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进行群落结构研究.森林群落内共有维管植物61科116属15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0属11种.常绿树种占群落全部植物的50%~65.38%.乔木层中,乔木的个体/种水平均低,优势种不明显;小径级树木分布数量大,群落结构稳定.茂兰喀斯特漏斗森林在植物区系上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