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20篇
基础科学   595篇
  360篇
综合类   616篇
农作物   16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水分和钾肥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灌水与施用钾肥之间的互作效应,本研究采用不同灌水次数与钾肥用量设计,研究了灌水与钾肥施用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灌水次数及钾肥投入,能提高旱地冬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小麦籽粒千粒重;灌水与施用钾肥之间有一定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2.
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九圣禾2468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灌溉量处理的玉米生理成熟至田间收获期间子粒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等量灌溉和分配灌溉量试验,在9.0×10~4株/hm^2、12.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灌溉量增加使子粒含水量呈增加趋势,且脱水速率减慢。灌溉量从3 600 m^3/hm^2增至7 200 m^3/hm^2,子粒含水率分别增加0.94~2.87个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水平。灌溉量与种植密度双因素辅助试验,在种植密度6.0×10~4株/hm^2至13.5×10~4株/hm^2时,灌溉量从3 000 m^3/hm^2增至6 000 m^3/hm^2,子粒含水率分别增加1.60~5.00个百分点;在灌溉量3 000 m^3/hm^2和6 000 m^3/hm^2条件下,种植密度从6.0×10~4株/hm^2增至13.5×10~4株/hm^2,子粒含水率有差异,无明显增加或降低趋势;4 500 m3/hm^2灌溉量下各种植密度处理间的子粒含水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3.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13处理;W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12及W13处理;W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W12或W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  相似文献   
114.
选取大棚蔬菜种植园为实例,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源条件、大棚分布以及蔬菜种植结构,详细计算并校核了滴灌系统的总体分布、灌溉均匀度、允许灌溉强度、设计湿润比、灌水器选择、毛管极限长度等设计标准参数。通过灌溉制度的制定,计算各级管道管径、水头损失,选择过滤器,确定水泵型号,完成了滴灌系统的整体设计。该滴灌设计案例分析过程详细,结果合理,可作为相关滴灌工程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应用沙塘鳢属鱼类的外形特征、头部感觉管孔的有无及感觉乳突之排列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对采自中国各河川800余尾沙塘鳢属鱼类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对比产于日本和韩国的种类,解决了中国沙塘鳢属长期混淆不清的分类问题.中国沙塘鳢属鱼类有4种(其中有一新种),即河川沙塘鳢O.optamophila(Gǖnther),海丰沙塘鳢O.haifengensis Chen.,鸭绿沙塘鳢(新种)O.yaluensis Wu,Wu et Xie sp.nov.和暗色沙塘鳢0.obseura(Temm.et Schl.)  相似文献   
116.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历史分析与污染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成为各类污水的受纳场所,运河水体长期达不到功能区的要求。1990~2002年的水质监测表明.运河水体污染属于耗氧型和富营养型有机污染。运河两岸截污纳管和引水冲污工程明显改善了运河水质,多数污染因子从2001年开始达标。治理运河污染的策略,首先是截污纳管以控制污染源,通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得出主要污染源80个.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NH3-N,据此提出截污纳管的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7.
杨红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72-8973
经调查,发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1目3科3属)、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5科8属)。区系特点以广布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种类与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近年来,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8.
五味子GAP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及其分析方法标准,对吉林博维五味子GAP种植基地规划区环境空气、土壤环境和水质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吉林博维五味子GAP种植基地规划区大气质量标准达到GB 3095-1996的2级标准,土壤环境达到GB 15618-1995的1级标准,水资源达到GB 5084-92的1类标准.吉林博维五味子GAP种植区环境质量良好,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9.
朱创鑫  肖清华  张旺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40-11541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特殊,耕作农业以引水灌溉为主。长时期的引水灌溉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由此引发了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水位的上升,使地表土壤盐渍严重。以民和地区,尤其是区内生态地质问题严重的黑方台为例,论述了黄土高原农业灌溉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从治水入手,改进灌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并配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改善农业地质环境,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0.
关中地区两种不同农业管理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不同土壤微形态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和方向的影响。【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和NIKON NISBR2.2软件对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灌溉和非灌溉土壤均具有Ap1-Ap2-BC剖面构型, 但前者分异更明显;粗颗粒矿物组合均以石英和长石占绝对优势;与非灌溉土壤相比, 灌溉土壤Ap1和Ap2层中颗粒的长度、等圆直径、周长、面积、圆度、C/F(10μm)值降低的程度更大,残积粘土数量更多且出现一定数量的淀积粘土,孔隙形态更规则和孔壁更光滑。【结论】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剖面分异和微形态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灌溉可增强风化强度,使颗粒形态细化和园化程度增强,残积粘土数量显著增加且可出现淀积粘土,但对粗颗粒主要矿物组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