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篇
  32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将PPD皮内变态反应法和抗γ-干扰素ELISA法相结合,对云南奶水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应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测304头奶水牛,检出32头阳性、25头疑似反应牛,检出阳性和可疑比例高达18.75%,阳性和可疑牛只的分布并无地域和场的趋向性。对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出的阳性和疑似反应牛经采集抗凝全血样品54份,应用抗γ-干扰素ELISA法复检,未检检出阳性牛只。结合对受抗γ-干扰素ELISA法检测牛的临床观察,初步认为PPD皮内变态反应法检出阳性和可疑牛系非特异性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472.
采用常规皮内变态反应(TST方法)对唐山、秦皇岛、沧州和石家庄四个市共计2 204头奶牛进行牛结核病检测,采用IFN-γ试验方法对PPD检测结果为阳性、可疑的牛以及部分阴性牛进行复检。将IFN-γ试验与TST检测结果相比较,其敏感性为78.26%,特异性为89.09%,符合率为84.33%。研究表明单独使用PPD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在牛结核病的诊断方面存在特异性差的缺点,用IFN-γ试验对TST试验阳性和可疑牛进行复检可以提高特异性,避免造成假阳性牛的误杀;该方法在临床上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3.
应用戊二醛醛化的人"O"型红细胞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对非免猪进行3次免疫后,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不同段重组杆状病毒(共分5段表达)、纯化的病毒、Con A刺激后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病毒的血凝效价为28,与未纯化的RHDV毒价相差1个滴度;WST检测结果为免疫组经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IFN-γ和IL-2检测结果也是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IL-4检测结果为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低。由此表明病毒经纯化后效果好,3段重组杆状病毒区域为T细胞表位优势区,这为RHDV T细胞表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4.
以6种不同剂量(0、20、40、60、80、1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 Ait]果实,观测其对茉莉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剂量(20~40 Gy)60Co-γ射线辐照加快茉莉花种子萌发;高剂量(60~100Gy)辐照推迟萌发,并极显著降低茉莉花种子生根率、根长及成苗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幼苗株高先增后降,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茎粗有降低的趋势,但除80Gy剂量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2)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降后升,丙二醛(MDA)含量出现波动,对照的含量与所有辐照处理均无显著差异。(3)茉莉花种子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4)横县双瓣茉莉花种子的60Co-γ射线辐照半致死剂量(LD50)为73.51 Gy,临界剂量(LD40)为81.71 Gy。综上,低剂量率(1.0 Gy/min)条件下,60Co-γ射线辐照诱变茉莉花果实的适宜辐照剂量为73.51~81.71 Gy。  相似文献   
475.
47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调控炎症反应的关键物质之一,其通过减弱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Kinase,JNK)活性,降低炎症因子含量从而缓解炎症反应,另一方面PPARγ与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互相抑制,共同维持动物正常机能。本文综述了PPARγ对动物炎症通路的调控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7.
以两种生物基极性非质子溶剂γ-戊内酯(GVL)和二氢左旋葡萄糖酮(Cyrene),分别与对甲苯磺酸水溶液(TsOH aq)构成耦合体系,对竹粉定向解聚及其酶解过程开展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75 g/L的TsOH,溶剂体积比为4∶1的GVL/TsOH aq体系在130℃预处理毛竹60 min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离效率更高,半纤维素分离率(SH)和木质素分离率(SL)分别达到98.5%和98.4%,同时纤维素保留率(RC)为91.5%;而质量浓度为30 g/L的TsOH,溶剂体积比为0.8∶1的Cyrene/TsOH aq体系在120℃预处理毛竹60 min后,RC达到87.3%,SH和SL仅为85.5%和79.4%。预处理后固体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竹粉经GVL/TsOH aq预处理后的样品木质纤维致密结构被有效破坏,无定形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绝大部分被分离,结晶度达68.27%,结构更接近于微晶纤维素,同时暴露出更多的游离羟基,有利于后续酶解。而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