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篇
  32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分子表达于T细胞表面,并通过非共价键与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连接,参与T细胞活化.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从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肝脏中克隆了CD3γ/δ、CD3ε和CD3ζ基因全长.结果表明,CD3γ/δ全长cDNA为1 231 bp,包括99 bp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583 bp的3'-UTR和549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共编码182个氨基酸;CD3ε全长cDNA为2 145 bp,包括186 bp的5'-UTR,1 434 bp的3'-UTR和525 bp的ORF,共编码174个氨基酸;CD3ζ全长1 281 bp,包括56 bp的5'-UTR,772 bp的3'-UTR和453 bp的ORF,共编码15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CD3γ/δ和CD3ε分子结构相似,均含有1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1个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的胞浆区,而CD3ζ含有1个仅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胞外区、1个跨膜区和含3个ITAM序列的胞浆区.分析DNA和cDNA序列发现,CD3γ/δ的ORF区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CD3ε的ORF区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qRT-PCR结果表明,CD3γ/δ、CD3ε和CD3ζ在鳃、脾、头肾、肠中表达较高,在脂肪、肝、眼、脑等组织中表达较少.当腹腔注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3 h后,脾组织的3种CD3分子均显著上调(P<0.05),在肠和头肾也有显著上调(P<0.05),表明细菌感染会增加CD3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CD3在病原菌感染免疫中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2.
采用RT-PCR法扩增出中国境内生长的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359个核苷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同源性可达到99%。将克隆到的基因连接pRTL2质粒的35S启动子,构建重组载体pPTN-D6D,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系统,将该基因导入到垦农18和小粒豆2个大豆品种中。经PCR检测分析,初步证明琉璃苣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03.
Corn oil was mixed with heated rice bran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periods and ratios of rice bran to corn oil to extract γ-oryzanol from rice bran. Selected corn oil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γ-oryzanol were heated at 180 °C for 100 min or 60 °C for 16 days,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Corn oils recovered from the mixture of rice bran showed higher oxidative stability at both 60 and 180 °C treatment compared to control corn oils. At 180 °C, corn oils of a 1:5 ratio of rice bran to corn oil (w/w) showed higher oxidative stability than did those of 1:3 and 1:7 (w/w), whereas at 60 °C, corn oils of 1:7 (w/w) showed higher oxidative stability than did others. γ-Oryzanol can be extracted through a corn-oil mixture at 80–90 mg/100 g oil, which is about 4.0% recovery of 2244 mg/100 g crude rice-bran oil. Oxidative stability of corn oi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artly because of the extraction of γ-oryzanol under cur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调节因子DegR对聚γ谷氨酸(γ-PGA)生物合成产量的影响,比较聚γ谷氨酸佐剂和传统铝佐剂的辅助免疫效果,利用P43启动子构建了穿梭表达载体pHY-degR,通过电转化地衣芽胞杆菌WX-02获得重组菌株WX-02/pHYdegR。同时以福尔马林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疫苗作为免疫原,分别以不同分子质量聚γ谷氨酸佐剂和铝佐剂制备相关疫苗并免疫小鼠,7d后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小鼠死亡数,计算其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过表达degR后,聚γ谷氨酸生物合成产量提高至28.5g/L,相比对照菌株WX-02/pHY300提高22.6%。分子质量2×10~3 ku聚γ谷氨酸作为佐剂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效果最好(78.9%),优于铝佐剂免疫保护率(52.6%)和未添加佐剂免疫保护率(42.1%)。结果表明,过表达degR基因能提高聚γ谷氨酸生物合成量,且聚γ谷氨酸作为疫苗佐剂能增强疫苗免疫效果,可作为理想的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05.
聚-γ-谷氨酸对小白菜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聚-γ-谷氨酸对小白菜地上部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养分含量的降低,聚-γ-谷氨酸处理小白菜较对照叶片Pn、Gs、Tr和Ci均有提高;在90%养分含量下施加聚-γ-谷氨酸显著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70%~100%养分含量范围内,小白菜地上部产量较对照均有所提高,说明聚-γ-谷氨酸可通过降低气孔限制值、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吸收光强的能力,从而促进小白菜对光能的捕获及其转化,提高其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6.
丁元生  罗志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28-13329,13333
[目的]对KF/K2CO3/γ-Al2O3催化合成反式阿魏酸进行研究。[方法]以香兰素和丙二酸为原料,KF/K2CO3/γ-Al2O3为催化剂,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催化合成反式阿魏酸,考察反应时间、香兰素与丙二酸物质的量之比和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式阿魏酸收率的影响。[结果]催化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兰素7.6 g(0.05 mol),n(香兰素)∶n(丙二酸)=1∶1.20,KF/K2CO3/γ-Al2O31.00 g,乙酸正丁酯25 ml,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65%以上,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6次,收率依然超过60%。[结论]KF/K2CO3/γ-Al2O3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7.
唐丽  位兰  张勇  彭克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999-3006
【目的】观察鸵鸟雏鸟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PVN)的显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发育特点,探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GABA)阳性细胞在PVN内的年龄增长性变化。【方法】以1、45和90 d健康非洲鸵鸟雏鸟为实验动物,利用H.E染色技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化定位表达(SABC)技术,研究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发育特点。【结果】①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组织学结构随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其中PVN小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在45 d时最低,明显高于1和90 d的小细胞核;②鸵鸟雏鸟下丘脑PVN内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呈年龄增长性减少;③鸵鸟雏鸟下丘脑PVN内可检测到GABA阳性产物,表达量呈年龄增长性增加的趋势,其中 PVN大细胞部(mPVN)和小细胞部(pPVN)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均在45 d时最高,显著高于1和90 d的(P<0.01)。【结论】随着日龄的增长,鸵鸟雏鸟下丘脑PVN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其在出生后早期(1—45 d)发育较快。  相似文献   
108.
纯化2株针对水牛γ-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其中1株进行HRP标记作为检测抗体,另1株单抗作为捕获抗体,建立检测水牛γ-干扰素的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通过对封闭液、抗体稀释液等条件进行优化,经过方阵滴定试验确定捕获抗体的最佳浓度为625 ng/mL,检测抗体的工作效价为1∶100;所建立的DAS-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25 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0.52%~6.86%,批间变异系数为5.6%~7.07%。采集60头单次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的水牛肝素钠抗凝全血,利用牛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rHIS-CFP10/ESAT-6融合蛋白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释放IFN-γ,用所建立的夹心ELISA检测所有样本,与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比较,结果显示,自制夹心ELISA方法检测水牛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2%,特异性为87%,符合率为75%,表明可应用于水牛结核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9.
刘勇  柯绍英  黄小琴  张蕾  刘红雨  周西全 《草业科学》2012,29(11):1718-1723
本研究利用400、500 Gy的60Co γ射线辐射28个欧洲引进黑麦草(Lolium)干种子,结合大田试验比较了辐射对不同黑麦草品种发芽、分蘖数、株高、鲜质量、抽穗期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8个品种对γ 射线辐照处理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Gordo、Ligrande、Barmultra对60Co γ射线敏感,低剂量处理即导致死亡,高剂量处理后Remy、Bartissimo死亡。γ 射线辐照处理能够改变黑麦草分蘖数、株高、鲜质量、抽穗期等生长性状,并显著增加Zarastro、Barfort、Tosca、Orlando诱变材料的分蘖数,Lolita诱变后植株高度和鲜质量比未辐照处理材料高20%以上,表明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是快速提高牧草分蘖数、株高和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作为新材料用于进一步的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10.
为对犬孢子虫MAG1与IFN-γ融合基因重组真核质粒进行免疫学评价,本实验以含有MAG1-IFN-γ基因片段的克隆质粒为模板,扩增MAG1-IFN-γ目的片段,构建pVAX-MAG1-IFN-γ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染Vero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AG1基因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并免疫BALB/c小鼠,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基因片段大小为1 536 bp,与GenBank中登录的MAG1和IFN-γ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IFA检测MAG1基因在Vero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转染的Vero细胞呈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57 ku,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经间接ELISA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测定表明,重组质粒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实验为新孢子虫病核酸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