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108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66篇
基础科学   5篇
  159篇
综合类   3135篇
农作物   330篇
水产渔业   621篇
畜牧兽医   5642篇
园艺   367篇
植物保护   133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539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596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免疫对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 T 株 S1 基因c D N A 连接于pc D N A3 的 Hind I I I与 Ba m H I位点之间构建含有 C M V 启动子及 B G Hpoly A 信号序列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实验证明, S P F 鸡肌注免疫后血清 Ig G 抗体逐渐升高,至第35 日龄左右达到高峰,攻毒后血清 Ig G 抗体先下降而后升高,血清 Ig G 抗体升高幅度不及 I B 油苗免疫组。质粒 D N A 免疫鸡攻毒后有40 % 的鸡可耐过强毒的攻击,说明 S1 基因在体内获得了表达并使鸡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32.
1994年6 ̄7月,西藏林芝地区家兔大批急性死亡同,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诊断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等结果与兔病毒性出血症特征相符。进一步作病毒学检查表明,病变组织超薄发切片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有大量直径约30nm的球状裸听病毒粒子,自然病死兔肝组织匀交涉 清能凝集入)型红细胞,而且血凝兔出血症病毒阳性抗血清所抑制,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对兔有很强的致病性;用西藏自然病死兔肝组织匀浆试制的矩形疫苗兔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鸡痘病毒282E4弱毒株基因组部分BamHI片段的质粒pUB、pUC、pUD、pUD2、pUE和pUF酶切分析的基础上,对pUF进行了亚克隆获得pUF-E和pKS-X,对最可能存在非必需区的pUE质粒进行了序列分析,改造了含P11P7.5-LacZ报告基因盒,并在上述质粒的相应单一酶切位点插入P11P7.5-LacZ报告基因盒,构建成pUB1、pUFC1、pUFE1、pUF-E1和pKSF-X15个重组载体质粒。体内重组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4.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基因的克隆及其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 1 对能对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 P R V) T K(thym idine kinase)基因+ 119~+ 1 071区进行特异扩增的引物,用猪 P R V 鄂 A 株细胞培养物提取的基因组作模板,扩增出 953 bp 长的片段,用地高辛标记该片段作探针,通过 South ern 杂交,从克隆有 P R V 鄂 A 株的 Bam H I片段的重组质粒中钓出含 T K 基因的重组质粒 p S T K。对 p S T K 进行酶切分析,绘制了含 T K 基因的 Bam H I片段的图谱,通过测序得出了 T K 基因的全序列。将该序列与 P R V N I A3 株 T K 基因进行比较,发现鄂 A 株的 T K 基因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35.
禽流感H9亚型SD696株疫苗生产工艺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10日龄和12日龄SPF鸡胚增殖禽流感H9亚型SD696株病毒,并改变后孵化温度,将死亡高峰期、最终死亡率、平均单胚收获量、尿囊液血凝价HA、病毒含量EID50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12日龄SPF鸡胚比用10日龄SPF鸡胚增殖禽流感H9亚型SD696株病毒,死亡高峰期推迟12-24 h,最终死亡率、尿囊液的HA和EID50无差异,平均单胚收获量提高了2-3mL。35℃培养比37℃培养鸡胚死亡高峰期延迟、最终死亡率降低、平均单胚收获量提高、尿囊液的血凝价HA及病毒含量EID50偏高。选择12日龄SPF鸡胚,35℃培养温度为生产工艺,既提高疫苗产量,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6.
细环病毒(TTV)目前在全世界的猪群中广泛存在。为了调查其在广东省猪群流行情况,我们运用PCR方法对广东省不同地方猪场和散养户送检的445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TTV总的阳性率为68.1%(303/445),其中TTV1阳性率为43.1%(192/445),TTV2阳性率为24.9%(111/445)。TTV1的阳性率高于TTV2的阳性率,且猪场送检样品阳性率高于散养户。TTV1和TTV2存在混合感染,猪场样品混合阳性率为23.1%(88/381),散养户样品混合阳性率为1.6%(1/64)。几份阳性样品测序和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别属于TTV1和TTV2。调查结果表明TTV在广东猪群中已经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37.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实质是病毒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病毒受体和配体的研究是明确病毒致病机理的关键,因此关于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病毒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病毒受体的鉴定可通过多种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如酵母双杂交法、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技术等。文章对当前的病毒细胞受体研究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Recently, it has been noted that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infection adversely affects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of Lapinized Philippines Coronel (LPC) vaccine, an attenuated strain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in pig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PCV2-derived interference, an in vitro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LPC virus (LPCV) and PCV2 in 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A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CV2 reduced the LPCV infection in AMs and the levels of PCV2-derived interference were dose-dependent. The PCV2-derived interference also reduced the replication level of LPCV in AMs. The full-length PCV2 DNA and its fragment DNA C9 CpG-ODN were involved in the reduction of LPCV infection in AMs, whereas UV-inactivated PCV2 was not. In addition, a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PCV antigen-containing rate and IFN-γ production was observed, and had a dose-dependent trend with the level of PCV2-inocu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may partially explain how PCV2 infection interferes with the efficacy of LPC vaccine.  相似文献   
39.
Schmallenberg virus (SBV), a novel orthobunyavirus that rapidly spread throughout north-western Europe in 2011, caused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in lambs and goat kids (Van den Brom et al., 2012) and newborn calves (Hoffmann et al., 2012). The impact of the SBV epidemic seemed limited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ffected herds with malformed offspring (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2012b). Nevertheless, little is known with regard to the overall within-herd impact of SBV infe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the 2011 SBV epidemic on the productivity of dairy cattle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district of Kleve, Germany.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