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94篇 |
免费 | 1502篇 |
国内免费 | 13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34篇 |
农学 | 1092篇 |
基础科学 | 1888篇 |
2561篇 | |
综合类 | 8699篇 |
农作物 | 694篇 |
水产渔业 | 415篇 |
畜牧兽医 | 1612篇 |
园艺 | 388篇 |
植物保护 | 65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339篇 |
2023年 | 385篇 |
2022年 | 535篇 |
2021年 | 593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674篇 |
2018年 | 367篇 |
2017年 | 711篇 |
2016年 | 917篇 |
2015年 | 794篇 |
2014年 | 991篇 |
2013年 | 1029篇 |
2012年 | 1433篇 |
2011年 | 1332篇 |
2010年 | 1042篇 |
2009年 | 999篇 |
2008年 | 942篇 |
2007年 | 949篇 |
2006年 | 869篇 |
2005年 | 657篇 |
2004年 | 487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349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285篇 |
1999年 | 244篇 |
1998年 | 236篇 |
1997年 | 205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115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39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杜鹃(Rhododendron L.)专类园是春季景观最具特色的专类园之一,运用BIB-LCJ法(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 design-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杜鹃园25个景观样本进行了美学评价,根据200名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得出最优及最差景观样本;同时,40名相关领域人员采用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语义学解析法)对以上样本也进行了评价。综合2种评价结果,认为最优景观样本为14、1、6、20号,最差样本为9、10、25、22号。对SD法评价结果进行SD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影响杜鹃专类园春季植物景观的因子有环境、空间、形式、美感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22.
响应面法优化鲈鱼鱼松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丰富淡水鱼精深加工品种,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原料,制备一种鱼松。通过单因素优化腌制时间、汽烹时间和干制时间3个关键工艺参数。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感官评分与工艺参数间的模型,确定鱼松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感官分数的因素排序依次为干制时间腌制时间汽烹时间。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的模型,曲面方程拟合性好,其优化的鱼松最佳工艺参数为腌制时间1.01 h,汽烹时间18.04 min,干制时间2.44 h。此条件下感官分数达8.92,与模型方程理论预测值(9.07)相对误差为1.65%。产品鉴定出挥发性物质成分27种,主要为烷类、烯类、苯类和酮类。本试验鱼松产品呈疏松的浅黄色絮状,味道鲜美,可进一步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23.
不同施氮量及供氮方式对大豆根瘤生长及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研究一次供氮(指在总氮量一定的情况下以基肥的形式一次性施入,设3种总供氮量处理: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和分次供氮(指在总氮量一定的情况下,分别于播种前、苗期、花期和鼓粒期分4次平均施入,与一次供氮处理相同,设3种总供氮量处理)对大豆根瘤干重和数量、氮积累量、固氮酶活性及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氮方式下,各处理地上氮积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氮积累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分次施氮方式下,花期和鼓粒期根瘤干重和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苗期,各组织氮积累均以一次性施氮方式高于分次施氮和对照,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地上);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分次施氮对大豆植株氮积累促进作用增大,各组织氮积累表现为分次施氮>一次性施氮>对照。施氮量对固氮酶和豆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与一次性施氮方式下相似,但整体上较之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24.
325.
基于EFAST方法的AquaCrop作物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敏感性分析是作物模型本地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作物模型的校正与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2012—2013、2013—2014和2014—2015年冬小麦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对AquaCrop模型42个作物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模型在北京地区的敏感参数。【结果】(1)对干生物量敏感作物参数是: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生物量生产的最小生长度(stbio),引起冠层早衰的土壤水分消耗上限(psen))、生物量和产量参数(归一化水分生产力(wp))、蒸散参数(作物冠层形成后到衰老之前的作物系数(kcb))、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冠层生长系数(cgc),从播种到出苗时长(eme),最大冠层覆盖度(mcc),冠层衰老系数(cdc),从播种到成熟的时长(mat),产量形成过程中收获指数的建立长度(hilen))。其中stbio,kcb,wp和cgc 4个作物参数敏感性指数最大;(2)对冠层覆盖度最敏感的参数是: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cgc,mcc,每公顷株数(den),出苗率达到90%时的土壤覆盖度(ccs),mat和cdc)、根区发展参数(最大有效根深(rtx))、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psen)、蒸散参数(kcb);(3)对产量最敏感的参数是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从播种到开花时长(flo),mat,cdc,hilen和从播种到开始衰老时长(sen))、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psen)、生物量和产量参数(参考收获指数(hi)和wp)、蒸散参数(kcb)。【结论】利用EFAST方法对AquaCrop模型中的作物参数进行一阶和全局敏感分析,最大干物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以及干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敏感性参数的选择上差异不大,但排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大干生物量的敏感性分析不能分析作物参数对干生物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结果不全面;冠层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一阶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敏感参数的选择和排序上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全局敏感性分析中作物参数的敏感性指数更高,对冠层覆盖度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本研究结果用于AquaCrop模型本地化,可提高该模型在北京地区的模拟效率和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326.
在甘肃省张掖市龙渠祁连圆柏林内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及化学除草+人工除草对祁连圆柏林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试验区杂草为5科15种,人工除草试验区杂草为9科20种,化学除草+人工除草试验区杂草为6科16种,对照区杂草为14科30种。化学除草处理区的杂草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最低,人工除草处理区最高,表明化学除草对祁连圆柏林杂草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在祁连圆柏林地防除杂草,采取化学除草+人工除草的方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27.
蜻蛉河大型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充分灌溉理论,按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以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区灌溉水资源递阶控制优化模型,对灌区多水源进行优化配水研究。应用上述数学模型,对蜻蛉河大型灌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于每个层次子系统,采用适宜于解决多阶段过程或能转化成多阶段决策过程的动态规划方法来求其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引用和提出的理论与方法是正确的。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经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将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此研究成果为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28.
甘薯薯块富含淀粉、酚类等物质,不利于DNA提取。为了研究甘薯薯块DNA提取的最佳方法,采用经典CTAB法、改良CTAB法一、改良CTAB法二和SDS提取法,对甘薯薯块总DNA提取效果进行比较,以试剂盒法提取结果作对照。结果表明:采用经典CTAB提取法和SDS提取法获得的薯块DNA含有较多杂质,且降解严重,样品质量低;CTAB改良法一能降低DNA样品中多糖等物质的含量,但DNA存在一定程度降解,且耗时较长;CTAB改良法二提取效果最佳,杂质含量低且DNA降解少,与试剂盒提取效果最接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甘薯薯块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29.
提取高质量茶树总RNA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由于茶树富含多糖、多酚,从茶苗组织中尤其是从茶苗的根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较为困难,试用了多种方法都未能获得高质量的RNA.为此,作者借鉴多年生的草本植物RNA提取方法-CTAB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次提取茶苗嫩根中的总RNA.电泳检测显示,该方法提取的总RNA 28S和18S条带清晰且28S较18S条带亮,紫外光谱分析显示A260/A280的比值为1.93.用于RT-PCR反应,成功克隆了492 bp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段.说明用该方法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好.试用该方法从营养成分丰富的茶籽胚中提取总RNA,效果同样很好. 相似文献
330.
在新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下,尝试将行动导向教学融入到农艺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以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指出这对中职学校农艺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