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本研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探讨了02428、三磅七十箩等水稻品种亲和性表现的特点。提出水稻亲和势的概念并阐明其生物学意义。运用Hayman方法,分析水稻亲和力资料表明: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平均显性度为1.3368>1,可能系广亲和基因离散分布引起。讨论了水稻广谱亲和性与特异亲和性的遗传及杂交选育广亲和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留桩节位与母叶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头季稻收获时保留的母茎节数与母叶数对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保留例二节上休眠芽的情况下,保留母茎到叶或倒二叶和倒一节可以增加母茎的干物重和营养物质贮藏量,因而可以减少头季稻收获后再生芽的死亡率,促进再生芽的萌发,增加发南数。相应地也使再生稻育效德数有所增加.但发苗期延长.迟发苗和弱苗增多,加之母叶与倒一节的严重荫蔽作用,使再生稻株生长发育较差,结实率、稳实粒数和千粒重均降低.产量不高。在去除倒二节后的第三节再生芽较保留了第二节的发苗多、生长好、有效稳增加、结实率、德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在去除了第三节后的第四节再生芽也表现同样趋势,表明再生芽的萌发生长也具有顶端优势现象。再生稻产量以去掉第一节保留第二节的最高。  相似文献   
123.
《杂交水稻》在抓好“主业”的同时,开展多项“副业”,顺应时代变革,走自我发展,以刊养刊之路。  相似文献   
124.
用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杂交 ,对其杂种F1的花粉母细胞中期Ⅰ的染色体配对进行了洋红染色和Giemsa -C带染色观察。结果表明虽然簇毛麦染色体在中期Ⅰ主要以单价体存在 ,但也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染色体配对 (平均每细胞为 1 1%左右 ) ,可以通过遗传重组转移簇毛麦的有利基因。这些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 ,既分布在超过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存在于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相反 ,超过理论配对数的染色体对不一定就是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 ,在少于理论配对数的细胞中 ,也不一定仅是小麦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同样包含有少量的小麦 -簇毛麦染色体配对。因而 ,用传统的染色法对外源物种与小麦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数的估计 ,既有夸大一部分信息 ,又有掩盖一些有益信息的弊端。说明我们在用传统方法来推测远缘杂种后代中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时要持审慎的态度 ,需要用较为准确的方法来直接鉴定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4个同核异质系(珍汕97、D(汕)A、G(汕)A和W(汕)A)及其杂种一代的二核期花药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二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酯酶出现了11条酶带;过氧化物酶出现了9条酶带;细胞色素氧化酶度现了13条酶带。水稻花药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酶谱和酶活性受亲本核质双方的影响。水稻花粉败育可能与酯酶同二酶E_8、E_9 E_(1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er_8、Per_9,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Cyt_5、Cyt_7、Cyt_9、Cyt_(10)的消失或活性降低有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6.
杂交水稻育性基因型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两组不完全双列杂交(6×5和4×3)组合的F_2、F_3及B_1等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的观察和分析,初步认为杂交水稻育性茎因型因组合不同而不尽一致。有些组合只具有隐性不育基因,另一些组合则既具有隐性不育基因,也具有显性不育基因,显性可育基因对显性不育基因表现出遮盖作用。隐性不育基因数在组合问的变异主要决定于不育系,而显性不育基因数的变异则主要决定于恢复系。作用育性基因数和显性不育基因数与F_1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本文还提出了根据已知育性基因型求F_2、B_1和F_3等群体的理论不育株率的公式,以及根据各群体的不育株数和样本容量估算其育性基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7.
水稻(Oryza sativa L.)亚种间杂交穗部性状的双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6×6没有反交的完全双列杂交,对亚种间杂交穗部性状的遗传和基因作用以及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长、粒宽、长宽比和粒重为不完全显性,遗传方差中以加性效应为主;穗长、二次支梗数、穗粒数为超显性,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一次支梗数表现有明显的上位性效应。狭义遗传力的排列顺序为粒宽>长宽比>千粒重>粒长>穗长>穗粒数>二次支梗数。二次支梗数和穗粒数具有相似的遗传基础,其余性状的基因系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8EC1936对所有考察性状皆含有较多显性基因,而02428隐性基因偏多。约有1组显示显性的基因控制籽粒长宽比。穗长、千粒重、一次支梗数、二次支梗数和穗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皆达极显著水平,粒长、粒宽、长宽比仅一般配合力达极显著。Lemont和02428对穗粒数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和特殊配合力俱佳;而对增加粒重和获得理想的籽粒形状8EC1936.CA529和矮64、Lemont是可供选择的亲源。  相似文献   
128.
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8A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湘香二A中雄性可育株为父本材料,与D90A杂交、回交,通过排除微效恢复基因和微效温敏不育基因,转育成具有D型不育胞质的优质香稻不育系川香28A。该不育系的垩白粒率较珍汕97A低18倍,垩白面积小75倍;稻米香味浓;配制的杂交种亦表现外观和食味品质好。目前,川香28A已配制出一批优质高产组合。香优1号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优质杂交稻区域试验;川香28B作为优质种质用于保持系米质改良的育种计划之中。  相似文献   
129.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在豇豆和小白菜上 ,能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降低硝酸盐的积累 ,提高Zn、Fe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0.
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发展 ,除了人们对遗传学的了解外 ,更多的是对生殖系统的操纵。从固定杂种优势出发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无融合生殖领域的研究动态 ,特别是近年来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新进展 ,提出了在水稻中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