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0篇
  5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鱼腥草复合剂替代金霉素对粤黄鸡饲用效果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粤黄鸡为试验对象。探讨一种鱼腥草复合剂作金霉素替代品的可行性,以不含金霉素和鱼腥草剂,含金霉素和含鱼腥草复合剂等3种饲粮,开展9日龄粤黄鸡的4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鱼腥草复合剂在粤黄鸡饲料中添加量为5kg/t时,不降低饲料氮和能量的利用率,因而对粤黄鸡生长无不良影响;能降低试验鸡的死亡率,但随饲喂时间延长其饲喂效果变差;能极显著地降低鸡盲肠内容物中需氧菌的含量。  相似文献   
82.
从福建的古田、沙县和长汀等地采集到的捺细菌性根癌病标样上分离到12株能致癌的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后认为属根癌土壤杆菌生物型Ⅱ,其中有10株菌株对土壤杆菌素84(agrocin84)敏感.用K84菌液浸捺砧木的根部30min后种植在用分离到的致癌病菌接种过的土壤中,株发病率为2.96%;用清水处理的砧木种植在用致癌病菌接种过的土壤中和不接种的土壤中,株发病率分别为19.89%和3.82%,表明K84菌对捺细菌性根癌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3.
模拟阴坡鱼腥草对梯度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轻度湿润、中度湿润、重度湿润、水淹及对照8个水分梯度,研究模拟自然阴坡环境土壤水分梯度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生长和生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干旱显著抑制鱼腥草茎叶含水量、生物量,但明显提高根冠比;重度干旱和中度干旱明显降低根状茎和根的含水量、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指数,根数增加;水淹时,显著提高茎叶含水量,根数减少,根长增加。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水分变化响应不明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较显著的敏感性,水分的增加或减少均显著提高SOD活性。中等程度以上的干旱或湿润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除轻度湿润组外,叶绿素含量随干旱或湿润胁迫程度的加剧明显依次下降,显著响应梯度水分变化。重度湿润时,MDA含量、相对膜伤害率、抗氧化酶活性最高,且叶绿素含量较低,表明其受到了严重水渍胁迫。综上所述,模拟阴坡条件下,轻度干旱和中度湿润之间的水分条件更加适宜于鱼腥草的栽培。  相似文献   
84.
以溶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 mg·L-1)铜处理下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及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明确铜处理下梭鱼草叶片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调控活性,为揭示梭鱼草对铜处理的耐性与解毒机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铜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而较长时间铜处理导致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铜处理初期可诱导叶片中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的积累,而低浓度铜(≤10 mg·L^-1)对叶片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胁迫时间延长,叶片非蛋白巯基总肽(total non-protein thiol,NPT)、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增加,植物螯合肽(phytochelatins,PCs)含量则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低浓度(≤10 mg·L^-1)、短时间铜处理可以增强梭鱼草叶片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调控活性,提高细胞抗氧化胁迫能力,增强植株对铜处理的耐性。然而,这种促进效应会被较高浓度、较长时间铜处理破坏。  相似文献   
85.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是一种罂粟科博落回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体内的血根碱(sanguinarine,SAN)具有抗炎、调控肠道菌群和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此作为饲用抗生素的天然源替代品在全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销售。随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限用甚至禁止饲用抗生素,博落回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因此,通过育种等方法来提高博落回中血根碱的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进行品种改良是一个快速高效的方法,其中制备原生质体是第一步。本研究以博落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的酶解渗透压、温度、时间和pH值,得到最适甘露醇浓度为0.6 mol/L,最适温度为30℃,最适时间为6 h,最适酶液pH值为5.8,在该条件下的产量可达到6.03×10^5个/mL,活力为87.3%。该研究为未来博落回的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前期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6.
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干品中甲基正壬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爽  张明时  周贻兵  赵治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06-15607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干品(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甲基正壬酮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FI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结果]甲基正壬酮浓度在0.82~20.5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8%。[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鱼腥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及其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并应用溶血试验、Western-blot分析、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醇提物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醇提物对9株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6~64 mg/mL,亚抑菌浓度鱼腥草醇提物呈剂量依赖式抑制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尤其当浓度为0.16 mg/mL时,基本上能完全抑制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本研究可能为抗金葡菌感染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8.
鱼腥草单方制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草鱼幼鱼的抵抗力和存活率,研究不同剂量的鱼腥草单方制剂在不同时间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将鱼腥草细粉分别按质量分数1%、2%、3%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草鱼幼鱼(10.83±0.57) g 90 天,每30 天取样,分别测量生长指标、肌肉成分以及溶菌酶和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尾均重和增重率,并在30、60、90 天都显著高于1%和3%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草鱼溶菌酶活性和NO的含量,但只有2%试验组投喂60 天时能显著提高草鱼机体内溶菌酶活性和NO含量(P<0.05),但对不同脏器亦存在作用时间的差别。各试验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被诱导升高。各试验组GOT和GP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GPT活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其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综合研究认为:鱼腥草单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适宜投喂周期为30~60天,适宜添加剂量是2%。  相似文献   
89.
在水温(22±2)℃下,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含药用植物茯苓(Poria)、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及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的混合添加剂对初始体质量为(137.61±22.26)g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药用植物添加剂配比:茯苓、白芍、鱼腥草、大黄质量比为7:5:4:4(干粉).将施氏鲟饲养在室内圆形水族箱(半径44 cm,水深50 cm)中,每箱8尾,每日3次饱食投喂添加上述药用植物的饲料,添加量为饲料总质量的0%(对照组)、0.5%、1%和2%,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当药用植物添加量为0.5%时,施氏鲟的摄食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385.76 g、241.46%、2.19%/d和75.5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为1%时,施氏鲟血浆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0.5%及1%添加量可显著提高血浆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植物性添加剂使施氏鲟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达到2%时,施氏鲟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0.5%的植物添加剂可以显著降低施氏鲟血浆中皮质醇含量(P<0.05);0.5%~1%添加量可以显著提高血浆甲状腺素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药用植物对施氏鲟具有一定的促生长、缓解应激、提高免疫力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研究替代饲用抗生素已成为畜禽健康养殖领域的热点问题。博落回及其提取物来源天然,具有抗菌、抗炎、抗疟、杀虫、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博落回及其提取物对畜禽生产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其在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