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6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931篇
林业   412篇
农学   768篇
基础科学   296篇
  2983篇
综合类   4061篇
农作物   888篇
水产渔业   421篇
畜牧兽医   862篇
园艺   379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89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对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和杂交稻汕优63的株型特征以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稻1号的单产之所以显著高于汕优63的,主要因为前者分蘖多且分蘖快,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多,而且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22.
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对地表水中可溶性铁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取三江平原湿地开垦前后具有代表性的地表水类型,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湿地开垦对地表水中可溶性铁(WSIFe)含量与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块尺度上,湿地地表积水、排水中WSIFe的含量均值分别为2.20、1.75mg·L^-1;开垦为大豆田后地表无积水,排水中降为1.34mg·L^-1;开垦为水田后分别增加为2.76、2.38mg·L^-1,这与使用铁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灌溉有关。在区域尺度上,虽然湿地开垦导致沼泽性河流中WSIFe含量降低,但目前含量(均值为0.66mg·L^-1)仍高于黑龙江(0.34mg·L^-1),是黑龙江WSIFe的重要来源;农田排水干渠中WSIFe含量均值为0.42mg·L^-1,也是黑龙江WSIFe的来源之一,但其贡献量低于沼泽性河流;湿地开垦减少了地表水中WSIFe向黑龙江的输出。湿地开垦后地表水中Fe^3+的相对含量在田块尺度上出现增加,在区域尺度上有所降低,湿地开垦前后地表水中WSIFe的主要存在形态均为Fe^3+。无论是田块尺度还是区域尺度,湿地开垦后地表水中WSIFe含量的季节变化都与灌溉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3.
pH值对玄武湖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pH值对沉积物中磷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SMT)研究了玄武湖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情况,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在玄武湖沉积物的总磷(TP)中,NaOH-P赋存比例最高(370.42~414.65mg·kg^-1),其次是HCl-P(359.41~378.64mg·kg^-1),有机磷(OP)含量最低(237.23~276.86mg·kg^-1)。酸性条件下,促进HCl-P的释放,NaOH-P的百分含率显著升高,而OP和HCl-P的百分含率则均明显下降;碱性条件下,促进NaOH-P的释放,HCl-P的百分含率升高,OP和NaOH-P的百分含率则均出现了下降现象。研究表明,pH值对沉积物中磷的释放以及磷形态在磷释放过程中的重新分布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4.
干渣吸附处理含磷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水体磷浓度、干渣粒径和温度对干渣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干渣对水体中磷素的选择性吸附特征及其饱和吸附磷素后的解吸释磷现象。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高,干渣吸附除磷速率越慢,效率越低。磷浓度为6和12mg·L^-1时,作用20h后,除磷效率可达90%。干渣粒径越小,除磷速率越快,效果也越好,磷浓度为12mg·L^-1,吸附平衡后,30、60和100目干渣的除磷效率分别为80%、93%和96%。温度对干渣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磷浓度为12mg·L^-1,25和35℃时,除磷效率可达95%,但在5℃时,除磷效率仅为75%。干渣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去除水体中的磷素,适宜作为除磷吸附剂,处理多种含磷污水。  相似文献   
25.
对大通县退耕还林中高位山旱地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模式H(白桦 青海云杉)>模式J(青杨 中国沙棘)>模式G(华北落叶松)>模式F(青海云杉)>模式K(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26.
采用"3414"平衡施肥方案,在桐梓县肥力较高的小黄沙泥土上进行了杂交玉米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最佳的肥料配方为处理6,即尿素32.6kg·667m-2、普钙62.5kg·667m-2、氯化钾26.7kg·667m-2;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以低氮低磷中钾处理的肥料增产效益最好,其肥料的产/投比为2.42,其肥料配方为处理12(N1P1K2),即尿素13.6kg·667m-2、普钙31.25kg·667m-2、氯化钾13.3kg·667-2.  相似文献   
27.
王家庄人工湿地(面积12 000 m2)位于云南滇池东岸呈贡县,湿地进水来自5条农业区汇水干渠,经矩形堰均匀布水后流过湿地。湿地于2002年8月起运行,初期优势植物为茭草(Zizania latifoli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菖蒲(Acorus calamu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水芋(Calla palustris),7个月后,莲藕完全被水花生所替代。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湿地对农业径流中磷去除的季节性规律。结果表明,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湿地具有良好的拦截进水磷的能力,有效降低了农业区农业径流对滇池的污染。进水总磷(TP)负荷为241(旱季,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和199(雨季,每年5月至9月)g.hm-.2d-1,TP浓度为0.04 ̄3.21(旱季)和0.00 ̄1.44(雨季)mg.L-1。出水TP浓度沿程1/3处为0.03 ̄0.49(旱季,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和0.03 ̄0.71(雨季,每年5月至10月)mg.L-1,沿程2/3处为0.00 ̄0.68(旱季)和0.00 ̄0.73(雨季)mg.L-1。TP去除率沿程1/3处为-73.7% ̄82.8%(旱季)和-215% ̄79.3%(雨季),沿程2/3处为-367% ̄100%(旱季)和-262% ̄93.1%(雨季)。受雨水稀释和停留时间变短的影响,雨季的TP去除率低于旱季。受滇池水位和湿地出水水位的影响,旱季时湿地TP的去除呈现“V”字型规律,雨季时湿地TP去除率沿程降低。总体而言,来水中的磷、有机质和速效铁以沿程逐渐降低的方式分布于湿地表层土壤中。秋末冬初时(每年11月至12月),菖蒲的含水率和生物量(鲜重)均比春季(每年3月至5月)的低,而生物量(干重)比春季的高。菖蒲从11月到12月仍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8.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云南松苗期生长缓慢,这使得云南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挥受到了阻碍。氮磷添加是目前农林业促成培育中一种常见技术手段,通过对云南松苗木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其生长状况的研究,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依据。本次试验以90d生的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氮磷根部追肥配施试验,比较不同氮磷浓度水平下云南松幼苗根系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氮磷配施后,随着氮磷用量的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优势降低,地上部分的生长优势升高,且氮元素对于地上部分的增长作用强于磷元素。  相似文献   
29.
永泰县引进种植猕猴桃近10a,现已全面进入盛产期,种植效益显著。本文结合猕猴桃生物学特性和永泰县的自然条件,从科学建园、品种选择、苗木栽植、果树管理、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方面介绍永泰县猕猴桃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海南岛西北部火山岩砖红壤铁质风化壳剖面样品进行X荧光光谱法检测、风化特征指数及质量迁移系数的计算,揭示海南岛新生代火山岩砖红壤铁质风化壳的主量元素分布、风化强度和迁移特征。风化壳主量元素以Fe2O3、Al2O3、SiO2为主,K、Na、Ca、Mg等易溶组分较低;Fe2O3、Al2O3富集、SiO2淋失的热带地区风化特征。风化层CIA指数高达95%以上、Fe2O3/Al2O3上升,BA值较低, SiO2/Al2O3、SiO2/R2O3、BA下降;以Zr为参比元素,铁、铝迁移系数大于1,最大可达4.029,钠、钾、钙、镁、硅、锰迁移系数小于1,可低至-0.996。研究认为海南岛西北部火山岩风化壳表现为典型的脱硅富铁,铁质元素强烈富集,其它元素淋失明显,且铁铝元素发生了的分异,是比较成熟的风化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