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不同光照强度对茼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小叶茼蒿为试验材料,采用平畦栽培,利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设置4种光照处理,通过测定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产量及各项营养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茼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茼蒿在光照强度为70%时,产量较高,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而硝酸还原酶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也相对较高,是相对适合茼蒿生长的光照强度。  相似文献   
12.
白姜花倍半萜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姜花的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到一个倍半萜合成酶基因的cDNA序列,其全长为1 932 bp,基因编码区共1 653 bp,编码551个氨基酸,命名为Hc-Sesqui。该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姜和玉米中的倍半萜合成酶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且含有DDXXD保守序列。通过Clustal.X进行序列分析,确定该基因属于植物萜类合成酶基因家族中的Tps-a亚族。Nor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茎、叶和萼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茼蒿的种属、成分、药理、养生价值、代表性膳食及食用注意事项等进行概述,为全民养生保健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滇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滇姜花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了29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2E,6E)-3,7,11-三甲基-9-苯磺酰-2,6,10-十二烷基三烯-1-醇、(1R) (+)-α-蒎烯、莰烯、桧烯、乙酸1,7,7-三甲基二环[221]-2-庚酯、α-石竹烯、(E)-β-金合欢烯、2-茨醇,其含量分别为20636%,5913%,4128%,3964%,2046%,1786%,1737%,1568%。这些成分可能是滇姜花的主要释香成分。  相似文献   
15.
以白姜花根尖为材料,通过预处理、固定、解离和染色等步骤,对染色体制片技术进行改良,得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可用于植物染色体数目分析的制片技术,主要步骤包括"取材-酸解离-低渗-染色-压片"。采用改良技术得到的制片细胞膨大、染色体分散、形态清晰、分色良好。用该方法对白姜花、金姜花、所罗门姜黄和红艳郁金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如下:白姜花2n=34,金姜花2n=34,所罗门姜黄2n=63,红艳郁金2n=49。  相似文献   
16.
姜花在人工湿地中脱氮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芦苇和人工湿地处理中未见应用报道的姜花,通过人工模拟湿地,采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二级工艺出水进行处理,研究它们在处理过程中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有植物床的脱氮除磷效果好于无植物床,复合床脱氮除磷效果最好,但芦苇床、姜花床、复合床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污水处理后,湿地植物各器官中的氮磷含量及分布有变化,芦苇叶对氮、磷的积累量最大,姜花根对氮的积累量最大,而对磷积累不明显;姜花可用于人工湿地进行处理污水。  相似文献   
17.
姜花属杂交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栽培试验和观察,研究姜花属杂种栽培技术。介绍姜花属杂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并从整地作垄、播种方式、田间管理、分株繁殖、适时采收等方面提出了适宜杂交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姜花属花卉种质来源广泛,包括栽培种、栽培品种及新育成品系等,从形态上常难以鉴定。该研究在全面收集姜花属主要花卉种质的基础上,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从多态性较好的12对引物中筛选出2对引物,构建了16份姜花属常见花卉种质的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采用SRAP分子标记方法,条带清晰、结果稳定、重复性高,可用于姜花属花卉种质的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茼蒿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茼蒿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微波提取茼蒿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0(g∶ml),微波功率为解冻档,提取时间为120 s。在此条件下提取茼蒿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0.319%。[结论]利用微波法提取茼蒿中总黄酮类物质,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达到省时、节能和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4种姜花属植物为试验材料,共设计10个杂交组合,采用常规杂交方法进行姜花属种间杂交试验,并对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共9个组合杂交成功,其中Hedychium coccineum×Hedychium gardnerianum的杂交结实率最高、为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