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3篇
  26篇
综合类   15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草鱼HSP90基因cDNA序列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斑马鱼HSP90(Heat shock protein)序列(NM_131328)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提取草鱼肝脏组织总RNA,RT-PCR扩增获得草鱼HSP90基因cDNA部分序列596 bp,获得GenBank登陆号为FJ517554.将测序结果利用DNAman软件与其他几种已知序列的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草鱼HSP90与斑马鱼、鲤、鲋的同源性依次为90%、89%、92%.同时利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技术检测HSP90在草鱼脂肪、肌肉、肠、脑、粘液、性腺、鳔、肝脏、心脏、脾脏、鳃、鳍12个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HSP90在草鱼除了鳍外的其他11个组织中均检测到表达,其中在心脏中表达最高,但与鳃、性腺、脑、脾脏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脂肪、粘液、鳔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几种组织(P<0.05),在肝脏、肌肉与肠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2.
将含有抗猪囊尾蚴头节单链抗体基因(ScFv)和绿脓杆菌外毒素基因(PE40)的重组质粒pET28.ScFv-PE40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其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68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3.8%。将融合蛋白通过金属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在95%以上,可溶性蛋白的回收率约为50%,回收量为5mg/L。本研究所进行的纯化重组蛋白的体外杀伤六钧蚴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对六钩蚴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而且与其剂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3.
试验旨在探索法氏囊活性肽BP7调节鸡未成熟B细胞的分子基础.利用BP7刺激禽前B淋巴细胞DT40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gM的mRNA水平,并采用基因芯片分析基因表达谱及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显示,BP7刺激的DT40细胞产生IgM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基因芯片分析发现,BP7处理的DT40细胞中共有...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南方春大豆“苏88-M19”和华北夏大豆“齐黄10号”的幼苗在40℃条件下热击处理2、4、6、8、10hr,比较其热击蛋白诱导合成的种类,热击蛋白累积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热击时间蛋白合成种类均为华北夏大豆多于南方春大豆。热击蛋白累积量华北夏大豆随热击时间延长而增加,6hr达最大值,尔后迅速下降。南方春大豆则热击2、4、6hr时随着热击时间延长热击蛋白累积量逐渐下降,6hr降至最低值,8hr后,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85.
用多次PCR方法对伪狂犬病病毒的立即早期蛋白(immediate early protein,IE180)基因进行部分缺失。测序证实缺失序列正确后,构建了IE180基因部分缺失突变体的真核细胞表达裁体peP1P2、pcP1P3P2、pcP6P2。将这些真核表达裁体与带有SV40早期基因启动子和报告基因CAT(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pCAT3-control载体质粒混合后,用质酯体介导的方法,共转染Hela细胞。通过CAT的ELISA方法检测瞬时表达结果表明:突变体P1P2和P1P3P2对SV40启动子具有较强的激活能力,而P6P2则对SV40启动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通过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12/IL-23p40和IL-10分泌的影响,探讨LBP的免疫调节机制,为LBP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6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各组小鼠进行连续4d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间隔3d后,再连续4d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同时,用高(40mg/1kg)、中(20mg/1kg)、低剂量(10mg/1kg)的LBP给小鼠连续灌胃2周,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分别用LPS(1mg/kg)和PBS,连续2周。小鼠眼眶取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IL-6、IL-12/IL-23p40和IL-10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LBP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IL-6、IL-12/IL-23p40和IL-10的分泌水平,提示LBP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应答,为枸杞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40%敌.仲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敌.仲乳油是由敌百虫和仲丁威复配而成,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程序程式温法,以壬二酸二乙酯为内标,OV-101为填充柱,内标法测定敌.仲乳油的含量,其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8、0.08;变异系数为0.74%、0.57%;线性相关系灵敏为0.9999、0.99995;回收率为98.56%-100.41%、99.18-100.52%。  相似文献   
88.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death in dogs. One promising approach is oncolytic virotherapy. We assessed the oncolytic effec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vaccinia viruses in canine cancer cells, in freshly excised tumour biopsies, and in mice harbouring canine tumour xenografts. Tumour transduction efficacy was assessed using virus expressing luciferase or fluorescent marker genes and oncolysis was quantified by a colorimetric cell viability assay. Oncolytic efficacy in vivo was evaluated in a nude mouse xenograft model. Vaccinia virus was shown to infect most tested canine cancer cell lines and primary surgical tumour tissues. Virus infec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umour growth in the xenograft model.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has antitumour effects against canine cancer cells and experimental tumours and is able to replicate in freshly excised patient tumour tissu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ncolytic vaccinia virus may offer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ption for otherwise incurable canine tumours.  相似文献   
89.
试验旨在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鼠源重组CD40L蛋白,探讨其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人工完全抗原在免疫BALB/c小鼠过程中的免疫增强作用。用Trizol试剂提取BALB/c小鼠脾脏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根据CD40L CDS区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构建pGEX4T-1重组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重组CD40L蛋白;根据曼尼希反应原理,用甲醛法制备TTX免疫原TTX-BSA和检测原TTX-OVA;以人工重组蛋白CD40L佐剂组为试验组,弗氏佐剂组作为对照组,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方法结合SPSS 19.0软件分析各组免疫效果,探讨重组CD40L蛋白在TTX-BSA免疫过程中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扩增了783 bp的CD40L目的基因,原核表达并纯化了融合GST标签的55 ku鼠源CD40L重组蛋白;与人工制备的TTX-BSA协同免疫小鼠试验结果显示,在免疫初期与弗氏佐剂相比,CD40L具有极显著的免疫增强效果(P<0.01)。综上所述,重组蛋白CD40L与TTX-BSA完全抗原协同免疫小鼠,在免疫初期CD40L具有增强机体对半抗原的应答强度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适于小分子半抗原抗体高效制备的免疫增强佐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为了表达牛环形泰勒虫(Theileria annulata)截短HSP70基因编码蛋白并研究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本研究扩增牛环形泰勒虫HSP70目的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MD18-T-HSP70,选取其他种的同源HSP70蛋白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SP70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结构、信号肽、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及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对重组蛋白HSP70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SP70,筛选诱导表达条件,镍柱纯化重组蛋白及检测反应原性。结果显示,牛环形泰勒虫HSP70蛋白序列与小泰勒虫的序列同源性较高,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1,属于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及信号肽;蛋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P70包含32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分别占39.18%、8.51%、30.41%和21.91%。蛋白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与HSP70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为HSP90家族成员,另外还有伴侣蛋白GrpE同系物,预示着HSP70可能在细胞内与HSP90形成复合体发挥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大小约为48 ku的融合蛋白,以0.6 mmol/L IPTG于37℃诱导5 h,蛋白表达较好;点状印迹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可被自然感染的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牛环形泰勒虫HSP70功能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