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38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3篇
  145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21.
采用实验室检测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方式,对板栗1年生嫁接苗生长发育动态、生理指标以及光能利用效率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板栗1年生嫁接苗地径和树高生长趋势均呈单"S"曲线变化,其中邵阳城步和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幼苗生长量,叶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现突出;邵阳城步板栗品种地径递增量为1.57cm,树高递增量为144.87cm,叶片蛋白质含量保持在6.42%,叶绿素含量为17.68g·L^-1;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地径递增量为1.46cm,树高递增量为142.07cm,叶片蛋白质含量维持在4.64%,叶绿素含量为21.92g·L^-1,说明邵阳城步和常德石门板栗品种幼苗生命活动较为旺盛。依据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小变化,岳阳临湘晚熟,岳阳临湘早熟和常德石门品种抗逆性较强,而邵阳城步品种抗逆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22.
施肥对土壤及黄瓜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黄瓜及其叶片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1δ5N‰)及硝酸盐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施有机肥比例的降低,黄瓜中1δ5N呈现先低后高再低的趋势;各处理单施化肥初期时黄瓜中1δ5N与有机肥60%和40%配施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中期时与有机肥60%、40%配施处理及对照间的差异显著(P0.05),末期时与有机肥60%配施处理间有差异(P0.05),与其他不同配施时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处理的不同采摘时期黄瓜中1δ5N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时叶片与黄瓜间的1δ5N呈正相关(r=0.9836),其1δ5N主要受不同肥料配施处理的影响。随着有机肥比例的降低,黄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与黄瓜中1δ5N间的线性相关性差(r=0.6568);而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提高,其中对照处理、100%、80%和60%有机肥处理时与叶片中δ15N丰度呈正相关(r=0.9187);60%、40%、20%有机肥和100%化肥处理时与叶片中1δ5N呈负相关(r=-0.9773)。总体来看,可以初步利用1δ5N作为标记来区分有机肥和化肥种植的黄瓜,但需要进一步研究1δ5N在作物中的分馏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23.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减肥增效的内在机制,依据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为主处理,配施有机肥(用量30 t·hm-2)和不施有机肥为副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分别记为N0、N75、N150、N225、N300,配施有机肥处理分别记为MN0、MN75、MN150、MN225、MN300。在分蘖、拔节、开花、灌浆、成熟期采集植株地下(0~20 cm根系)和地上部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先增加后减少,而千粒质量则逐渐下降。配施有机肥处理有效穗数较单施化肥处理整体提高7.1%。MN150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到6 311 kg·hm-2。单施化肥处理籽粒对氮素的吸收主要通过花前氮素转运,而配施有机肥处理花前氮素转运和花后吸收对籽粒氮素积累作用同等重要。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花前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9.80%、33.10%。花前氮素转运以茎秆为主,花后氮素积累量在MN150处理最高。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降低施氮量在增加氮素利用率与农学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适量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单施化肥和配施有机肥分别在N225、MN150处理达到最高,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分蘖、拔节、开花和灌浆期分别提高25.94%、12.88%、9.90%和12.35%。综合来看,有机无机肥配施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既能促进冬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又有利于保证西北旱地冬小麦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624.
以颠茄(Atropa belladonn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300和400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不同时间(7,14,21和28d)对颠茄鲜质量、光合色素和主要含氮化合物质量分数以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药材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各质量浓度MeJA处理组中颠茄鲜质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呈降低的趋势,并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0μmol/L);相反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呈增加的趋势,其中低质量浓度(100,200μmol/L)MeJA更能促进SP,Pro质量分数的积累.在MeJA处理28d时,硝态氮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硝酸还原酶(GS)与谷氨酰胺合成酶(NR)活性的变化趋于一致,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是在200μmol/L MeJA处理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的1.35倍和1.672倍.综上,MeJA能够抑制颠茄的生长,降低光合色素、硝态氮质量分数,而低质量浓度MeJA可提高SP,Pro质量分数以及GS,NR活性,因此在颠茄人工栽培过程中喷施低质量浓度MeJA有利于颠茄的生长和氮素代谢.  相似文献   
625.
采用沙培方法,选用不同基因型烤烟‘K326'、‘中烟90'和‘净叶黄',研究氮形态对不同烤烟幼苗叶部、根部的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NO3 -N或NH4+ -N不同处理水平下,‘净叶黄'叶部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较高,‘中烟90'根部NR的活性较高,在NH4+ -N的处理水平下NR的活性高于NO3- -N处理水平;‘K326'叶部和根部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力较高,根部的GS活力远大于叶部,并且在NH4+ -N的处理水平下叶部的GS活性低于NO3- -N处理水平,根部NH4+ -N处理水平下GS活性高于的NO3- -N处理水平;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具体表现为‘净叶黄'叶部较高,‘中烟90'根部较高.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烤烟间根部、叶部NR和GS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氮素形态有关,并且与氮素水平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6.
控释尿素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梅  罗盛国  刘元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40-13441
[目的]研究控释尿素对春小麦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自制的3种控释尿素(CRU1、CRU2和CRU3)和普通尿素为氮源处理,测定了各处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控释尿素能提高春小麦各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CRU3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显著;控释尿素提高了植株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结论]CRU3为小麦品种克98R-813的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627.
棉花GhDHAR3基因克隆、功能序列分析及烟草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比对和序列拼接,经RT-PCR从陆地棉纤维组织中扩增得到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GhDHAR3的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792 bp,编码由26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同源性比对分析显示GhDHAR3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拟南芥AtDHAR3亲缘关系较近.利用软件进行蛋白...  相似文献   
628.
The low temperatures of the Chihuahuan Desert stimulate rubber biosynthesis in guayule plants, primarily by promoting rubber-producing cortical parenchyma cells and inducing the activity of enzymes in the pathway of rubber biosynthesis. Further progress in increasing rubber production in guayule requir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organelles in the rubber producing cortical parenchym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organelles in the rubber producing cortical parenchyma. The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s show that the rubber-producing cortical parenchyma, in contrast to mature cortical parenchyma in stems not exposed to the low temperatures, contain a high population of rubber particles, an abundant number of mitochondria, chloroplasts, a well-structured nucleus,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and Golgi apparati. The double membrane nucleus is important in the low temperature induction of rubber-forming enzymes: rubber transferase and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Photographic enlargements of the population of mitochondria show well-developed inner membrane folding that functions in ATP production to support the energy requirements of rubber biosynthesis.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s show dividing chloroplasts tha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plastids in the rubber-producing parenchyma. The well-structured grana and stroma lamellae may produce energy for the stroma production of carbon precursors of rubber. Photographic enlargements show a cortical parenchyma with an active Golgi apparatus, producing an abundant number of vesicles. Features of this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 is the fusion of a Golgi vesicle with a rubber particle, suggesting the transport of Golgi-processed glycolipids and glycoproteins to the rubber particles, and the rubber particles extending into the central cytosol still attached to the RER indicating an earlier origin of the rubber particle from the RER. The electron photomicrographs of the ultrastructure of rubber-producing cortical parenchyma in guayule stems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se cells contain an abundant number of organelles relating to the low temperature stimulated rubber synthesis.  相似文献   
629.
经过对其他物种CCR mRNA序列的对比分析后,设计保守区兼并引物,首先用RT-PCR方法得到229 bp CCR mRNA部分序列,之后通过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方法,成功克隆得到包括5'UTR和3'UTR在内的CCR全部mRNA序列,并进行了分析,所得CCRmRNA全序列共1 243个碱基,CDS共999个碱基(103-1 101),编码氨基酸332,和其他多个物种的CC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均在80%以上。此序列成功克隆之前,尚未见到白花泡桐木质素代谢关键酶基因的报道,这对丰富白花泡桐基因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白花泡桐品质或材质改良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0.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是催化非酯型儿茶素EC和EGC合成的关键酶。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茶树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它编码含33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测分子量为37kD,等电点为6.54;成功地将该基因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上,并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原核表达;优化了原核表达中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氨苄青霉素浓度,纯化出目的蛋白。HPLC检测表明,目的蛋白具有ANR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