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38篇
农学   71篇
基础科学   3篇
  145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甜菜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酶活力动态变化规律为块根及糖分增长期以前,酶活力逐渐增加,到糖分积累期活力下降;(2)块根分化形成期,不同类型品种之间的酶活力有差异,即高糖型品种酶活力高于丰产型品种,且酶活性与收获时块根含糖率呈显著正相关;(3)糖分积累期,硝酸还原酶活力与块根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特点,可为甜菜育种及合理施用氮肥,从而提高甜菜生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各生育期群落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探讨三者作为人工草地混播组合的生态适应性,用CI-31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各生育期群落光合特性,并分析了硝酸还原酶活性(NRA)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光合生理生态指标互补优势明显,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较强,推测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能够作为混播牧草搭配组合的重要参考指标;开花期,鸭茅群落同化CO2的净光合速率、同化CO2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和同化CO2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平均值分别为17.9μmol/(m2.s),40.9mmol/mol和44.2 mmol/mol均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开花期和成熟期LUE日变化曲线呈“V”字形,中午LUE较低,成熟期鸭茅的最高值可达54.5 mmol/mol,而最低值仅为15.1 mmol/mol;WUE各生育期日变化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种牧草WUE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上午;白三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高于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而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的差异不显著;分蘖期和开花期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叶绿素a和b的含量高于白三叶,在枯黄期却相反。  相似文献   
53.
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蓝光对黄化小麦幼苗NO-3吸收,植株NO-3含量及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提高幼苗中的NO-3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作用均比红光和白光强.蓝光可能通过促进幼苗对NO-3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大NO-3代谢库而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4.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阐明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三羧酸循环的抑制剂之一丙二酸(C3H4O4)、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NaN3)、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以及质膜H+-ATPase抑制剂钒酸钠(Na3VO4)对小麦幼苗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二酸浓度由0增加到1.0 mmol/L时,NRA直线下降,而当丙二酸浓度由1.0 mmol/L再增加到5.0 mmol/L时,NRA几乎保持不变;当NaN3浓度由0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NRA近直线下降,当NaN3浓度由1.0 mmol/L增加至5.0mmol/L时,NRA下降趋势趋于平缓;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呼吸链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对NRA几乎无影响;质膜H+-ATPase的专一抑制剂钒酸钠也对NRA有抑制作用,当Na3VO4浓度由0增加到0.5 mmol/L时,NRA呈直线下降,后随Na3VO4浓度的继续升高,NRA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较为平缓。小麦根系NRA活性依赖于根系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质膜H+-ATPase有依赖作用。  相似文献   
55.
班皮桉及其近邻树种CCR基因分子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伞房属班皮桉及其近邻树种共5部类16个样本提取基因组DNA,用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采用凝胶直接纯化,改进测序反应后测序.以Eucalyptus gunniiCCR作对照,通过ClustalW进行比对分析序列变异和MEGA 3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得到的伞房属16个样本CCR序列中,A,C,G和T 4种核苷酸所占比例分别为24.92%,23.18%,23.22%和28.67%,A T含量明显高于G C.共发现292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9.71%,变异除118个转换和97个颠换外,有93个位点的插入/缺失,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85个,占63.36%.部分变异位点重叠.转换与颠换比值为1.22∶1.00.CCR系统发育树显示:E.gunnii是一个单独分枝,5部类亲缘可以分辨开来,Rufaria尤其明显.Rufaria最早产生分歧,其次是Ochraria和Cadagaria,Blakearia分歧属最迟进化.  相似文献   
56.
用16个不同类型的圆果黄麻品种,研究了黄麻幼苗叶片 NRA 与9个主要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发现 NRA 与单株干皮产量、单株鲜茎重、单株纤维重、株高、分枝高、茎粗、鲜皮厚7个产量性状表现正相关。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 NRA 体外测定的稳定性及一些外部因子对 NRA 的影响。结果表明:NRA 体外测定方法稳定性较好;取样前24小时连续光照处理,用50mmol KNO_3溶液处理,在磷酸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酚类物质的抑制剂 PVP 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黄麻幼苗 NRA 的诱导。  相似文献   
57.
氮肥对夏花生根瘤中固氮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主要是降低了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的形成。但这种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结荚以前.随生育期推进,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对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前期较重且时间长,后期较轻且时间短。施氮增进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但不全是正相关,生育前期和后期都有所变化。NR与固氮酶之间在固氮酶活性受抑制的硝态氮浓度下呈负相关,而其未受抑制或抑制较轻时,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选取龙井43、浙农113两个盆栽茶树品种,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液喷施茶树叶片,对茶树叶片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全氮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100、150、200 mg·L-1 5种不同的壳聚糖溶液喷施浓度处理下,浓度低于150 mg·L-1时,随着喷施浓度提高,茶树叶片中全氮、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现提高趋势,但进一步增加至200 mg·L-1时,上述3项测定指标值下降.说明壳聚糖对茶树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9.
稀土元素处理对甘蔗体内氮素同化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应用稀土元素处理甘蔗(Soccharum officinarum L.)叶片,分析测定了硝态氮、氨态氮、总氮、游氨基酸组分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等变化以及NR活性与硝态氮含量的关系。研究稀土元素处理对甘蔗体内氮素同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100-600ppm稀土元素处理甘蔗叶片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其硝态氮含量,提高其氨态氮、总氮、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以及NR活性,但游离氨基酸组分没发生变化,各处理浓度中以300ppm处理的效果为最显著,高浓度稀土元素处理则呈抑制效应。甘蔗叶片硝态氮含量与叶片NR活性具有平行关系,即凡硝态氮含量高,NR活性也高,凡硝态氮含量低,NR活性也低,以上结果,说明一定浓度范围的稀土元素处理能促进甘蔗的氮素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60.
通过硫酸铵分级分离和SephadexG-100柱纯化得到的小麦叶片蛋白,可分为两个部分,其对硝酸还原酶(NR)都有明显的钝化活力;且钝化蛋白部分Ⅱ的钝化活力明显高于同样蛋白含量的部分Ⅰ.小麦叶片中硝酸还原酶钝化蛋白部分Ⅰ和Ⅱ同样对其根中的NR具有钝化活性。钝化蛋白部分Ⅰ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纯化,达到电泳纯,测得分子量为47.5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