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8篇
  免费   1504篇
  国内免费   3922篇
林业   3188篇
农学   1082篇
基础科学   4355篇
  6424篇
综合类   14895篇
农作物   723篇
水产渔业   663篇
畜牧兽医   2275篇
园艺   400篇
植物保护   1299篇
  2024年   547篇
  2023年   1533篇
  2022年   1726篇
  2021年   1751篇
  2020年   1516篇
  2019年   1656篇
  2018年   1022篇
  2017年   1453篇
  2016年   1728篇
  2015年   1671篇
  2014年   1671篇
  2013年   1729篇
  2012年   1858篇
  2011年   1762篇
  2010年   1712篇
  2009年   1555篇
  2008年   1632篇
  2007年   1308篇
  2006年   1001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711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72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224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71.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针对三峡库区柑橘树根区60 cm深土壤水分建立ARIMA(1,1,1)模型.结果表明,拟合区与预测区相对误差分别为0.37%~7.67%、2.83%~5.56%,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33%、4.52%,均小于5%.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与预测柑橘树根区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其他作物根区的土壤水分监测,为农作物优质生长、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2.
曾祥坤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214-217
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会产生负外部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中国2010—2017年东、中、西部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耕地和环境要素在内的"绿色索罗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耕地投入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对于整体经济增长为正向作用,影响大小依次为中部、东部与西部地区.农药、化肥与地膜等环境外生变量的存在对经济增长呈明显抑制作用但不同区域影响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应改变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粗放型生产模式来维持我国经济增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期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增长,减少耕地使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环境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973.
为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向旅游方向转变的影响,在"可持续生计框架"评价基础上,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例,纯农型、兼旅型、工农混合型为生计策略细分类型,使用Logistic模型探究不同生计资本对向旅游相关生计策略转变的影响.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调查数据基础上,得出自然资本是促使农户倾向专农型生计策略的基石,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是农户加快向兼旅型、工农混合型生计策略的重要推动力.为推动乡村经济复兴,提高农户综合生活质量,紧抓国家乡村振兴策略,必须适度加大对农户各类生计资本的资金投入,潜在推动农户从纯农型向旅游型方面转换,加快脱贫步伐,实现真正意义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974.
以桂北桉树人工林红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土壤速效钾含量样品的光谱数据,分析其光谱特征,采用PLS法建立反演模型.结果表明:该区域红壤速效钾含量的光谱敏感波段集中于400~600、1450、2200 nm等区域.经过一阶导数变换后,能显著减少原始光谱数据中的冗余信息,提高光谱指标与土壤速效钾含量之间的相关性.R、FDR 2种光谱指标的全波段建模结果均优于显著性波段的建模结果,最优模型为全波段-FDR-PLS,模型R2=0.862,RMSE=2.718.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土壤数字制图、精准变量施肥以及土壤速效钾实时监测等近地遥感推广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掌握哈密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为当地的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0—2020年共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区域特点,整合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6种土地利用类型,在IDRISI中,以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作为主要约束条件,使用CA-Markov模型对哈密市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对2025年哈密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2010—2020年哈密市耕地、林地、水体、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各地类之间互相转化,其中建设用地与水体变化幅度大,变化速率较快;CA-Markov预测模型精度为0.8134,结果能够揭示哈密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趋势.[结论]在3条控制线约束下得到的预测结果证明2015—2025年变化趋势与2010—2020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方法预测得到的结果可为哈密市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76.
家庭禀赋即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共同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其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家庭的收入水平。本文通过对浙江省5个县市330户农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的影响,但家庭禀赋中的不同要素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家庭禀赋中的年龄、家庭受农业技术培训人次、劳动力数量、土地规模和是否加入合作社都对农户家庭提高收入有着正向且显著影响,而家庭是否有人身体不健康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77.
利用2015—2019年枇杷花果期(11月至次年3月)丽水市太平乡下岙村枇杷基地棚内、棚外农田小气候站数据,与丽水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时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变化特征,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探讨枇杷低温冻害的发生条件,建立太平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最低气温是判断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最重要的气象要素,晴天最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多云天气最低气温日较差减小,阴天最低气温变化趋于平稳。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以1月下旬至2月中旬较为严重,最低气温较低,冻害日数增多;且以棚外低温冻害最为严重,大棚起到了明显的增温效果。枇杷花果期低温冻害容易发生在高空“两槽一脊”、地面处“L”型高压前底部的天气形势下,可提早采用枇杷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预估枇杷基地棚内、棚外最低温度,提早开展监测预警服务,防御枇杷低温冻害。  相似文献   
978.
运用SPSS19.0软件曲线估计法将宁波海曙区1993—2019年早稻气象产量进行分离,并将其与早稻全生育期气温、日照、降水等气象因子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得出2种最优产量预报方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2种方程进行拟合,建立海曙区早稻产量预报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早稻产量预报拟合准确率较高,除2003年准确率略高于92.34%外,其余年份均在95%以上;虽然2020年受长期阴雨(梅雨)天气影响,但模型预报准确率仍达91.48%,证明该预报模型可作为海曙区早稻产量预报有效依据。早稻产量受多种气象因子共同影响,其中,4月上旬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5月平均最低气温、4—5月的平均气温与产量呈正相关;全生育期降水,尤其是6月降水不均,会影响早稻产量。  相似文献   
979.
【背景】快速、准确地估算水稻产量对于肥水精确管理及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高光谱与激光雷达遥感作为2种不同的主被动监测技术,为水稻长势信息获取提供了多样化手段。【目的】对比2种遥感监测手段在不同生态点的独立数据集中的验证精度,寻求可移植性强的产量估算模型,对水稻长势监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及为精确农业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施3年(2016—2018年)包含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与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田间试验,在抽穗后各时期同步获取点云数据和光谱数据,结合线性回归与随机森林回归来估算产量,探究抽穗后点云数据与光谱数据估算水稻产量的差异;同时评估产量模型在不同数据集的时空可移植性,寻求可移植性强的产量估算模型。【结果】利用点云数据估算产量的精度(R2 = 0.64—0.69)优于光谱数据的估算精度(R2 = 0.20—0.58);基于线性回归的产量估算模型,其验证精度明显优于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产量模型;产量模型在同一生态点的可移植性更强(不同生态点:RRMSE 16.69%—17.85%;同一生态点:RRMSE 11.37%—12.41%)。【结论】本研究为抽穗后水稻产量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不同遥感手段的性能比较,为收获前作物产量的实时估算提供重要支撑。激光雷达技术凭借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实时监测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0.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对于我国具有战略意义。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从棉花的内部生理过程、外部形态结构及其与生长环境的动态交互出发,实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过程的动态描述和精确模拟,为棉田生产管理措施的优化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便利。本文在综合介绍棉花生理生态过程模型、棉花形态结构模型和棉花功能-结构模型的技术原理、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棉花生长发育模型在我国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灌溉优化、施肥决策、病虫害管理及棉花生产区域系统评估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根据我国棉花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从模型的本地化研究、尺度提升及其推广示范方面为我国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棉花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