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1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1123篇
林业   1426篇
农学   619篇
基础科学   418篇
  2509篇
综合类   5409篇
农作物   516篇
水产渔业   204篇
畜牧兽医   892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92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1000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825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支撑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环境脆弱性叠加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根本原因,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实际,提出应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及法律体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此为重要支撑,恢复与重建受损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2.
优树选择是梭梭良种选育的基础性工作。以阿拉善盟吉兰泰、塔木素、拐子湖地区的天然梭梭林为目标,以树高、冠幅、当年生长量、生物量为指标,采用种子产量关联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树高为0.1,当年生长量为0.5,冠幅0.3,生物量0.1;以15万株梭梭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优良林分选择、目测初选、综合选优的方法进行优树选择;确定了各指标的单项评分函数为对数函数,利用权重法确定综合评分,并将综合评分在88.0分以上的单株确定为优树,共在阿拉善盟选择出梭梭优良单株16株。为今后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黄土丘陵区柠条灌木林合理平茬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生长的特点,即生长速率随灌木林龄的变化呈近似正态分布的特征曲线,根据曲线的几何特征,提出以柠条生长速率与峰值和右拐点连线的斜率相等的点为平茬始点,以几何曲线的右拐点为平茬终点的平茬方案。长期观测结果表明,柠条生长指标符合Logistic方程,本文以Logistic生长函数为例,说明了柠条灌木林平茬时间确定方法的具体推导过程。最后结合柠条生长指标(株高、分枝和生物量),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灌木林的合理平茬时间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柠条的合理平茬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现象是由不同立地条件下水热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
对吉林省西部查干湖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研究。得出同吉林西部土壤中元素平均值相比,查干湖湖底表层底泥中明显富Ca、Cl、Mg、Hg、Cd,而贫K、U、Al、Co、Na、有机碳,其中Al2O3、MgO、Fe2O3、CaO、As、Hg、Cr、U、Cu、Zn、Cd、Se、Co、Ni、Th、Mn、N、P等主要来自岩石或土壤的风化作用,表层底泥中Hg、Cd、As、Cr、Cu、Zn、Pb的潜在生态危害性均很小;在湖泊沉积柱剖面中,Fe2O3、Cu、Zn、Co、Ni、Cr、Cd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不同沉积柱中沉积物具有相似的来源,沉积柱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也很小,预示着在垂直方向上进入查干湖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物数量也很少;查干湖的水体环境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5.
Changes in both soil organic C storage and soil respiration in farmland ecosystems may affect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and global C cycle. The objective of this field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ree crop field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oil CO2 emission and C balance in a cotton field in a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 The three management practices were irrigation methods(drip and flood), stubble managements(stubble-incorporated and stubble-removed) and fertilizer amendments(no fertilizer(CK), chicken manure(OM), inorganic N, P and K fertilizer(NPK),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plus chicken manure(NPK+O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in the C pool range, soil CO2 emission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was higher in the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flood irrigation treatment, while soil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was larger in the flood irrigation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 Furthermore, soil CO2 emission and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were all higher in the stubble-incorporated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rresponding stubble-removed treatment, and larger in the NPK+OM treatment than in the other three fertilizer amendments within the C pool range. The combination of flood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ither NPK+OM or OM increased soil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in the 0-60 cm soil depth. Calculation of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NPK+OM increased the size of the C pool most, follow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NPK. In conclus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soil CO2 emission, organic C concentration and C balance in cotton fields. Consequently, appropriat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the combination of drip irrigation, stubble incorporation, and either NPK+OM or NPK could increase soil C storage in cotton fie  相似文献   
96.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需水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生态需水的概念和分类,将陕西关中地区的生态需水划分为3类:河道外的生态需水、河道内的生态需水和城市生态需水。详细界定了3种生态需水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直接计算法,即各种植被面积和植被蒸散发量的乘积求和;人工水域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乘以水域面积;河流基本生态基流量以早期未遭到人类破坏的河流(渭河1963-1983年)最小月平均实测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作为基准;河流输沙需水量以多年平均输沙量与多年最大月平均含沙量的平均值的比值来计算。结合现有的数据,对关中地区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估算,现状水平年(2005年)生态需水量是45.73×108m3。由于生态需水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可以根据现状水平年生态需水量来计算其他年份的生态需水量。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用专家依据《辽宁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8种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综合分析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各项因子对指标体系的影响度。针对其中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表明,指标层中设计的指标是相关的,但是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并且"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与"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两项指标的影响度最大;针对其中有害植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表明,专家对影响有害植物风险程度因素的看法基本一致,并且"潜在经济危害性"与"辽宁地区分布情况"这两项指标对有害植物风险程度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8.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壤有机质反演是土壤遥感及精准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不同的光谱处理及建模方法使得模型的估算能力及精度差异明显,限制了模型之间的通用性。为了构建陕西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的最优模型,以陕西省9种主要土壤类型的216个土样的光谱反射曲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数据基础,将光谱反射曲线进行一阶微分d(R)、倒数对数log(1/R)、倒数对数一阶微分d[log(1/R)]和包络线去除N(R)4种变换,结合一元线性回归(S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回归(SVR)3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土壤的反射光谱曲线总体态势基本一致,吸收特征位置基本相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态势;基于d [log(1/R)]光谱变换构建的SVR估算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判断系数(R~2)分别为0.9210、0.8874,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为2.18,相对分析误差(RPD)达到2.8751,是估算陕西省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优模型,PLSR次之,SLR最差。  相似文献   
99.
100.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非结构基因 (ORF1)和非编码区分别进行了克隆和测序 ,并对其基因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 ,CH_1a株ORF1全长 11882nt,其中ORF1a长 75 12nt、ORF1b长 4374nt。它们与VR2 332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89%、92 % ;与LV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5 4%、6 3.3%。ORF1编码两个聚合蛋白 ,其中ORF1a编码的聚合蛋白经裂解后产生 6个成熟的非结构蛋白 (Nsp1α、Nsp1β、Nsp2_5 ) ,以Nsp2的变异性最为显著 ,它与LV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41%。ORF1b编码的聚合蛋白经裂解后 ,产生 4个成熟的非结构蛋白 (RdRpCP2_4) ,其中RdRp为病毒的复制酶 ,CP4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 ,与LV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 48%。在ORF1a_ORF1b的衔接区有保守的庚核苷酸滑动序列和拟节结构 ,它们是核糖体移码翻译所必需的结构。在基因组末端存在非编码区 ,其中 5’NCR长 190nt,比LV株 5’NCR短 31nt,其核苷酸同源性为 6 1%。 3’NCR长 15 1nt,比LV株 3’NCR长 37nt,保守性稍高 ,其与VR2 332株和LV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5 .4%和 78.2 %。在 3’NCR末端有一个poly(A)尾巴 ,长 2 0nt。在Poly(A)尾上游有保守的八核苷酸序列 ,是复制酶识别并结合的区域。本研究进一步证实CH_1a株在基因型上属于北美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