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0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1572篇
林业   1294篇
农学   647篇
基础科学   542篇
  5223篇
综合类   5665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850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467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409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782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782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北京小西山山前代表性洪积扇的观察研究,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土壤薄片的观察,分析土壤微形态特征;用ENVI及MATLAB软件处理图片,并对孔隙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WL1)剖面表层土壤微结构为海绵状结构,而园地(WL2)和菜地(WL3)的表层土壤多呈整块状结构或孔道结构;2)各采样点土壤矿物成分相近,但骨骼颗粒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3)WL1剖面土壤孔隙度较高,以面状孔隙为主,WL2和WL3剖面土壤孔隙度过低,以中小孔隙居多。研究认为:1)林地的土壤微结构较园地和菜地的好,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管理,园地和菜地使土壤微结构变差,土壤孔隙度下降。2)各采样点土壤成土母质相似,土壤骨骼颗粒形态差异受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人类干扰程度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小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是基准地价工作的难点,尤以西部地区更为典型.通过分析西部卫星型小城镇工业测算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用住宅地价模型测算工业地价的思路指导下,借助级差系数法和比例系数法进行该地区工业地价模型比对.结果表明:当前基准地价测算方法并不完全适应于西部卫星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调整法,并通过皋...  相似文献   
83.
文章分析了国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空间模型的建立原理,探讨了其建模的基本组成及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措施,得出具体的建模结论,同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张慧  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5-10687
为实现采煤塌陷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实地调研,准确把握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治理采煤塌陷地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应建立土地复垦费用共管账户制度,政府负起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的治理责任,对部分塌陷地只能征不能转。同时提出了对山东省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进程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
通过查阅21世纪以来的大量文献和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院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类型呈多元化,以省、市、县级为尺度和采用聚类分析法、GIS技术的研究较多,基于个案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方法模型等,有效地对土地利用分区进行了探索,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是分区理论深入化、分区制度完善化、分区方法集成化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86.
在安徽省2009年和2014年沙化土地监测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结合安徽省沙化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安徽省防治土地沙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沙化土地治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7.
该文总结了安徽省域耕地等别分布现状、与上轮成果对比分析,分析了规律与原因,进而提出了定期更新耕地质量分等成果、完善耕地质量监管机制等方面的耕地质量建设对策,以期未来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更利于"双保"战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88.
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方法对压砂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在宁夏中卫香山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穴施和条施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施生物有机肥相比,穴施条件下,西瓜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增加了80% ~ 119%;生育中后期主蔓长20.6 cm,增加25.4%;叶片数也较多;单瓜重增加了43%,中心糖含量和边糖含量分别提高了9%和8%;同...  相似文献   
89.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greenhouse gas (GHG)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croplands and grasslands in Great Britain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We consider the feasible land management options for grass and cropland using county level land‐use data with estimates of per‐area mitigation potential for individual and total GHGs, to identify the land management options with the greatest cost‐effective mitigation potential. We show that for grasslands, uncertainties still remain on the mitigation potential because of their climatic sensitivity and also their less intensive management. For croplands in Great Britain, the technical mean GHG mitigation potentials for all crop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range from 17 Mt CO2‐eq. per 20 yr to 39 Mt CO2‐eq. per 20 yr.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variation in all cases, with the greatest potentials in England, negligible potential in Wales and intermediate potential in Scotland, with country differences largely driven by the areas of cropland and grassland in each country. Practices such as agronomic improvement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re the most promising options because of their impact on N2O emissions and also their larger potential at low cost. In terms of annual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calculated mitigation potentials are small, where the technical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agronomy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ca. 4.5 and 3.8%, respectively (agricultural emissions account for ca. 9% or 47.7 Mt CO2‐eq., of total Great Britain GHG emission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UK). Howev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sector (LULUCF) emissions, nutrient management would reduce further emission reductions by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2005 LULUCF sink (i.e. ?1.6 Mt CO2‐eq. per year).  相似文献   
90.
郑淑惠 《青海草业》2010,19(3):40-42,51
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提出发展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