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6篇
  54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01.
2002~2003年进行了2.5?-638OD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及对水稻安全性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638OD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效较好,施药适期长,持效期长,在有效防除直播稻田稗草的同时,还可有效的防除雨久花、狼巴草等阔叶杂草,并对水稻安全,DE-638适宜的施药剂量为22.5~37.5g.ai/hm2,适宜的施药方法为喷雾法。  相似文献   
902.
有机水稻病虫草防治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农艺措施,稻鸭共作和植物源药剂对有机水稻的病虫草害进行防治研究。结果表明:1.0%石灰水浸种催芽使秧苗期的恶苗病发病率低于1.0%;养草灭草结合养鸭除草和深水控草,使杂草最少的地块除草用工时间仅为完全人工除草地块的9.3%;调整播期避害,使得银香18的枯鞘率只有2.60%,白穗率为0.13%,9964的枯鞘率为1.51%,白穗率为0.58%;打捞浮渣使纹枯病的发生率低于1.0%;稻鸭共作使稻纵卷叶螟成虫虫口数下降78.8%,幼虫虫口数下降78.6%,有效卵下降36.4%;0.36%苦参碱水剂(百草1号)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1.2%,Bt制剂(青虫灵)对螟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尽管有机水稻的平均产量较常规生产降低了10.4%,投入成本提高了109%,但由于有机大米的价格是常规的2.78倍,因此有机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903.
扑草净防除马铃薯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 ,5 0 %扑草净防除马铃薯田杂草 ,在用药量 0 .5~ 1.0kg/hm2 范围内 ,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可有效地防除马唐、狗尾草、稗草、反枝苋、藜等一年生杂草。施药后 15d ,株防效为 97.7%~ 98.6 % ;施药后 4 5d ,株防效 88.8%~ 97.0 % ,鲜重防效 80 .6 %~ 92 .0 %。增产效果为 10 .3%~ 15 .2 %。最佳用药量以 0 .7kg/hm2 为宜 ,施药适期以杂草 2~ 4叶期为好  相似文献   
904.
麦冬草坪群落中杂草的分布及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麦冬草坪群落中主体植物麦冬草和4种杂草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分析了该草坪中4种杂草的分布与染色体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麦冬草染色体数最多,为2n=68,而4种杂草的染色体数明显偏少,依次为狗尾草2n=28、小飞蓬2n=26、葎草2n=16、大巢菜2n=14。麦冬草为同源四倍体植物,染色体基数最大,为x=17。狗尾草虽为四倍体植物,但其染色体基数x=7,其他3种杂草均为二倍体,这一差异可能是麦冬草不易被杂草大面积侵染的原因之一。2)不同杂草对麦冬草坪的入侵能力与染色体数和染色体倍数成正相关关系,二倍体大巢菜(2n=2x=14)的染色体数目最少、倍性最低,其发生情况最轻;四倍体狗尾草(2n=4x=28)染色体数目最多、倍性最高,其发生情况最重。3)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麦冬草的最长和最短染色体长度比(L/S)最大,为3.90,其核型类型为2B型,比其他4种杂草的核型类型(均为2A型)进化程度高,这可能也是麦冬草坪中以上几种杂草难以大面积发生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905.
为探究不同土壤盐渍化水平对杂草群落多样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松嫩平原西部选取3个不同盐渍化水平的采样点,T1(低盐渍化),T2(中盐渍化)和 T3(高盐渍化)。采用“样方法”分析玉米灌浆期不同土壤盐渍化条件下杂草群落组成,并调查蜡熟期的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杂草群落总密度、总盖度和总地上生物量随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其中高盐渍化(T3)条件下的最高,总密度为41.51株/m2,总盖度为35.11%及总地上生物量为227.07g/m2。不同盐渍化水平的土壤杂草群落中共有的杂草物种数越多,其杂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越高。其中,中盐渍化(T2)和高盐渍化(T3)条件下的杂草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82。杂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盐渍化水平均呈不显著正相关,这3个指数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然而,群落 Margal...  相似文献   
906.
稻鸭共作对稻田主要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鸭子在稻田食物链的增加,研究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发生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对杂草的防除效应达到96.1%,降低了稻田杂草的发生种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共作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生物控制效应,综合防效达到65.49%;稻鸭共作因鸭子对蜘蛛的捕食,虽然降低了稻田蜘蛛的数量,但由于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因此显著提高了稻田蜘蛛与稻飞虱的比例;鸭子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但控制能力随着水稻株高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稻鸭共作虽不能因鸭子的活动而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但能减轻纹枯病的发病程度;稻鸭共作对稻瘟病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防效达到57.02%.此外,还探讨了稻鸭共作对稻田病、虫、草的生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07.
为了探明7种除草剂土壤喷雾施药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与对冬小麦的安全性,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于田间比较了施药前浇水与施药后浇水两种模式下防效与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剂在施药后浇水处理模式下对杂草总体的防效优于施药前浇水处理模式;试验剂量下,施药后浇水模式中氟噻草胺药后150天对猪殃殃、播娘蒿、看麦娘3种杂草的总体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95%,噁草酮有效量720 g/hm2处理对播娘蒿、看麦娘的鲜重防效高于95%,对猪殃殃的鲜重防效则高于85%。从安全性、防效及除草剂减量角度综合分析,推荐在小麦田使用氟噻草胺和噁草酮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一次施药即有理想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908.
病虫草害防控是国家总体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体系的重要成员,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中具有重要作用。链霉菌以能够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而著称, 是天然产物农药的资源宝库, 也是重要的天然产物药物的工业生产菌。然而, 随着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 新发、突发病虫草害增多等问题不断涌现, 以及天然产物研究面临新骨架、高活性化合物发现难度增大, 工业菌株产量提升困难等瓶颈, 链霉菌天然产物农药创制与应用正面临巨大挑战。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突破了生物学研究的传统模式, 为天然产物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链霉菌研究领域的技术革新, 以及合成生物学在推动链霉菌天然产物资源发现、天然产物高效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合成生物学助力链霉菌天然产物农药的创制与产业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9.
李娟  张昱 《水土保持学报》2022,36(3):201-206
为准确掌握燕山北部板栗园杂草的发生现状及群落组成,分别于2017年、2018年、2020年对燕山北部板栗林下杂草的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运用Levins生态位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板栗林下优势杂草的生态位动态及群落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1)2017年、2018年、2020年燕山北部板栗林下杂草群落中分别有53种(27科48属)、47种(24科43属)和44种(24科41属)植物。其中优势杂草15种。(2)15种优势杂草中,葎草和灰绿藜占据较宽的生态位,它们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多样性程度比较高。鸭跖草、艾蒿、狗尾草、茜草、苦荬菜、白屈菜、紫花地丁、灰绿藜、毛地黄和野大豆等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在逐步增强。(3)杂草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0.2的优势物种种对数明显减少,优势杂草物种在逐渐增加对周边资源环境充分利用的能力,灰绿藜逐渐取代葎草的优势地位,进而导致种间竞争关系更加复杂,群落向更高级更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群落方向演替,逐步形成更加复杂的种群结构。因此,准确掌握板栗园杂草的发生现状、优势种群及群落组成,可为燕山北部板栗林下杂草的针对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0.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中印加孔雀草Tagetes minuta的除草剂,通过田间试验测定氨氯吡啶酸、乙羧氟草醚、氯氟吡氧乙酸、烟嘧磺隆、辛酰溴苯腈和草甘膦异丙胺盐6种除草剂对印加孔雀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表明,根据施药后杂草的药害症状,在6种除草剂中,印加孔雀草对氨氯吡啶酸、乙羧氟草醚以及氯氟吡氧乙酸这3种药剂较敏感;综合株防效结果及生态安全,在玉米田中防除印加孔雀草时优先选用低剂量草甘膦异丙胺盐、低剂量氨氯吡啶酸以及中剂量辛酰溴苯腈,即有效成分分别为900、 1 050和 370 g (a.i.)/hm2;综合鲜重防效结果及生态安全,在玉米田中防除印加孔雀草时优先选用中剂量辛酰溴苯腈、低剂量草甘膦异丙胺盐、低剂量氨氯吡啶酸以及中剂量乙羧氟草醚,即有效成分分别为370、 900、 1 050和90 g (a.i.)/hm2。综合所有防效结果及生态安全,900 g (a.i.)/hm2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370 g (a.i.)/hm2辛酰溴苯腈乳油和1 050 g (a.i.)/hm2氨氯吡啶酸水剂对印加孔雀草的防除效果最好,鲜重防效依次为91.08%、 93.30%和90.92%。同种除草剂不同剂量的株防效之间及鲜重防效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