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3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869篇
基础科学   201篇
  1504篇
综合类   1650篇
农作物   99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23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选用西农优30和富优1号两个水稻品种, 在灌浆结实期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 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活性氧活力的动态及成熟稻米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 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 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明显上升, PS II的潜在活性(Fv/Fo)和PS II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均低于对照, 呈下降趋势; 灌浆结实后期Fv/Fo和Fv/Fm的下降速率最快; 灌浆结实后期抗氧化活力低于对照。同时, 高温胁迫下的成熟稻米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蛋白质含量升高, 垩白度上升而千粒重下降。高温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被抑制, 抗活性氧活力降低, 水稻叶片功能期缩短, 可能是稻米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5℃)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3℃)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的花药开裂率及花粉育性,对耐热品种黄华占影响较小;明显降低了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耐热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热敏感品种粒宽显著缩短,长宽比显著增大,而对耐热型品种影响不大;明显降低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和幼穗的核糖核酸(RNA)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幼穗的乙烯释放速率,热敏感品种变化幅度大于耐热品种;显著增加了耐热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对热敏感品种无显著影响。总之,根系活力和抗氧化保护系统能力强、RNA含量高、MDA含量低及乙烯合成少是耐热性品种在高温胁迫下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农作物气体污染田间现场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光儒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439-441
农作物受气体污染危害经常发生,规范的田间现场技术鉴定是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实施鉴定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田间现场技术鉴定常见内容,提出了现场核查、调查走访、勘察事故现场、观察植株症状、鉴别确认污染物、农作物污染程度分级分类、农作物产量损失测评等田间鉴定的程序、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994.
主要热带作物对炭疽病抗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植物炭疽病的危害和生物学特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抗病机制以及主要热带作物对炭疽病的抗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沼肥不同用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基肥,通过6个不同施用量观测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在22500 kg/hm2施肥水平下,小区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最高;在300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最高。在375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明显高于对照;基肥施用沼肥的各处理小麦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2.4%~26.14%,沼肥施用量在0~30000 kg/hm2范围内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量的施用沼肥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光合速率。沼肥在麦田作基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2500~30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96.
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灌溉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王小燕  于振文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015-3024
【目的】研究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氮素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试验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防雨池栽条件下进行,选取高产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开花期和收获期分别测定各器官中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量与分配比例、成熟期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等。【结果】施氮量和灌溉量对植株吸氮量、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存在互作,其中灌溉量的效应大于施氮量的效应,是影响以上诸项指标的主导因素。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增加灌溉量,成熟期氮素吸收总量增加,但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随灌溉量增加,土壤氮的吸收量和占总氮量的比例增大,肥料氮的吸收量和占总氮量的比例减小,表明增加灌溉量导致氮素吸收总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氮的吸收量和占总氮量的比例实现的;增加灌溉量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稀释效应则主要表现为,增加灌溉量抑制开花后营养器官中积累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最终不利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灌溉量不变,施氮量由120 kg&#8226;ha-1增加到240 kg&#8226;ha-1,各营养器官中氮素的积累量增加,但开花后营养器官中积累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率降低,最终籽粒蛋白质含量亦不高。【结论】施氮量为120 kg&#8226;ha-1,全生育期灌溉底墒水和拔节水(W2N1)的处理,小麦植株吸收的氮素向籽粒分配量大,开花前营养器官中积累的氮素向籽粒转移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水分利用率亦最高,但籽粒产量仅为5 534.26 kg&#8226;ha-1;施氮量为120 kg&#8226;ha-1,全生育期灌溉底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W3N1)的处理,小麦植株吸收的氮素向籽粒分配量、氮素向籽粒转移率、水分利用率均较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达14.54%,籽粒产量达7 411.37 kg&#8226;ha-1,是本试验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97.
Tef is a staple cereal of Ethiopia in high demand by consumers. In order to cope up with this high consumer demand, productivity per unit of land must increas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high-yielding varieties. To this effect, the National Tef Research Project has long been striving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through direct selection from germplasm and concentrating favourable alleles 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selection, despite the tedious crossing techniqu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F2 populations of tef as a basis for improving grain yield. F2 populations from 12 crosse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grown at the Debre Zeit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Ethiopia, and assessment was made on eight traits on individual plant basis. Eleven of the 12 crosses showed substantial genetic variation for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 through selection. Moreover, grain yield, plant weight and yield related traits showed moderate to high heritability values (17–80%). In all the crosses, tiller number, panicle weight, yield per panicle and panicle length showed significant (P ≤ 0.05) and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grain yield. Considering the degree of genetic variation and heritability values, emphasis should be given to selected crosses in an effort to developing high-yielding tef varieties.  相似文献   
998.
综述了近年来粮食作物根际AM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包括粮食作物根际AM真菌资源及种类,AM真菌对粮食作物的侵染及影响因素;以及AM真菌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矿质营养吸收、植物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粮食作物AM真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利用BC2F2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QT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 以来自菲律宾的Milagrosa为供体亲本, 培育了样本容量为199株的BC2F2高代回交群体。选取85个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 同时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种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和双向方差分析对上述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单向方差分析(P<0.01)共检测到了10个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 其中有3个具有多效性。由于粒长和长宽比的高度相关性, 控制长宽比的2个QTL均能在粒长QTL中检测到。位于第3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qgl3b是一个控制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的主效QTL, 它可以分别解释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表型变异的29.37%、26.15%和17.15%。该QTL对于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均表现较大的加性效应(来自蜀恢527的等位基因为增效)和负向超显性。位于第8染色体的qgw8位点是一个控制粒宽的主效QTL, 同时也是控制千粒重的微效QTL, 能解释粒宽表型变异的21.47%和千粒重表型变异的5.16%。该QTL对粒宽和千粒重均具有较大的加性效应(来自蜀恢527的等位基因为增效)和正向部分显性。双向方差分析(P<0.005)共检测到61对显著的上位性互作, 涉及54个QTL, 其中23个是能同时影响2~4个性状的多效位点, 且有8个位点与单向方差分析检测到的相同。控制长宽比的13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中, 与控制粒长的上位性互作位点完全相同的有8对。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有利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萝卜硫素特性及制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硫素(1-异硫氰酸-4-甲磺酰基丁烷)是蔬菜中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癌成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市场前景,阐述了萝卜硫素的前体物质硫代葡萄糖苷在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分布规律及检测方法,并就萝卜硫素的理化性质、检测及分离纯化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萝卜硫素生物制取和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