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3篇
  免费   907篇
  国内免费   1461篇
林业   832篇
农学   1740篇
基础科学   415篇
  1918篇
综合类   5639篇
农作物   2413篇
水产渔业   463篇
畜牧兽医   2718篇
园艺   1416篇
植物保护   58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667篇
  2020年   628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700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1136篇
  2014年   1226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351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832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648篇
  2007年   709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田间种植的春玉米高油(通油1号)和高淀粉(郑单19号)为材料,探讨玉米高油杂交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脂肪积累的关系。从授粉后7d开始,每隔7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2个杂交种玉米籽粒油份的百分含量在整个灌浆过程中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成熟时略有下降。整个灌浆过程中通油1号的油份百分含量始终高于郑单19号。2个玉米杂交种籽粒蔗糖含量峰值在授粉后14d出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明显高于郑单19号;其籽粒的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然后急速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高于郑单19号;籽粒葡萄糖含量从授粉7d后开始下降,42d后趋于平缓,在授粉后21d前是通油1号葡萄糖含量低于郑单19号。说明籽粒灌浆前期,碳水化合物供应不是脂肪合成的限制因素,而果糖向乙酰CoA的转化速率可能是脂肪合成的限制步骤。  相似文献   
992.
蓝果忍冬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分析蓝果忍冬的食用价值,为高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2个蓝果忍冬资源的果实中主要糖酸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42个蓝果忍冬资源果实中主要可溶性糖为葡萄糖,含量在1222~5582.6 mg/100 g,平均值为3412.5 mg/100 g,果糖含量为792.5~3324.7 mg/100g,平均值为2121.1 mg/100 g,还有少量的山梨醇,2种主要的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比为1:1.61;柠檬酸含量最高,占总酸含量的62.2%,含量每100 g在1029.8~3215.6 mg之间,平均值为1959.6 mg/100 g,苹果酸次之,含量为434.3~1616.6 mg/100 g,平均值为828 mg/100 g,苹果酸占总酸26.2%,其他有机酸含量较低。蓝果忍冬品种间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为26.11%~106%,其中柠檬酸变异系数最小,草酸最大。  相似文献   
993.
运用围隔试验来研究围隔生态系统内浮游藻类的组成和数量以及水生植物变化对不同形态铁浓度的影响,再反过来探讨微量元素铁在蓝藻水华暴发过程中对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生态生理的作用,从而为探索治理蓝藻水华的新途径提供基础证据。从2003年6月至10月,定期采样测定了控藻围隔水体中的亚铁、颗粒态铁(>0.22μm)、小胶体态铁(0.22~0.025μm)、溶解态铁(<0.025μm)的浓度和叶绿素a的浓度,同时对浮游藻类进行了组成鉴定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胶体态铁比颗粒态铁活跃,是溶解态铁的一个储备库;亚铁与黄藻门细胞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858P=0.0004,N=20),其他形态的铁都与叶绿素a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03,N=20);亚铁是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形态。围隔系统内浮游藻类的变化还不足以显著地改变铁的浓度,试验围隔内铁浓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水生植物的大量消耗。  相似文献   
994.
云南省块根块茎淀粉植物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云南省块根、块茎类淀粉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通过分析云南省块根块茎淀粉植物资源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提出云南省淀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与设想,这将对云南省块根块茎淀粉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对2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整个灌浆期内子粒淀粉积累动态及其有关的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麦66号和豫麦49号旗叶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子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20d和15d,豫麦66号的峰值出现较晚且持续时间较长,淀粉积累速率呈现同样的趋势,SS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深入研究橙汁热导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微热探针法测试系统,对糖度为5%~66%(质量分数)的橙汁在温度0~50℃间的热导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糖度的橙汁,其热导率与温度呈高度线性正相关,而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橙汁的热导率与其糖度呈高度线性负相关,由此得出橙汁热导率关于温度和糖度的预测模型,通过此模型可预测0~50℃条件下不同糖度橙汁的热导率值。可见,橙汁温度和糖度均是其热导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山东苹果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导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两年测定山东主要栽培苹果总糖含量为8.92%-12.56%。其中果糖含量为5.44%,葡萄糖含量为2.82%,蔗糖含量为1.95%,决定品种差异的糖类为蔗糖,有机酸含量为0.76%-0.93%,其中苹果酸约占总酸84%,其余为琥珀酸、草酸、酒石酸、乙酸、柠檬酸。研究了气候、土壤条件、肥料对糖酸的影响,并根据测定结果提出鉴定苹果品系可用果糖/蔗糖或葡萄糖/蔗糖,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碘比色法分别测定板栗果仁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双波长方法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好,栗仁中可溶性糖和脂类存在可使测定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999.
为增加武陵山区烟农收入,探讨以烟为主,适宜武陵山区旱地烟区的套作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总结出一套烟草与半夏套种栽培技术模式。调查半夏与烟草的套作模式对增收效益和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夏与烟草套种,平均纯收入为116900元/ hm2,与两种单独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323%和24%。套种模式与烟草单独连续种植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2.38%,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平均降低87.01%,烟草立枯病发病率平均降低73.96%。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降低烟草病害,减轻烟草连作障碍,促进烟农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1000.
氮、磷、钾、硅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大田条件下 ,应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山西石灰性草甸土壤合理施用氮、磷、钾、硅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氮、磷、钾、硅肥的合理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因素与产量的主效应回归方程为y =6973.5+2 4 89x 1+7.912x 2 +7.388x 3 +7.0 4 72x 4 。氮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磷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穗粒数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穗、结实率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硅肥主要是通过影响千粒重、结实率、穗粒数、有效穗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