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68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1篇
  31篇
综合类   39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刘兴良  向性明 《林业科学》1994,30(5):471-477
王朗林区人工缺苞箭竹亚层数量特征及其模型刘兴良,向性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关键词四川王朗,亚高山暗针叶林,亚建群层,缺苞箭竹,大熊猫,仿真造林缺苞箭竹(Fargesiadenudata)是四川王朗林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下亚建群层的主要...  相似文献   
52.
应用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移地保护大熊猫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 ,在日粮中添喂 0 15 %或 0 30 %的营养性复合酶或纤维素复合酶均能显著提高大熊猫对日粮各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对日粮粗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 ,添喂 0 30 %的营养性复合酶的效果优于添喂 0 15 %水平的营养性复合酶的效果 ;对日粮粗脂肪的消化率 ,添喂 0 15 %水平的营养性复合酶的效果优于添喂 0 30 %水平的效果 ;大熊猫对日粮纤维素、半纤维素、NDF、ADF的消化率 ,添喂纤维素复合酶的效果极显著 ,而且 ,随添喂水平的提高 (0 15 %~ 0 30 % ) ,其日粮纤维素等物质的消化率亦随之显著提高 ;添喂营养性复合酶 ,纤维素等物质也获得了良好的助消化作用。  相似文献   
53.
本文采用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法研究了不同比例蚕沙(SE)和稻秸(RS)的组合效应。试验将SE:RS设计为100∶0(SE100组)、80∶20(SE80组)、60∶40(SE60组)、40∶60(SE40组)、20∶80(SE20组)、0∶100(SE0组)的比例,分别进行体外发酵批次培养24 h和体外发酵产气培养72 h,测定产气参数和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SE100组理论最大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SE80组的24和72 h累积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24 h时培养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SE80组>SE100组>SE60组>SE40组>SE0组>SE20组,乙酸/丙酸为SE80组SE100组>SE60组>SE80组>SE40组>SE0组。4)随着蚕沙比例的升高,底物体外有机物消化率越高。5)SE80组多项指标组合效应指数为0.76,SE80组>SE40组>SE60组>SE20组。蚕沙和稻秸组合改善了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特性和产气参数,且蚕沙和稻秸的最佳比例为80∶20。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蚕沙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2只90日龄绵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各组饲粮中蚕沙水平分别为0(对照)、20%(T20)、30%(T30)、40%(T40)。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屠宰。结果表明:1)T20和T30组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高于T40组(P0.05),日均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低于对照组(P0.05),ADFI和F/G显著低于T40组(P0.05)。2)T20和T30组屠宰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显著大于T40组(P0.05);对照组与T20、T30组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T20、T30、T40组的眼肌面积和胴体脂肪含量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3)T20组的心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30和T40组的脾脏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血清球蛋白(GLO)含量显著小于T40组(P0.05)。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饲粮中添加蚕沙能够增大绵羊ADG,提高屠宰率,降低料重比,蚕沙在饲粮中的适宜比例为20%~30%,最佳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55.
为取代治疗真菌病防僵药物、治疗细菌病抗生素类药物及防治蚕病,笔者研制了蚕业消毒新药——鲁烟Ⅰ号。经中试,鲁烟Ⅰ号对家蚕病毒、真菌、细菌等主要蚕病的病源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用鲁烟Ⅰ号作为防治主要蚕病的药物,取代了传统养蚕中的多种药物,用药方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2011—2013年,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北方蚕区3个单位7个桑品种进行了鉴定。田间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7个参鉴桑品种生长势强、产叶量高,品质特性良好,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面与对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昌盛、9330两个品种的表现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7.
采用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现有低成本人工饲料饲养本所家蚕资源品种,研究其摄食性,结果杂交种优于日系与中系,在收蚁与1龄期间是日系明显优于中系,至3龄起蚕日系的存活率也是明显高于中系,而在2龄期间存活下来的中系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于日系。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选择性状优良的中系、日系材料若干,以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为主,辅以对死笼率及产卵量的选择,经过6年11代的选育,初步选育出一对春秋兼用的桑蚕新品种。该品种虫蛹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头蚕产丝量、生丝率、解舒率分别高于对照种。茧层率与对照种相仿,茧丝长及净度低于对照种。克蚁制种量高出对照种16.5个百分点。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合在山西省及气候条件相同的中西部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59.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the root-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incognita) in five ornamental plants, specifically, Calendula (Calendula officinalis), Centaurea (Centaurea montana), Papaver (Papaver somniferum), Chrysanthemu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Dianthus (Dianthus caryophyllu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galling index (GI), Centaurea was classified as susceptible, Calendula as moderately susceptible, and Papaver as moderately resistant, while Chrysanthemum and Dianthu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M. incognita infection. The histopathology of the galled roots of Centaurea, Calendula, and Papaver during later stages of infection showed that nematodes were localized entirely within the cortex and generally oriented horizontally to the vascular cylinder. Most of the females were mature, and a few of them were associated with egg masses. Giant cells with a variation in cell sizes were observed in the galled roots of all three of the plant species and exhibited a granular cytoplasm and hypertrophied nuclei as a typical reaction to nematode feeding.  相似文献   
60.
堆肥腐熟度是衡量堆肥反应进程和堆肥产品质量的主要参数,为了探索蚕沙堆肥腐熟度的快速评价体 系,以蚕沙为主要堆肥材料,以蘑菇渣和谷壳作为调理剂,采用静态好氧堆肥模式进行3 种堆肥处理,研究蚕沙堆肥处 理过程中理化、生物学性状的变化规律,并对各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发芽指数逸80%,C/N 和T值分别降至 12.07和0.76,堆肥颜色呈黑色、无气味、温度降至常温时,蚕沙堆肥达到充分腐熟。因此,蚕沙堆肥处理过程中的堆肥颜 色、气味、温度、C/N、T 值及发芽指数与蚕沙好氧堆肥腐熟度紧密相关,可作为蚕沙好氧堆肥腐熟度快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